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至今仍是東南一帶民俗大節。據遊國恩說:

“滇中以舊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夏至日)為火把節。”

明人李元陽《雲南通志》雲:“六月二十五日,束松明為火炬,照田苗,以火色占農。”李元陽是明嘉靖中人,當時已有火把節之記載,則其俗由來之久可知。明人楊慎《滇南月節詞》雲:“六月滇南波漾渚,水雲犯里無煩暑。”又雲:“松炬熒熒農作午,星回令節傳今古。”(摘錄《升庵全集》卷三十九)

清人陸次雲《峒志》記:“六月二十四日,祭天過歲。”清人許實撰雲南《祿歡縣志》:“六月二十四、五日,為火把節,亦謂星回節。夷人以此為度歲之日,猶漢人之星回於天而除夕也。會飲至於旬余不息,猶漢人之春宴相集也。兒童執火把,梢松枝,雜煤衽而擷之,見尊者叩首,舉燎逼裾,松煤燎之,火滿身,謂之‘送福’。”“男女齊會,四面繞坐,膾肉,飲酒,歌舞雜喧,以趁盛節。”“大家小戶俱盛酒,合家歡樂,樂為過年。”

許印芳《五塘雜俎》卷二《星回節》謂:“節之日既夕,在所人戶,同時燃木,入室遍照幽,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窮語,而農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漁獵各照所適,求利益大光明中。”

《祿歡縣志》亦謂“於野樹松燎,高丈余,燃之,以照田祈年,視其明暗,蔔其豐歉。”“倒樹當門臥,男婦撩衣跨火過,群相賀曰:星回矣!穢氣解矣!”

由此可知,星回節、火把節即雲南少數民族新年除舊之節,這種風俗與華夏族殷商古代之風俗相同。

上古曾有“十月歷法”,每年設為十個月,“天中節”在十月歷法之五月。但周秦以後改用夏歷,年十二月,“天中節”則成為六月矣。

 

 

秦漢以後,古禮失傳。以至對端午之起源,乃有種種異說發生。

一說端午起源於春秋時,為紀念晉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晉文公)曾落難逃亡,介子推跟隨。沒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復國後,賞賜隨從,介子推獨無所得,與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東南)。重耳請他出山,他終不肯出。於是重耳燒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燒死。於是重耳為紀念他,規定晉國以五月五日為寒食(不用火)之節。

[東漢蔡邕《琴操》:“介子綏(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舀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東漢邯鄲淳《曹娥碑》則說,端午節是起源於吳人紀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於吳,反被吳王夫差殺害,拋屍於江,靈魂不死,化為錢塘江江濤之神。故吳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為紀念節日。

《會稽典錄》則記浙人之俗,認為端午是為了紀念漢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江沂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為紀念曹娥,乃稱端午為“女兒節”。

但是流傳影響最廣的,自然還是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此說始見於梁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3】

又雲:“漢建武中,長沙人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其遺風也。”

《初學記》引用《續齊諧記》這一說法,說民間怕祭屈原之米食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為祭品,據說蛟龍怕粽子上的楝葉、綠絲。

李時珍《本草綱目》則認為正好相反,粽子就是喂給蛟龍吃的:“糉,俗作粽。古人以菇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

甲骨文中祖字從“且”。“且”,一說為男性生殖器。但也似即粽子之象形,祭祖之角黍。且、祖、粽,音通。

 

 

端午日龍舟競渡之俗,傳說起源於越王勾踐於五月五日檢閱水軍。《事物紀原》引《楚傳》:競渡“起於越王勾踐。”

《荊楚歲時記》則說其俗也是來自祭祀屈原:“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歲華紀麗》則綜合之,認為賽龍舟之俗是來自於:“因勾踐以為成風,拯屈原而為俗也。”

實際上,上古傳說舜帝南巡死於湘水。舜帝多名(有一種別號是“彭鹹”)。舜也稱“夋”、“俊”,帝俊是《山海經》中的太陽神。舜是楚人之祖,號稱“祝融”。楚俗以五月五日為“祝融(火神)生日”,所以為紀念舜帝祝融,而早有龍舟競渡之俗。

綜上所述,端午之節,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乃是殷商之“新年”日。端午食粽的風俗,來源於上古於新年日以麥、黍祭祀祖神。龍舟競渡,則為紀念南遊水死的舜帝祝融也。後來隨歷史之變遷,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的事跡亦因都死於“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但皆非其本原也。此節於周秦漢以後(也許更早?)流傳到東亞(古韓國及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遂成為東方民族普遍之國際節日矣。

 

(2003雜記,2005年5月成稿於上海,2009-2010年重訂)

 

【注解1】黍,黃小米,粘性,上古華夏族之主食嘉禾。黍古代有火谷之稱,《禮記·月令》:天子乃以雛嘗黍,鄭玄注:“黍,火谷。”

【注解2】夏至建午之月,古代歷法不同,換算互有舛誤,而統用夏歷(舊歷),乃有系於五(夏歷)、六(商歷)、七月(周歷)之不同。《禮記·雜記》:“孟獻子曰:正月至,可以有事於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禘。”正月日至,冬至也。七月日至,夏至也。殷周之間改歷,春秋名目雜用不同歷法,換算之間常有出入。鄭注謂:“魯之宗廟,猶以夏時之孟月爾。《明堂注》曰:季夏六月,以禘禮記周公於太廟。”孔穎達正義:“正月,建子之月也。日至,冬至日也。七月,建午之月。日至,夏至日也。”

《堯典》已有迎二至的記錄。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孫希旦《集解》:“迎長日之至,謂冬至祭天也。冬至一陽生,而日始長,故迎而祭之。禮盛為大,而冬至之禮最盛,故謂之大報天。”

孔穎達疏:“皇侃雲:天歲有八祭:冬至,一也。夏正,二也。五時迎氣,三也。”通前為七也。九月大饗(大嘗),八也,雩與郊禖為祈祭,不入祭。”

【注解3】上述諸人,皆以五月五日而死,亦非偶然也。(愛思想網站 2012-06-24)

Views: 8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