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銀海千秋》從小愛地方曲藝

我和吳祖光認識,是在一九四八年的“永華”初期,我考入訓練班的時候,吳先生也是主考之一。記得他編導的《蝦球傳》(舒適、牛奔、趙錢孫主演)還是我們訓練班全體學員,替他抄的劇本,那時他家住在彌敦道太子道入口處,永華公司照相間的職員唐賢寶開的美蝶照像館的二樓,他那時的太太是“永華”的基本演員呂恩。永華第一部創業作《國魂》,就是由他的話劇本《文天祥》改編,他自己在“永華”編導的第一部影片是白楊、陶金演的《山河淚》,超過三十的白楊飾演一個十六七的小姑娘,把個窯洞的女娃兒居然演得恰到好處、活潑伶俐,淘起氣來,就地打滾,真的是不易。

前年香港還上演過吳祖光的名作《風雪夜歸人》;我第一次回北京(一九七八年),還在中央美院的大門口碰見過他,他推著自行車正跟朋友談話,我上前叫了聲吳先生,他端詳了半天都沒想起我是誰,我自我介紹說我叫李翰祥。他上下打量我一下,眨了眨眼,好像拼命在回憶,但始終沒能想起我是誰。

我說:“我是永華訓練班的學生,李翰祥,您在太子道住的時候,我還替您抄過劇本。”他雖然喔喔連聲,仍然對不上號頭兒。但第二年聖誕節前,他和新鳳霞聯名寄給我一張聖誕卡,也許一下子忽然想起來,之後,我和吳先生就沒再見過,他當然不會知道我在台灣拍過經他改編過的《花為媒》。

我從小對各種地方曲藝相當愛好,不管京劇、評劇、梆子腔、單弦、大鼓、西河調,都能來上兩句。那時的評劇,還不能跟京劇並駕齊驅的叫甚麼“劇”,只是叫落子,或蹦蹦戲;有人解釋蹦蹦戲是半班兒戲,因為京劇是生旦凈末醜皆有的全班,而落子只是生、旦、醜半班。不過打《秦香蓮》的包公由魏建榮演得有聲有色,連裘盛戎都到台下去捧場,當然不再是半班,而正式命名為“評劇”了。

小時記得落子的唱詞,除了白玉霜唱的《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聞聽此言大吃一驚。好一似涼水澆頭,懷裏抱著冰”之外,就是《花為媒》裏的“張五可,望繡樓,自思自嘆”了,有一小撮人,至今還耿耿於懷,其實我只比五十步,多走了五十步而已。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