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須重視華人及其他族群人脈網絡

“‘一帶一路’有鐵路建設、海運運輸,但不要忽略設立人際關系網絡。”臺灣學者任弘在“華僑與中外關系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演講中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經過華人移民最多的東南亞,他們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商業網絡,將對“一帶一路”帶來哪些幫助,值得觀察。

17日至18日,“華僑與中外關系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2015年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年會在北京舉行,多位學者在學術報告中圍繞“一帶一路”的歷史思考,多次提出“人脈”的概念,呼籲政策研究者加以重視。

任弘在演講中說,“一帶一路”不能僅從經濟的角度去思考,還要從文明的角度思考。未來世界的沖突不僅局限於政治和軍事,而是整體文明的沖突。

他又指出,中華文明最早就已經借“絲路”與其他文明開始建立交往,而今重新啟動絲綢之路,以“和”為貴的中華文明或將借此扮演世界新秩序的主導角色。

“而作為文明的傳播者,商人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華人移民最多的地方,華商的經濟圈可以為‘一帶一路’的實施帶去實在幫助。”任弘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要突出“人”的作用,重視梳理人脈關系網絡,尤其是這一地區的華商網絡、華人社會的力量。

西南大學教授王志章將此列入國家軟實力建設的研究中,他在學術論文中認為,華僑華人是連接中國與全球經濟的“渡船”,他們的獨特優勢為中國的海外投資爭取到更好的機會和優惠,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和經貿合作的中介網絡和信息渠道。

“通過他們的介紹,更多中國人可以走出國門,更多華僑華人可以回到祖(籍)國參與建設,這一以華僑華人為主體的商業網絡,促進了資金、先進文化、技術、經驗在國家間流通。”王志章如此寫道。

廣西社科院研究員古小松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中需構建的“人脈”網絡,甚至可以擴大到除華人外的多個鄰近族群。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東南亞分六大族群,包括馬來人、京族、華人、緬人、泰老人、高棉人,除華人外,在了解了其他族群的來源、文化、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後會發現,這些族群在思想、宗教信仰、祖先及神靈崇拜等方面與中國人或華人十分相近。

“如果在雙方的交流中,彼此的情感、思想、文化等方面比較融洽,那麽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他強調,海上絲綢之路無論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文化交流,都離不開“人”的因素。

(原標題:專家:“一帶一路”須重視華人及其他族群人脈網絡)2015-10-19 13:59:54 來源:中新社

Views: 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