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成·台灣農業的新南向

行政院已於今年95日正式啟動新南向政策,並責成農委會成立「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將採取公辦民營方式,推動契作、集貨、行銷等工作,並以國家品牌擴展海外市場。該公司資本額為10億元,股東包括台肥、台糖、陽明海運、外貿協會等,將屬於100%的民營公司,政府不會編列任何預算來挹注,以避免與民爭利。預計今年10月上旬掛牌成立後,將邀集農民、農民團體和農企業共同投資,進而打造全民農業新格局。

農委會初步規劃,將來的出口項目包括蔬菜、水果、花卉、種苗、農產加工品、水產品,以及肥料、農業資材、農業機具、蘭花溫室等整廠輸出。這將是農業新南向的具體實踐。屆時還會根據市場需求,對內與農民團體採取契作生產,提升品質,對外強化既有國際市場,特別要加強行銷高端市場,並開拓東南亞及伊斯蘭市場,建立多元化出口管道。

外界常以為「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是仿照紐西蘭成立Zespri 公司全球行銷奇異果的經驗,選擇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季節性農產品加強出口。但農委會主委曹啟鴻透露,雲林麥寮美生菜〈結球萵苣〉的產銷模式,與農民契作,達到規模面積和產量,穩定供應品質和來源,已出口數百貨櫃到日本。「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就是要把這種模式效益再擴大發揮。

曹啟鴻主委還強調,「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將集結小農力量提供質量穩定的農產品,且將朝類似日本的「攻擊型農業」〈或稱「成長型農業」〉方向走,估計在3年內可看到外銷成果。所謂「攻擊型農業」的重點是:出口的農產品有競爭力、農產品安全被信任,以及背後有農產貿易公司管理。其目的在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擴張台灣農產品出口。目前農委會已在中程施政計劃〈106109年度〉納入推展新南向政策,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

由於台灣的地理環境相當適合亞熱帶和熱帶植物生長,一些農產品的品質優良又具有特色,加上距離亞洲主要農產品市場很近,造就了拓展新南向國家市場的機會和空間。特別是優質而安全的台灣農產食品出口全球前10大國家市場當中,即有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4個東協國家。主要項目有水產、調製食品、保健食品、飲料、醬油和大豆油為主。進一步研析,台灣的蔬菜水果因與新南向國家產地的果品有區隔性或季節性不同,未來拓銷前景可期。

特別是新南向國家擁有可觀的伊斯蘭教信徒,印尼約2億人、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各在15000萬人到19000萬人之間,加上馬來西亞和汶萊,所衍生的清真市場商機相當龐大。由於伊斯蘭教信徒對食衣住行都有宗教法律上的規範,所以拓銷清真食品市場必須先取得清真認證〈或稱Halal認證〉,才能順利進入其市場。

最後,台灣農業在搭新南向政策順風車,前進東協、南亞、紐澳當地市場必須有兩個“in”,一是insight〈眼光〉,二是input〈投入〉,有眼光才能看的精準,有投入才能抓到商機。相對地,新南向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過程,有些國家的政治情勢不穩,所以又必須有兩個“r”,一是risk〈風險〉,二是reward〈報酬〉,能建立風險觀念,有效預測報酬,就能趨吉避凶,創造贏面。

雖然農業新南向有機會也有風險,但機會不可坐失,風險則可以管控。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做好新南向準備?唯有能掌握目標出口市場的特性和消費習性,才知道可以賣出去甚麼農產品。尤其農產品的蔬果和加工製品要成功外銷,必須先建立健康的生產環境,防堵禽流感、口蹄疫,以及東方果實蠅等疫情發生,並克服農藥殘留問題,並加強質量、包裝、運輸流程的控管,同時要注意因應目標出口市場國家的動植物檢疫檢驗和非關稅障礙,以及爭端處理機制。

特別是台灣要發展「攻擊型農業」,儘管熱帶水果具有特色頗具競爭力,但必須能有穩定的供應量,集結不同產品、不同產期的分散力量作法較可行。由於台灣耕地面積小,面對新南向國家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龐大,除了應作境內的跨區域合作,更可採取跨國農業對接模式。另外,台灣也不能只滿足於現有的農產貿易成果,更必須藉由新科技、新知識、新方法,以及藉由品種權和專利等進行全球智慧財產權佈局,創造更大的「農業加值」。而這一切,將有賴「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的運作和領航了。(2016/09/26 台灣經濟研究院)

Views: 1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