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申寧:論文化與傳統(上)

一、何謂“文化”? 

文化是人們在改造自然環境中所獲得的品格、行為和方法,以及由此所積累起來的意識、風俗、禮儀等精神復合體。

講文化,既有對傳統文化的估價問題,又有對現代化的理解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承認文化的多元論,不僅承認文化起源上的多元論,而且承認在文化的現代化上也是多元的。

文化存在著普世的原則,但這種普世的原則是要通過不同的特殊的文化形態表現出來。在世界不同的區域中歷史地形成的文化,都是這里所講的特殊文化。人們就是通過這些特殊的文化去體驗那一般的、普適的原則。在這里特殊和一般並不存在著沖突,它們只是抽象原則和具體表現形式的不同,因而也不存在一個取代另一個的問題。基督教是歷史形成的,顯然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今天,不少基督教文化的傳人都認為基督教文化與其他文化存在著沖突,更有人認為應該用基督教文化取代其它文化,因此就不能說基督教文化是一個普適性的文化。因為普適性的原則不會取代特殊的文化,只會超越它。既然普適性的原則是通過特殊的文化實現的,而這種文化的多樣性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普適性原則,任何個人在追求普適性原則時,都不能不借助於特殊的文化形態,因此維護這些文化形態,維護文化形態的多樣性,就是探索普適性原則所必需的。一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的文化的、宗教的信仰,但一個民族不可能整體地放棄自己的文化。一個文化的傳人對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決不僅僅是一個感情問題,這有道義基礎,也有功利主義的解釋。一個文化不僅僅反映一個民族的整體利益,而且是這一民族的精神生命;它不僅僅對本民族有利,而且以其批判力對其他民族有利。它所蘊涵的文化基因是全人類的財富。所以,從特殊的文化出發,不僅是該文化傳人的權力,更是他的義務;而企圖用一種文化取代另一種文化,則是一樁罪惡。在全球化的今天,各文化之間會出現融合與整合的過程,但這一過程注定是非常漫長的,而且由於世界不同區域的環境,需要人們采取不同的文化策略,不同的文化將會長期共存。因此探求各文化之間和睦相處的方式,才是我們要為之努力的。

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人格。這是心理學大師榮格的名言。推而廣之,個體文化的最後成果是個體人格,集體文化的最後成果是集體人格,民族文化的最後成果是民族人格。無知會使一個人的人格平庸蒼白,學習則不斷地使人格豐滿完整。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當前許多理工大學的學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識,這對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是不利的。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格在人才的素質結構中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誠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體現,亦是民族整體人格的體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非歷史主義的批判,只能帶來民族整體人格的缺損,對整個民族的發展來說,不是福祉而是災難。

 

二、何謂“傳統文化”? 

五四以來所有關於文化問題, 都是環繞著西方現代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這一主題展開的。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是兩個截然不同而根本對立的實體。前者是中國幾千年來積累下來的舊傳統,後者是近幾百年才出現的一套新的生活方式,且源於西方;前者是建立在迷信和權威之上,後者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之上。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 人們自然產生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和態度:一種是主張全盤西化,認為中國文化傳統是現代生活的阻礙,必須加以清除;另一種則極力維護傳統文化,視西方東來的現代生活方式為中國禍亂之源,破壞了傳統的道德秩序和社會安定。幾十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沒有得到最終解決。人們一直認為文化的唯一特性是它的時代性,因為社會總是按照一個模式向前發展,所以文化的不同就是時代的不同。看來解決上述的爭論,必須首先明確何為中國文化傳統?

什麼叫傳統呢?傳統實際上包括時間的全部:過去發生了,流傳到現在,並且影響著未來的那些東西。簡單說,傳統不單單是遺產,而是又投入了再生產的遺產。同時,傳統又是各種文化類型的基本核心,或曰核心精神。任何一個民族的精神,都可以理解為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它包括行為模式、思維方式、生活情趣、價值觀念等等。物質化和制度化的東西,可以通過革命,在一夜之間解決問題,但作為精神力量的文化傳統,卻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消除的。它既是古人所訂立的文化規範,又是後人所依傍的心性寄托。

所謂傳統,就是世世代代人的同意;所謂天道,就是人與自然之間和和諧秩序。當然這兩者往往互相交叉。傳統中所包含的原則,不僅有人類社會中的規則,而且還有人類如何與自然保持和睦相處的文化。而且天道不僅指自然界的秩序,而且指人類社會的正義。政治機構,尤其是立法機構,向社會提供的服務是建造公共物品,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制度的維護和改進。制度的優劣往往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判定,其長度也許是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這樣長的時間超越了任何個人生命的長度,所以只有世世代代的觀察和積累,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判定。這就是傳統。傳統是在對制度的試錯過程中形成的,它包含了實世世代代人的智慧,因而比個別世代人的意願更有價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如此,人與自然的關系更是如此。人類對自然界的擴張、索取、以至征服,並不是能夠在短時間中能夠遭到自然界報復的。近代工業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只是在二三百年後才被一些人關注,但由於只強調人的政治體系和統治地位,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一套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政治方案。因此強調傳統也就更接近天道。這種政治理念,除了強調來自民主的合法性以外,還強調來自傳統的合法性和來自天道的合法性,不能不說是對當今占主流地位的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補救和超越。

