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微信時代的讀書捷徑

膚淺與獨裁

膚淺與獨裁真是一對孿生兄弟。獨裁對膚淺說,“因為你,所以才有我。”膚淺對獨裁說,“是呀,因為你,所以才有我。”王國維認為中國社會最劇烈的變革是商周之變,他的見解或許依然適用。但是,中國社會從有皇帝到沒有皇帝,這一變革的劇烈程度,隨著時光推移,越來越像是最劇烈的變革——沒有之一。“沒有皇帝的日子,”膚淺自言自語,“可怎麽過呀?”回顧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思想狀況和政治狀況,深思熟慮之士的各種提議,包括“君憲制”,沒有哪一個成功過。因為民心所向,皆偏激,不是向左(革命黨)就是向右(保皇黨)。民國以來的狀況,偏激的程度未嘗有絲毫好轉,不是向左(不斷革命),就是向右(紙醉金迷)。
  我抄錄八年前我寫過的一篇書評文章“阿倫特為什麽重要”:為了思考新事物,我們不能使用舊概念——尤其是被這些造成人類歷史斷裂的攻擊掏空了內涵並化為無用的概念……它們所植根的那個世界已不覆存在。然而,我們又不能把舊概念簡單地拋棄……因為我們無法拋棄我們的思維習慣,我們必須明白這些習慣是如何形成的……阿倫特的標準步驟是,先挑選一個概念,然後追問:在有記錄的全部歷史(至少是她可以閱讀的用歐洲語言書寫的部分),人類如何通過使用這一概念來呈現他們的經驗……最終,她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我們這個史無前例的時代,詞語的使用發生了、正在發生或必須發生何種轉變?我們的詞語符合我們的新的經驗嗎?……新概念必須時刻與新的現實保持一致,否則,它將壓抑我們的思想。阿倫特希望思想與詞語適合新的世界,能夠終止陳詞濫調,能夠拒絕不思考便接受的觀念,破除陳腐,揭穿謊言和政治空話,緩解對形象宣傳的嗜好……在我看來,她去世後的這些年裏,她所強調的辨別新事物的能力越來越不被賞識……多數知識分子認為,總會有“過去的教訓”能讓我們借鑒,只要記住過去就不會重蹈覆轍(這種看法低估了思考的重要性,關鍵不在於記住過去,而在於思考過去,揭示它的意義,從而避免陷入重走老路的沖動,而那些只有記憶卻不思考的人很容易陷入這種沖動)……阿倫特以“平庸之惡”這一說法試圖概括的是這樣一種罪惡,……它與大眾因不思而有的平庸密切相關……無思——沒頭沒腦的魯莽、無可救藥的迷茫,或自鳴得意地背誦已經變得瑣碎空洞的真理——在我看來是我們時代的顯著特征之一……20世紀中期,這個世界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罪惡,他們是不計後果的官僚,犯罪國家的代理人,他們不關心這個世界,或者與世界疏離,如此,他們便可以隨便廢棄這個世界。人們需要罕見的勇氣和真正的思考,才能夠不卷入這種平庸大眾及其不加思考的惡的行為在整個社會表層彌漫的潮流……今天摘錄至此,記住,惡的平庸或平庸的惡,原文是“the banality of evil”。
  最近幾個月,我註意到轉發給我的微信的內容正在迅速變得膚淺。另一方面,我還註意到一些更多發布長篇文章的公眾號,廣播而不再有對話。於是,我能做的事情逐漸演變為,閱讀我認為好的長文並轉發給我認為可能有讀者的微信群。
  不論如何,大多數人願意承認,他們生活在一個膚淺流行的時代,簡稱“膚淺時代”(小時代)。不僅如此,他們當中多數人還願意承認他們就願意流於膚淺,因為“省心”。所以,膚淺時代,它的學名應當是“消費主義”(consumerism)。
  一位消費主義者而不僅僅是一位消費者,任何消費品不好用,他的基本態度是扔掉而不是修理,再去買更好用的。好用不好用,是不是“省心”,取決於最直接的目標是否最直接可達。關鍵是,上述態度主導著人生,故而消費者成為消費主義者。它成為一種人生態度,於是不僅物品而且一切人和一切事(包括情感和隱私)都成為消費品(娛樂)。或許,如果這位消費主義者膚淺得厭倦了,深刻也可以是他的娛樂手段,古羅馬貴族的希臘奴隸不僅為主人朗讀而且替主人吟詩作畫並且替主人思考人生。
  借用錢理群的描述,現在不僅大學而且中學和小學乃至幼兒園,都在培養“精致的自私自利主義者”。可以論證,自私自利,這是人生最直接的目標。世界不再是可愛的(世界的“去魅”),它淪為使自私自利這一最直接目標最直接可達的手段。難怪祁克果(又譯“克爾凱郭爾”),年輕時的某一天,突然想到他在這個世界的使命就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加不方便,以此來反抗“進步”——因為一切進步都只在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的每一次進步同時也是一種退步,佛家說“方便出下流”,因為方便確實更容易淪為下流而不是上流。祁克果不負使命,因為讓人活得如尼采那樣一點兒都不省心的存在主義哲學大行其道,不僅影響魯迅和他那一代知識分子,而且,我認為,至今不衰。
  當然,大眾,仍要求活得省心。竇文濤說,生活已經很累,每天都累得要死,下班之後只想醉生夢死(宿醉)。既然我們故意回避深思,為何我們還要高呼民主呢?難道膚淺與獨裁不是孿生兄弟?如今,我有些失望,微信也逐漸變得膚淺了。要知道,最初,微信的社會網絡典型的拓撲結構是“友誼圈”。每一個友誼圈都由許多更小的友誼圈構成,同時參與構成一個更大的友誼圈,以這種“分形原理”,友誼圈可以涵蓋全人類。在這樣的網絡裏,沒有任何觀念可能廣泛傳播到足以構成某一種獨裁的基礎,我稱之為社會網絡的“異質”(heterogeneity)狀況,也可稱為“局部性”(localities),這真是人類社會的理想結構。(收藏自 中國財新網)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