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中·生命的絕響—阿炳和他的音樂(3)

那麼阿炳還有另外一個二胡曲,大家知道叫《聽松》,《聽松》這個作品非常有意思,恰恰跟《二泉映月》的格調完全相反,我們中國音樂中經常有兩種曲子,一種叫文曲,一種叫武曲,大家如果聽過琵琶曲的話,對琵琶很熟悉的話,常常琵琶里邊比如我們聽到《十面埋伏》,聽到《霸王卸甲》,那麼這都屬於琵琶里邊的武曲。那麼如果大家聽到叫做《春江花月夜》,或者叫《潯陽琵琶》,那就是叫文曲。這是中國傳統曲子里邊的非常重要的兩個傳統,經常是一文一武,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創造音樂的時候,常是從一種哲學意念出發的,就是從文武之道。阿炳的這兩部作品非常有意思,剛才我們聽到《二泉映月》的時候,就可以說繼承了中國文曲的傳統,那麼《聽松》它不是這樣,《聽松》從它的創造背景來講,它寫的是岳飛的故事,因為在無錫有一塊聽松石,《聽松》這部作品又把它叫做《聽宋》,“宋代”的“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部作品里邊反映了岳飛抗金的這樣一種英雄氣概。所以阿炳在《聽松》這部作品里邊又表現出一種氣宇軒昂、非常慷慨激昂的、非常悲壯的這種感情。(《聽松》)

那麼這個《聽松》的結構呢跟《二泉映月》是不太一樣的。它基本上分成三個部分,我們開始聽到的那個也是一個引子,但是那個引子就不是六個音了,它是很長的一段。這才是整個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構成了一個引子。這個引子呢,我覺得你們可以跟剛才的《二泉映月》做這樣一個對比,完全是兩種個性,在音樂上是兩種個性,也反映了兩種情緒。那麼《聽松》的這個引子也非常精彩,它主要就是以武曲的這樣一種風格、格調塑造了一種英雄的氣概,非常有氣勢。然後在中間這一部分,剛才聽到的中間這一部分,是一個高把位的整個主題的一個呈現。然後,最後呢他再散下來,以後是第三部分,這是《聽松》的結構,跟《二泉映月》是不太一樣,它用了一個也是中國傳統的、常規的三部的這樣一種音樂結構,它是一種不像西方的所謂ABA,沒有這樣的結構,它是一種段落性的,一段一段地展開,不斷開放的這樣一種音樂結構,這是《聽松》。我們可以聽得出來,就是阿炳無意中間把中國傳統器樂作品中間的文武曲的風格借用進來,這個是他的二胡作品,我們先聽這麼兩首。

那麼阿炳的琵琶在阿炳的音樂沒有采集下來之前,誰也不知道,阿炳這個琵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但是這三首曲子,第一首叫《大浪淘沙》這首曲子,第二首叫《昭君出塞》,第三首叫《龍船》,那麼這三首曲子出來以後,人們才開始研究阿炳的琵琶是怎麼回事,經過這麼幾十年的大家對他的作品的演奏和感受,感覺到阿炳的琵琶同樣是繼承了中國琵琶藝術非常深厚的傳統,而在曲目上他也是走了文武之道。那麼《大浪淘沙》和《昭君出塞》屬於文曲,而《龍船》應該屬於武曲。因為它用的素材是江南的民間小調,把它連起來。一開始有一個模仿鑼鼓節奏的這麼一種音色,造成了一種民間節日的這樣一種氣氛。(《龍船》)

阿炳另外一首有名的曲子就叫《大浪淘沙》,那麼這首曲子很多琵琶界的朋友很想找出來它的淵源是什麼?它的音調來自什麼地方?或者它的整個里邊所使用的素材來自什麼地方?最終還是無果而終,沒有找到。為什麼?就是所有阿炳的音樂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剛才聽《二泉映月》的時候,很多人在灘黃戲,就是在戲曲的音調里邊找到了幾乎跟《二泉映月》音調很像很像的那些素材,那麼有的人說它是道教音樂某一個曲派,有的人說它是民歌的知心客,知心客是江南小調,來自這些素材。但是最終應該說這樣一種尋求阿炳作品淵源的努力,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是找不到的。因為阿炳這樣一些作品,應該說是他長期他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以及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之後,一種自然天成的東西。所以阿炳把他的音樂叫什麼呢,叫依心曲、叫自來腔,所謂依心曲是什麼意思?就是我感受到了什麼,我心里有什麼感受我就寫出來,我就拉出來。今天我拉可能是這個樣子,明天我可能在另外一種狀態下,我可能拉成另外一個樣子,所以他把它叫做自來腔,叫依心曲。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民間音樂,它是一種天籟,他是自然天成。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