近代以來,西方的政治資源不僅對西方世界的崛起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而且也是對東方,尤其是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批判武器。將現代西方政治制度作為參照,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際上遭到了批判。一種文化的重要價值就是對其它文化的批判力。因此相對於另一種文化,一種文化的價值首先來自於它與另一種文化的區別。只有當不同的政治資源互為批判的武器,而不是用一種完全代替另一種,才有可能克服一種政治傳統自身無法克服的問題,而使其優勢發揮的恰到好處。只論證中國文化傳統中與西方傳統中相同的部分,並不能證明中國文化應該獨立存在的意義,也容易使它失去文化批判力。因為,只有當存在不同文化時,才會存在文化批判力。文化批判既可以從西方指向中國,也可以從中國指向西方。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哪一種文化,都是一種傳統。相對於傳統,我們具有的優勢是不單單能做一種傳統的傳人,而且能做所有傳統的傳人。通過不同傳統之間的批判,我們才能整合不同的傳統,才有可能在傳統的邊際上實現劃時代的變革和創新。

 

三、文化傳統的結構 

如果對傳統文化做結構性的解剖,那麼它可以分為三個層面:最外面的一層是物質的部分,表現為人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各種器物;中間一層是心物結合的部分,表現為社會生活中的制度和習俗,這是物質化了的意識;最核心的內層是心理的部分,表現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通常情況下,自然科學的大部分成果體現為文化的物質部分,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表現為制度和習俗,而人文科學研究的對象則是心理和意識的部分。從歷史的角度觀察,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也是按照這三個層面,由表及里逐步展開的。近代洋務運動所學習的是西方的器物,戊戌變法所改變的是中國的制度,而五四運動時所沖擊的則是傳統的思想文化。近年來改革開放所走過的道路也印證了這一點。隨著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人們抓經濟首先看到的是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三來一補、中外合資,解決的多是物質層面的需求;接下來進行的是經濟體制的改革,要解決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制度層面的問題;現在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涉及的乃是思想文化的變遷。大體說來,物質的、有形的東西變遷較易,而無形的、精神的內容變化則難。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因為有文化就會有傳統,文化的積累就是傳統。傳統支配人們的習慣,可以使人不加思索,正如每個人都會有些無意識的行動一樣,整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行動就是傳統。它構成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會始終貫徹在民族的觀念和行為之中,而成為一種習慣。由此說來,文化傳統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什麼繼承不繼承的問題。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繼承或發揚什麼東西,而是要解決文化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什麼是中國特色的問題。

 

四、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在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問題上,我們的頭腦中常常有一思維上的死結:一方面,要創新就必須突破傳統,只有在批判傳統的基礎上,才有創新的可能。社會每前進一步,就是對傳統的一次否定;另一方面,創新又決非無根柢的東西,一切創新都離不開傳統。歷史上新舊兩派人物常各執一端,爭論不休。中國歷史上的統治者最善於利用這一點,每當要推行自己的一套理論觀念,便大力反傳統、反本本主義、反經驗主義,反復強調一個“新”字;而當他們面臨一種新的思潮或新的做法的挑戰時,為維護既定的社會秩序,又常常搬出傳統來做抵擋。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不在於要不要傳統,而在於怎樣理解傳統。從理論上說,人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的積澱就是傳統,由此,人也是傳統的產物。人活在世上,同時也生活在祖祖輩輩為我們創造的文化傳統中,所以,人不可能離開傳統。從根本意義上說,傳統是打不倒的,也是無法鏟除的。要想鏟除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唯一的辦法是鏟除這個民族。

在任何民族的文化傳統中,優點和缺點都是渾然一體的,優點摻合著缺點,負面牽連著正面,呈現這些缺點,正因為具備了那些優點。當現代化浪潮襲來時,首先被沖刷的是文化傳統表層那些顯然不合時宜的東西。但傳統不僅裸露為表面物,還凝聚成種種制度和習俗,更深藏在人們的心理結構中。所以現代化必須以傳統為基礎,傳統必須以現代化為目標。不然的話,到頭來我們所實現的決不會是現代化,恐怕是一種沒有殖民者的殖民地化。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