李劼:歷史敘事的人文光譜(5)

三年大饑荒,餓殍遍野。連朝廷都忙著躬身反省,文人卻得了機會替聖上排憂解難。那名堂大義凜然得不行,叫做《膽劍篇》。在《韓非子》里作為權謀典型提及的勾踐,略去卑躬屈膝的牽馬嘗糞,在《膽劍篇》里成了臥薪嘗膽的英雄。仿佛那場大饑荒,不過是懸掛在萬民頭頂上的一顆微不足道的苦膽,只消品嘗過後,前面就有酒足飯飽的美好前景。

不過,《蔡文姬》也罷,《膽劍篇》也罷,還不算最無聊。《李自成》一出,兩作失色。按照三突出原則寫就的《李自成》,完滿解釋了農民起義是歷史動力的造反有理。與這種歷史敘事相應的,無疑是《艷陽天》或者《金光大道》。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一層層的拔高之下,李自成終成高大全。這部歷史小說由此成為那個年代留下的笑談之一。不提不好笑,多談卻嫌太乏味。

 

十、小農眷戀版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個話語空白的時代。世人茫然若失之際,白頭宮女話玄宗的故事復活了。一說便說出三部系列小說,《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完全是民間說書的敘事方式,只是由於鄉紳階層的消失缺如,變成了小農之於萬歲爺的依依不舍。鄉紳講說歷史,通常要擺一擺孟軻民本之譜,對皇帝指手劃腳一番,然後再表達一下內心深處的忠誠和思念。但小農卻沒有這種民本意識,一味抒發思念皇上之深情。津津樂道於皇上的日常起居,擠眉弄眼地揭示宮廷秘事,有滋有味地講說聖上如何玩弄權謀,如何駕禦群臣,如何治理天下。號稱當代作家,卻像昔日奴才,殷勤地引領著遊客參觀主子爺當年君臨天下的林林總總。

當這幾部小說改編成電視連續劇之後,將不少國人給弄瘋掉了。仿佛到處都在學請安,唱諾說嗻。男人都拿皇上腔,女人再徐娘也格格。早知如此,逼人家清室退位幹什麼?弄得後世想要祭奠一下康乾盛世都找不到牌位寄托哀思傾訴衷腸。據說作者最後得了個姚雪垠獎。聽上去恰如其分。

 

十一、書生憂患版

 

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是在一片康熙乾隆聲中脫穎而出的書生憂患之作。赤地千里,饑殍遍地。觸目驚心的景象,不說隱喻也人人心知肚明。更不用說,當那位朝廷命官面對群情激昂的場面,索性一屁股坐到民眾當中,令人浮想聯翩。

該劇根本不用特意標明,觀眾都會自然而然想起范仲淹的名句:居高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從該劇中那些拖著辮子的滿清眾生的蹣跚身影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莘莘學子的模樣,依稀可辨。彼此全都懷有共同的情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劇中的皇帝是個什麽人,根本不重要。因為該劇的份量不在於皇上是否英明偉大,而在於士子該做什麽樣的承擔。這是該劇的主要亮點所在。

 

十二、清官死諫版

 

《大明王朝1655》點亮的是一盞孟軻的民本之燈: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該劇的重心與其說在於擔負天下興亡,不如說在於清官死諫。全劇之於海瑞形象的聚焦,使該劇有意無意地成了當年《海瑞罷官》的一個歷史回聲。有趣的是,海瑞形象同時又被作了道家學說的闡釋:國之利器。仿佛生怕觀眾看不懂,該劇還讓嘉靖皇帝臨終之前使勁嚷嚷著替海瑞定位:國之神劍!又是利器,又是神劍,君臣之間的雙簧戲唱得高潮叠起,仿佛比干再世,恍如《離騷》新譜。有勁哦,有勁。

其實,這部歷史劇的真正看點,並非在於清官死諫,而是在於官場政治的淋漓盡致。嘉靖皇帝在道家學說上的修為,並沒有該劇演的那麽神乎其神。此君在采陰補陽上化的力氣,遠甚於領會老子思想。明明是疏於政事,卻找了個無為而治的藉口。至於嘉靖皇帝差點被十幾位宮女縊死的後宮醜聞,該劇諱莫如深。史書記載,那個由叫化子開國的大明王朝,不曾有過賢明強干的皇帝君臨天下。漢有文景,唐有貞觀。宋明兩朝,皇氣衰敗,名臣叠出。嘉靖年間,徐階、胡宗憲、張居正,皆為一代良臣。即便是罵名甚重的嚴嵩,二十年宰輔也並非只是貪腐而了無作為。從爾虞我詐的官場政治之中,推出一群有所作為的良臣形象,該劇已經大獲成功。至於海瑞與嘉靖之間的打情罵俏,雖然史實俱在,但被上演得有些誇張。或許是因為那個飾演嘉靖皇帝的演員過於搶戲,或許是因為該劇編導痛感於現實官場過於腐敗,故意突出海瑞的清廉如水和剛直不阿。其心可鑒,其劇可圈可點。

Views: 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