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 魏向東·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比較與展望(5)

3.3.2差異性


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理論及方法的不同之處為:

①部分海外學者較看重的研究理論,在國內研究中甚少涉及。文化表征、文化維度、文化接近性等理論在國外文化旅遊研究中運用得較多,如Yang (2011)研究了中國雲南民族村的多民族文化表征, 提出旅遊的表征中存在文化霸權,認為雖然保持少數民族的原始風貌能吸引遊客,但文化、民族和傳統是動態的,政府和市場不應阻礙少數民族族群從政治、經濟和文化上融入主流社會;Kang 等(2008)發現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是官方旅遊網站制定公共關系策略的有效工具,有利於建立和維護與多元文化訪問者的良好關系;Su 等(2011)研究了韓劇影響中國臺灣觀眾對韓劇拍攝地態度的方式, 發現中國臺灣的觀眾中,和韓國文化接近性感知較高的觀眾容易受其與劇中人物的準社會關系和對劇中人物的態度的影響。國內研究較少提及文化表征,如張春霞(2010)認為邊疆文化旅遊開發對各類文化主體的文化安全帶來了挑戰,而廣義的文化安全要求文化主體所擁有的生存方式、文化成果以及各種文化表征受到認同、尊重和保護。

②國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基本持平,國內定量研究遠少於定性研究。國外使用構造模型和數理統計等定量研究方法的文獻占51.8%。例如,MacKay 等(2000)利用多維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跨文化目的地的旅遊形象感知;Herrero 等(2011)應用條件價值評估模型評估了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音樂節旅遊者的支付意願;Tohmo(2005)使用投入產出模型分析了芬蘭卡烏斯蒂寧民間音樂節對當地經濟的影響;Apostolakis 等(2005)應用離散選擇模型評估了希臘兩個遺產地的旅遊者偏好;Van Leeuwen 等(2010)應用空間微觀仿真模型和離散選擇模型研究了阿姆斯特丹文化遺產旅遊者的電子信息服務偏好; Sánchez-Rivero 等(2012)基於多樣本潛在類別模型, 分析了文化旅遊者與非文化旅遊者對安達盧西亞多個城鎮旅遊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差異。國內偏向於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以定性的思辨性分析為主導,對文化旅遊現象、問題等的描述性研究和對文化旅遊理論範疇、內在關系等的概念性研究較多, 相關文獻占文獻總數的84.8%。進入21 世紀,國內定量研究文獻有所增加,但國外使用的多維尺度分析等數理分析方法,以及條件價值評估、投入產出、離散選擇、微觀仿真、潛在類別等構造模型方法在國內文化旅遊研究中未見報道。


4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演變特征比較

4.1研究類型


近 37 年來,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類型逐漸豐富,均經歷了從零散走向系統化的演變過程,並形成了民族、遺產文化旅遊兩項重點研究類型。但民族遺產文化的主導地位在國外研究早期就得以確立,在國內則是進入21 世紀後才逐步明晰。在國外,20 世紀70-80 年代學術界就展開了對文化旅遊概念範疇的初步探討(Ritchie et al, 1978; Wood, 1984),但研究視野尚不開闊,遺產、民族文化旅遊漸受矚目,其他文化旅遊形式偶有涉及。90 年代文化旅遊研究類型增至10 余種,遺產、民族文化旅遊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21 世紀以來,隨著相關實踐和研究的日益活躍,文化旅遊成為一個“傘形詞” 
(邵金萍, 2011),新的文化旅遊形式層出不窮,形成了以遺產、民族文化旅遊為重點,以事件、藝術、城市文化旅遊為次重點,以其他多種文化旅遊形式為補充的系統化研究類型體系。

在國內,20 世紀80 年代僅見文化旅遊特定類型如城市、文學作品和歷史文化旅遊的零星報道 (孫金樓, 1986; 陳百剛, 1988; 賴潔玉, 1989)。90 年代文化旅遊的概念開始提及 (張銘遠, 1991),研究類型仍處於零散分布狀態,民族、城市、宗教文化旅遊研究稍多。進入21 世紀,受國外研究的啟發,基於中國優勢文化旅遊資源,逐漸形成了與國外接軌又略有差異的系統化研究格局,即以民族、遺產文化旅遊為重點,以宗教、城市文化旅遊為次重點,以其他多種文化旅遊形式為補充的研究類型體系。


4.2 研究領域


近 37 年來,國內外文化旅遊研究領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並且近幾年不少新興領域開始嶄露頭角。國外研究領域的演變特征可概括為“五升二降”,具體表現為:旅遊者和社區、吸引物、旅遊地營銷、可持續發展、信息化5 個方面的研究呈上升趨勢,現狀、問題和建議分析與基礎理論探討呈下降趨勢。現狀、問題和建議分析與基礎理論探討 (含相關概念、多邊關系、作用、特點、影響)是 20 世紀70-80 年代國外研究的重點領域,分別占同期文獻總數32.3%和41.9%;但到了20 世紀90 年代,基礎理論探討開始減少,僅占同期文獻總數8%;進入21世紀,現狀、問題和建議分析也開始減少,占同期文獻總數29.5%。旅遊者和社區、吸引物、旅遊地營銷研究是從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出現的研究領域,進入 21 世紀繼續擴張,分別占同期文獻總數 23%、7.4%和5.9%。可持續發展、信息化研究是21 世紀興起的文化旅遊研究領域,分別占同期文獻總數5.0%和3.5%。不難發現,國外文化旅遊研究的興趣點從宏觀層次問題轉向了微觀細化研究,從理論性問題轉向了應用性研究。

Views: 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