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劇的誕生》(40)科學必定突變為藝術

十五、考慮到最後這些充滿預感的問題,現在必須闡明,蘇格拉底的影響如何像暮色中愈來愈濃郁的陰影,籠罩著後世,直至今日乃至未來;它如何不斷迫使藝術、而且是至深至廣形而上意義上的藝術進行創新,在這綿綿無盡的影響中也保證藝術創新的綿綿無盡。

為了能夠理解這一點,為了令人信服地證明一切藝術對於希臘人、對於從荷馬到蘇格拉底的希臘人的內在依賴關系,我們必須切身感受希臘人,如同雅典人切身感受蘇格拉底一樣。幾乎每個時代和文化階段都曾經一度惱怒地試圖擺脫希臘人,因為它們自己的全部作為,看來完全是獨創的東西,令人真誠驚嘆的成就,相形之下好像突然失去了色彩和生氣,其面貌皺縮成失敗的仿作,甚至皺縮成一幅諷刺畫。於是,對於那個膽敢把一切時代非本土的東西視為“野蠻”的自負小民族的怨恨一再重新爆發。人們自問,一個民族盡管只有曇花一現的歷史光彩,只有狹窄可笑的公共機構,只有十分可疑的風俗傳統,甚至以醜行惡習著稱,卻要在一切民族中享有尊嚴和特權,在蕓蕓眾生中充當藝術守護神,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可惜人們不能幸運地找到一杯醇酒,借以忘懷此種生靈,而嫉妒、誹謗和怨恨所釀成的全部毒汁,也都不足以毀壞那本然的壯麗。所以,人們面對希臘人愧懼交加;除非一個人尊重真理超過一切,並且有勇氣承認這個真理:希臘人像禦者一樣執掌著我們的文化和一切文化,而破車駑馬總是配不上禦者的榮耀,他開玩笑似地駕著它們臨近深淵,然後自己以阿喀琉斯的跳技一躍跳過深淵。

為了證明蘇格拉底也享有這種禦者身份的尊嚴,只要認識到他是一種在他之前聞所未聞的生活方式的典型便足夠了,這就是理論家的典型,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弄清這種理論家的意義和目的。像藝術家一樣,理論家對於眼前事物也感到無限樂趣,這種樂趣使他像藝術家一樣防止了悲觀主義的實踐倫理學,防止了僅僅在黑暗中閃爍的悲觀主義眼光。但是,每當真相被揭露之時,藝術家總是以癡迷的眼光依戀於尚未被揭開的面罩,理論家卻欣賞和滿足於已被揭開的面罩,他的最大快樂便在靠自己力量不斷成功地揭露真相的過程之中。

如果科學所面對的只有一位赤裸的女神,別無其他,世上就不會有科學了。因為科學的信徒們會因此覺得,他們如同那些想鑿穿地球的人一樣。誰都明白,盡畢生最大的努力,他也只能挖開深不可測的地球的一小塊,而第二個人的工作無非是當著他的面填上了這一小塊土,以致第三個人必須自己選擇一個新地點來挖掘,才能顯得有所作為。倘若現在有人令人信服地證明,由這直接的途徑不可能達到對跖點,那麼誰還願意在舊洞裏工作下去呢,除非他這時不肯滿足於尋得珍寶或發現自然規律。所以,最誠實的理論家萊辛勇於承認,他重視真理之尋求甚於重視真理本身,一語道破了科學的主要秘密,使科學家們為之震驚甚至憤怒。

當然,這種空谷足音倘非一時妄言,也是過分誠實,在它之外卻有一種深刻的妄念,最早表現在蘇格拉底的人格之中,那是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認為思想循著因果律的線索可以直達存在至深的深淵,還認為思想不僅能夠認識存在,而且能夠修正存在。這一崇高的形而上學妄念成了科學的本能,引導科學不斷走向自己的極限,到了這極限,科學必定突變為藝術——原來藝術就是這一力學過程所要達到的目的。

Views: 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