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德·全球就業模式轉變可能帶來的衝擊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報告《2015年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指出,近年來全球的就業模式產生劇烈變化,就業模式朝向多樣化發展,例如:(1)全球勞動人口僅有一半的人賺取週薪和月薪;(2)兼職工作現象普遍,在86個國家中有超過17%的就業人口從事兼職工作,每周的工作時間低於30小時;(3)長期雇用合約減少,據統計顯示,全世界只有26.4%的就業者持有長期雇用合約,其餘可能是持有短期合約或沒有持有任何合約的非典型就業,不然就是自己經營或在家中從事無酬勞的工作。這表示傳統的就業模式越來越不能反映現今的勞動市場情況。

僱傭關係的轉變導致勞動生產力和薪資之間的差異日益擴大,進而造成全球需求持續短缺,又進一步導致就業率無法成長,就業與需求的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另外,不同雇用類型的薪資水準並不相同,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長期雇員的平均年收入高於臨時雇員的平均年收入,在過去的十年中此差距持續擴大,非傳統雇用的增加以及失業率的提高導致更為加深所得不平等狀況,長期下來將危及社會之安定。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指出,2015年台灣的「非典型就業人數」增加至78.1萬人,占全體就業人數比率將近7%,雙雙創下歷年新高。另外,從每月的經常性薪資來看,2015年全職工作者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37,866元,而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的就業者平均經常性薪資為21,268元,非典型就業者的薪資僅為全職員工的56%。非典型就業者除了在職場上的待遇較差之外,應該擁有的權益與保障也容易被忽略,導致同工不同酬、福利剝削,甚至是非法給薪以及職場歧視等問題發生。

從德國經驗來看,德國政府制定專責法律來保障非典型就業者的權益,透過專責監督機制,對於派遣事業單位進行管制與監督。另外,保障最低派遣期限,讓派遣勞工可以安心工作,避免短期隨時被解僱之擔憂,且派遣工在要派機關中享有優先被僱用為正式員工的權利;以日本經驗而言,日本政府對於非典型就業者之相關契約都有法令規定,權益保障明確清楚,並且監督機制較為完善,政府有權要求派遣事業單位落實派遣勞工之各種社會福利保險,禁止差別待遇。

在資本全球化與分工全球化的背景下,勞動型態已從過去穩定及全時的傳統形式,逐漸轉換為多樣化的型態,考慮到就業模式的日益變化,政府應借鏡德國與日本經驗,重新審視現有的規定,未來的政策方向應確保落實到所有類型就業者的足夠保護、加強非典型就業者的雇用安定與待遇改善、落實對於僱用非典型就業者之公司的勞動檢查、明確規範派遣公司與要派公司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等,一同創造優良的勞動環境,同時強化非典型就業者的人力資本投資,以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挑(2016/03/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Views: 1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