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被人問及一個問題:你受哪些外國作家的影響最深?試舉例。

我聽到這個問題頭就昏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就小說而言,如果問及中國的作家和作品,心里還多少有點底,可這世界上的作家有如繁星滿天,作品鋪天蓋地,我從小時候讀到今天,一只角還沒有讀完哩,這影響從何談起!最深就更難談了,因為我讀外國文學作品沒有計劃,沒有系統,有書撈到就讀,不管是這個約翰還是那個斯基,有興趣一口氣讀完,沒有興趣只讀個半截。有些作品是青年時代站在舊書攤上讀完的,作品和作家的名字早就忘記了,只有提到內容的時候才想起:“噢!我讀過的。”所以這影響最深就無從談起。但是這不等於說我沒有受過外國文學的影響,完全是傳統的。我很愛讀外國的文學作品,就所讀的作品的數量來講,外國的還是多於中國的,所受的影響也很深,但不是深在哪一位或哪幾位作家的作品里。我很容易受別人作品的影響,每讀到一篇好作品時便激動不已,五體投地,恨不得也照著他的樣子來寫一篇。可是當讀到另一篇好作品時又要五體投地了……日日五體投地,投多了以後就不知道投在哪里才好,只得站在那里,我走我的。走,你想脫身而走?不那麽容易,藥已經吃下去了,藥性總是要發作的。可這藥是一種復方合劑,你說不清是哪一味藥起作用的。馬克。吐溫的幽默,果戈里的嘲諷,契訶夫的深刻,梅里美的優美,托爾斯泰的內省,茨威格的強烈,歐。享利的奇異,喬治。桑的細膩,巴爾紮克血淋嗒地,高爾基在草原上漫遊著哩……我承認,當我往前走的時候,這些偉大的導師以及許多不相識的外國朋友們常常在我的面前出現,我感謝他們的幫助和栽培。

一個人能寫一點小說,最起碼的條件是要讀過一點小說,或者知道小說是個什麽東西。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是讀得越多越好,越廣越好,不要分什麽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社會發展到今天,地球變得很小了,隨著傳播手段的日新月異和愈來愈多的文化交流,名國人民所創造的文化實際上就成了各國人民共同的財富;世界文化的寶庫就是各國人民的公用倉庫,我們去拿來,人家也拿去,可以互通有無,調劑盈缺,如果不懷偏見的話,我們絕不會拒絕共享這筆財富。

就小說而言,我總覺得我們民族遺產的質量很高,數量不多,不象詩詞散文那麽浩如煙海,品種繁多。小說作為九流之末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不被重視。三國,水滸,紅樓,聊齋,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但也是屈指可數,所以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新文學的先驅都注意向外國文學學習,而且親自動手翻譯,偉大的魯迅就是這方面的楷模。這種學習一方面是思想的交流,一方面是技巧的切磋,“五四”以來的著名作家,很少有不受外國文學影響的,他們的發展往往都經歷了三個階段:土——洋——土。即早期對中國的古典小說很有興趣,並有很好的舊文學的基礎;後來的眼光便越出了國界,對某些外國文學很有研究,讀得很多;最後便以某種特有的,發展了的民族形式來寫小說。以土萌芽,以洋開潤,傳世之作往往都產生在第三階段,此種現象很值得我們研究。

小說是人們生活和思想的藝術表現,各個國家的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之中,其道德風尚,思想方法,價值觀點等等都是不相同的。各個國家的作家們用盡心機,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把各種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加以表現,其方法之多樣,品種之繁多是蔚為奇觀的,我們可以從這眾多的作品中得到許多教益,用以豐富我們的描繪手段,和對於各種生活的應變能力。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從來沒有想到過和沒有碰到過的事物都會不停地出現,怎麽來描述這種紛紜復雜的思想和生活,各個國家的作品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的。一個作家的枯竭不完全是由於生活的枯竭,人只要活在世界上,生活面可以有廣有狹,完全枯竭是不可能的。作家的枯竭主要是由於思想的枯竭和創作方法的一成不變,是由僵化和老化而引起的。注意從外國文學中汲取營養,對於活躍思想,磨鑠技藝都是很有幫助的,這不僅是對中國作家而言,對外國作家來說,他們也有個向外國文學學習的問題,中國文學對於他們來講也是可以借鑒的(如果譯成外文的話)。作家是在創造人類的文化,而且要創造文化的高峰,高峰不是一根竹竿通到天,山越高它的基礎越廣,所謂基礎就是中外古今各國人民的文化。我們要努力擴大自己的基礎,以期站得高些,站得穩點。

向外國文學學習和模仿某種外國文學是兩碼事,切忌模仿,世界文學的畫廊中是從來不展出復制品的。文學的公用倉庫是個龐大無比的花園,各個國家的作家都去種那麽幾株花兒在里面,你種牡丹,他種海棠,說起來都是花,看起來都是不相同的。如果硬是有那麽幾株完全相同的話,說不定是塑料制品,假的。因為文學的花朵都是根植於不同的土地之中,在不同的氣候下成長起來的,如果是真的話,它多少都有點區別。從看花人來講,他們也不歡喜重復,而是歡喜新異。各個國家的文學只有以自己特有的風貌進入世界的花園,才算是對世界的文化作了貢獻。模仿、復制等等都是沒有出息的。這不是吸收與消化,而是吃什麽拉什麽。吃什麽拉什麽是一種病癥,如不及時治療是要病入膏肓的!

1984年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