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98)

第二十二章·拉丁美洲(1900-1962)(2)

孔特雷拉斯·托雷斯繼續攝制一系列的歷史題材片,如1932年的《革命》(又名《潘丘·比利亞歷險記》)和《墨西哥萬歲》,1934年的《華萊士與馬克西米利安》,1935年的《部落》,1937年的《鴿子》等。查諾·烏魯埃塔也常常採用墨西哥的歷史題材,導演了兩部重要的作品,一部是革命的插曲《瑪雅人之夜》(1939年攝制),另一部是根據馬里亞諾·阿蘇埃拉1

綽號「印第安人」的愛米里奧·費南台茲是墨西哥最馳名的導演,他從1941年攝制《熱情島》起開始導演生涯。兩年后,他拍了《瑪麗亞·康狄萊里亞》一片,以濃重的詩意,細緻地描繪了印第安傭工1的貧困和受壓迫的生活。該片由莫里西奧·馬格達萊諾編劇,加夫列爾·費格羅阿攝影,演員有彼特羅·阿緬達利茲和剛從好萊塢歸來的陶樂萊絲·德爾里奧。這一陣容很有助於這部崇高、感人而有力的作品的成功。費南台茲一直和費格羅阿合作(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師之一),繼續攝制了很多影片(每年有兩三部),其中應該特別提到的有《一見鍾情》(由瑪麗亞·費利克斯主演),這部影片以墨西哥革命為背景,描述一個農村的愛情故事,很富於詩意;《隱藏的激流》敘述在一個邊遠的窮困地區一個小學女教師同一個封建地主斗爭的故事。人們還可以看到費南台茲與費格羅阿在其他影片中的「可喜結合」,在這些影片中,他們依照一種莊嚴的節奏安排壯麗的畫面和過分考究的燈光照明(如《野花》、根據斯坦倍克劇本改編的《珍珠》和《農村的婦女》),但是所有這些影片都具有一種崇高的格調,這是他導演的那些鬧劇式的故事片(如《墨西哥女郎》、《被遺棄的人們》)所沒有的。1952年后,這位「印第安人」由於過於重複老一套的作法,開始走下坡路。他那部賣弄技巧的《漁網》被人稱為「在強盜窩里的保羅與維爾基妮2」,該片除了美麗的外景之外,毫無墨西哥的特色。費南台茲和費格羅阿在國外攝制的那些影片也沒有獲得成功。

1墨西哥的傭工(Peon)是替大地主耕作的印第安農奴,他們主要是由於欠大地主的債,無力償還,結果被迫以奴役性的勞動來償還債務。——譯者。

2《保羅與維爾基妮》為法國作家貝爾拿丹·德·聖·皮埃爾(1737—1814)於1787年發表的一部著名小說,描寫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男女青年的愛情悲劇。——譯者。


先前導演過歐里庇底斯、希羅杜和尤金·奧尼爾的戲劇的胡利奧·布拉喬是《黎明》一片的創作者,這部影片由於布拉喬的敘事手法、他的剪輯技巧和費格羅阿的攝影而大獲成功。可是,布拉喬后來拍攝的影片主要是一些製作精緻的商業片,最典型的就是《眾人之妻》。然而,在他的《瑪麗亞的聲音》一片中,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一個獨裁者的垮臺》一片則勸人棄惡從善。

加林多的努力時間更為久長。在《無獎的冠軍》一片中,他真實地描寫了一個拳擊師的生活道路。在《法庭》一片中,他巧妙地運用移動攝影法來拍攝極長的鏡頭。1955年,他在《偷渡的苦工》這部影片中深懷激情地描繪了僑居美國的季節工人的生活狀況。

羅貝托·加瓦爾頓於1944年開始導演影片,他拍了一部反映農民生活的好片子《茅屋》(根據布拉斯科·伊瓦涅斯1原作改編)。他也同加林多與布拉喬一樣,后來轉而製作一些攝影極美的鬧劇片,如《另一個》(又名《雙重命運》),由陶樂萊絲·德爾里奧主演。不過,他那部《馬卡里奧》卻很有魅力。

西班牙共和主義者的移入給墨西哥電影帶來了首屈一指的路易斯·布努艾爾,他在1946年從美國來到墨西哥,導演了喜劇片《大娛樂場》一片,由里維爾塔德·拉馬克(阿根廷人)和豪爾赫·內格雷特兩位明星主演,此后他依照自己的愛好,由他自己編劇,攝制了《被遺忘的人們》。這部影片是恐怖的吶喊,同時也是憐憫的呼聲,在冷酷的外表下充滿著溫情,它是對那些被遺棄的兒童們的遭遇的一個令人震驚的見證,同危地馬拉作家阿斯圖里亞斯或巴西作家亞馬多的某幾部小說頗有近似之處,因為它也是取材於拉丁美洲嚴酷的現實的。

《升天》是一個愛情故事,同時又是一部以騙子歹徒為題材的諷刺作品;《她》或《一個罪犯的生活》則是描對犯罪的故事,充滿最辛辣最尖銳的嘲諷。在這兩部影片中,更令人震驚的是《她》,該片表面上和墨西哥流行的影片一樣,內容卻含有對片中那個自私、富有、專斷而又偽善的主人公的激烈批判。我們對他幾部由於商業要求而攝制的影片可以忽略過去,但對他兩部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卻不應遺忘:一部是《魯濱遜漂流記》,具有古代版畫的絢麗色彩;另一部是《呼嘯山莊》(原名《情慾的深淵》),尤其值得一提,在該片中布努艾爾通過他在二十年前與友人皮埃爾·於尼克合寫的電影劇本,重現了艾米莉·勃朗特原作中那種粗獷的壯麗景象。布努艾爾的強烈個性使他多少處於墨西哥電影之外——正如他處於法國電影之外一樣,雖然他也為法國導演過一部傑出的影片《這叫做黎明》(根據埃馬努埃爾·羅伯萊斯2原作改編)。他在墨西哥拍攝的全部影片都是對該國某些現實問題所作的一種深入的剖析。

1布拉斯科·伊瓦涅斯(1867—1928):西班牙小說家。——譯者。

2埃馬努埃爾·羅伯萊斯(1914—):法國劇作家、小說家。——譯者。


他的傑作之一《納薩林》,更多地同他的故國西班牙相聯繫,而不是同他定居的國家相聯繫,正如他以后拍攝的那部異乎尋常的《毀滅天使》一樣。同樣,《比利迪安娜》一片也是如此,該片儘管有激烈的諷刺,卻能在馬德里攝制。但是,梵蒂岡當局卻把《納薩林》片中的論戰認為褻瀆神靈,其實這場論戰主要是針對一個階級的腐化墮落,這種腐化墮落在《毀滅天使》一片中也遭到了譴責,不過採用了抒情的隱喻手法。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