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地名、歷史和文化(下)

北京的演變 

 以北京為例,“北京”這個地名我們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北京這一塊土地它的名稱有過哪些變化;一是北京這兩個字在歷史上曾經代表過哪些和多少不同的空間範圍。

 北京這個地方最早能找到的地名是燕和薊,在周武王封燕以前,“燕”這個地名已經存在了,又稱為薊。到秦漢時,出現了廣陽郡,郡是縣以上一級政區,在漢朝郡與國並行,所以一度被置為廣陽國。附近兩個與廣陽郡關系密切的,一個是漁陽郡,一個涿郡。所以,也有用漁陽、涿郡來代表北京的說法。東漢以後又出現了幽州,燕國還曾被稱為範陽郡、範陽國,燕國後來一度又出現燕郡,這些名稱都是交替出現的。“燕”實際上最早是燕城,以後有燕國,有燕郡,涿郡更靠近原來的薊縣。到了金朝,北京這塊地方被稱為中都大興府,後來又有了大興縣。元朝時被設為大都路,成了首都。

明朝地名變化最為復雜,但奠定了今天北京的基礎。明初設立北平府,後因明成祖遷都,把北平府改成順天府。在一級政區(相當於今省級)設了北平布政使司,當時南京被稱為京師。遷都到北平以後,北平改稱為“京師”。但因為原來的京師還保留首都地位,為與北方的京師加以區別,被稱為南直隸、南京,京師就被稱為北京。清朝官方一直稱現在的北京為“京師”,周圍的行政區為直隸,但無論官方民間,習慣還是用北京。清朝廢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以後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民國初,北京繼續作為首都而存在。1927年,南京成為首都,北京改名北平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定在北京,北平改稱北京。

 從曾經的一個小諸侯國、居民點,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和重要軍事基地,又成為另一個非漢族政權的都城,到現在成為國家首都。北京地名的演變反映出這座城市的發展過程,實際上是一部北京的開發史、政績沿革史和社會變遷史。

 

各地曾出現的北京

“北京”作為地名,曾經在全國很多地方出現過,北至今天的內蒙古,南至江蘇都用過。為什麽北京這個地名曾經用於全國各地?既然稱之為北京,相應地肯定有南京等地。這說明在歷史上,特別在分裂時期,政治中心往往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反映地名地理的坐標也在變化。坐標體系中,比如中心城市發生變化,那麽,相對應中心位置,以及相應中心的地名也會發生變化。

 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使用“北京”兩個字的是西晉時的江南人。當時,他們稱洛陽為北京,這種叫法不是正式名稱,正式名稱叫做洛陽。在江南地區、特別在原吳國,洛陽被稱作北京,既含有因為京城在北方,還包含著是北方政權的“京”的意思。

 真正把“北京”當做政治中心的做法,源於十六國的赫連勃勃稱統萬城(今陜西靖邊白城子)為北京。他在實力擴張到關中,占領長安後,在長安設南臺,即在南方的政府機構,把統萬城稱之為北京,是正式的都城。

 北魏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以後,因為平城是故都,一度稱之為北京。這是相對洛陽所處的南面而言,對原來首都的尊重,以滿足一些貴族老臣對舊都的眷戀,所以稱之為北京。

 到了唐朝和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三代,都稱晉陽(今山西太原)為北京。唐朝還存在南京、東京、西京的建置,因為唐高祖李淵從晉陽起家,所以稱之為北京。五代的唐、晉、漢的統治者也是從晉陽起家的,所以晉陽繼續擁有北京的稱號。

 金朝入主中原,把原來遼朝的臨潢府改名為北京,就是今天內蒙古的巴林左旗。後來以中京大定府為北京,在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北。因為當時金朝政治中心內遷,相對而言,這些地方成了北面,才有了北京的稱號。

 明朝曾一度將開封府命名為北京。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後,深知南京位置偏南,希望在北方找到一個能夠長期建都的地方。他一開始中意開封府,將其升格為北京。後來,卻發現從南方通往開封的水路淤積,水量不足,無法保證糧食的運輸,最後不得不放棄。

 永樂年間,北平府改順天府,這時北京的概念才和今天的北京城聯系起來。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北京,都是因為出現過或同時存在南京的緣故。明朝遷都後的正式名稱叫京師,但因為兩京並建,只能用南北加以區分。要是沒有這個情況,那麽宣德正式遷都後不會再有南京,也就不會有北京,更不可能到清朝還繼續稱北京。1927年北京改成北平後,當時的居民往往繼續稱北京,而不用北平。這足以證明歷史地名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也有非常強的滯後性,一些地名正式名稱反而不如俗稱,部分習慣稱法能夠得到延續。

 從一個地名——北京的變遷,理解北京這兩個字代表不同的地名,不同地理坐標。說明地名除了本身所應有的代表的空間範圍概念以外,在不同的時間範疇里,有復雜、更為深刻的含義,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更換地名的亂象

現在社會上出現一種隨意更改地名的現象,中斷了歷史的延續。一些地名,特別是縣名和縣治所在,從秦漢時期沿用到現在,2000多年來不僅名字沒有改,地點也未曾發生變化。但是,其中的一些地名被莫名其妙地改掉,從此就消失了,與歷史上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一些大事件聯系在一起的地名也消失了。近年,一些地方又盲目恢復古地名,卻往往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從更改、消失再到恢復的過程,總是會產生許多麻煩。比如,沔陽是從南朝就存在的地名,遷都後設置過郡、縣、州、府、鎮,但到1986年,沔陽縣被撤銷,建仙桃市。而仙桃此前只是縣治所在鎮的名稱。荊州市一度改成荊沙市,後來又恢復。襄陽與樊城改稱襄樊市,現在又恢復成襄陽了。一些地名本來是歷史上非常重要,或者跟一些非常重要的歷史有關,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與此同時,任意恢復古名的情況也有很多,也由此產生了很多後遺癥。

 在行政區劃調整中人為取消了不少舊地名,隨意簡化縣級地名,甚至民政系統中間無法再登記原來的籍貫。我本人從小登記出生地為浙江吳興縣南潯鎮。現在已經沒有吳興縣,只有吳興區。但吳興區不包括南潯鎮,南潯鎮隸屬於湖州市南潯區。不過,吳興這個從三國時就出現的地名總算保存下來了,而更多的古地名卻消失了。

 更改地名,對個人和社會而言都有割斷歷史的危險。後人也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哪里,現在很多爭奪歷史名人故里的現象很可笑。其實有些古地名在今天什麽地方是很清楚的,但頻繁的區劃調整、地名改變給一些人可乘之機,人為制造很多矛盾。本來,大多數行政區劃的調整只要改通名就可以了,沒必要改專名,但是為了表示是新地名,或者為了擴大影響,故意將專名更換。這不應該,也是很可惜的。隨著一些專名的消失,跟它們有關的歷史文化也將被湮沒。

 目前的行政區劃名稱也相當混亂。中國歷史上曾經用過的行政區劃通名很多,為什麽現在不能做到用統一的名稱代表一種區劃?例如,市既可以代表省級的直轄市,也可以指地級市,還有縣級市。我們為什麽不能下決心統一規劃行政區劃通名?非但沒有做這項工作,還不斷出現新的混亂,如“區”,已經有了省級的自治區、地級的直轄市區和縣級的市轄區,現在又出現了副省級的綜合開發區、地級或縣級的開發區、新區,還有礦區、城區、郊區。

 用景點名稱取代政區名稱是造成地名概念混亂的又一做法。最典型就是把徽州改為黃山。如今,外地人如果說去黃山,本地人就會詢問你,是要到黃山山下去,還是去老屯溪。同樣的,都江堰、井岡山等變成了政區名,很容易與真正的景點混淆。

 用景區名取代原來政區名稱的一個理由是:改名後能夠促進旅遊開發,增加地方收入,這種說法完全是欺人之談。如張家界,要是沒有被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沒有大規模的開發和投入,僅憑改一個名,就能增加十幾個億的收入嗎?商業因素的冠名做法,也是地名更換的一大原因。在市場經濟情況下,我並不反對適當采用商業冠名的形式改變地名。而前提應該堅持原有地名必須保留。現在往往因為商業利益,永久性把地名改掉了,不應該也不合法。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出資的多少,確定新地名的使用期限,而不是永久性的改變。

 一些外國地名在中國的濫用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有人曾要求禁止在中國使用外國地名,我並不贊成,適當使用外國地名是可以的。比如,已經成為當地歷史的外國地名應該保留,在一些開放城市適當增加一些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的地名也並無不妥。但將一些地方命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外國地名,不僅缺乏嚴肅性,還容易引發其他國家的不滿。隨意把別國地名拿過來命名景點、小鎮,侵犯了他國的地名使用權。而濫用外國地名反映出命名者的價值觀念混亂,或者高估這些外國地名的價值。例如,一些新建的樓盤、新開發的小區鐘情於使用外國地名以顯示檔次,這種做法,地名管理的相關部門應該嚴格控制。

 我經常問學生,你是哪里人?他們往往只告訴我是某市人,只講到“地級市”一級。我問是哪個縣(區),他們才告訴我。為什麽木說全?他回答怕你不知道。介紹籍貫的傳統做法是到縣一級,如果不這樣做,長此以往,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將會越來越貧乏,地理知識不僅需要在課堂上的學習,它的傳播和鞏固還需要日常真正的使用。如果,我們接觸地名越來越單一、籠統,勢必造成大家地理知識越來越貧乏。

 總而言之,我感到地名是我們歷史和文化的寶貴遺產,因為任何地名的產生,一般都反映出當時這個地名出現、存在和延續的一些因素,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規範地名的使用,地名的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就在於傳承文化和歷史。而在這個過程中,使地名資源能夠為我們今天和今後所用。(愛思想網站 2016-09-26)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