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愛欲與文學——一個人的閱讀小史(2)

路遙的《人生》重新出版了,封腰上有兩位成功人士--馬雲和賈樟柯的推薦語,都說路遙的小說曾對他們有過重要影響。我也是。我對路遙的閱讀,首先是《平凡的世界》。鄰居家的老大大我幾歲,那時已上高中,借了同學的書來讀,其中一本就是《平凡的世界》。鄰居家的老二和我是好朋友,他們哥倆讀完後,借書給我讀。我之前雖讀過一些小說之類的東西,但像這樣大部頭的小說,卻還是第一次閱讀。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耐心"超越"它。然而閱讀一開始,卻再也收剎不住,一口氣讀了十多天,終於將那本黃色封皮、錯字連篇的小說讀完了。小說中的世界,與我生活於其間的農村,有那麼多相似之處,甚至有些方言都是相通的。我從中讀到了堅韌、掙紮和不屈不撓,即使在那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小說中的主人公們仍然堅守著自身的價值坐標,保存著人之為人的尊嚴和底線,這不禁讓我感動而泣。那時正是初二剛過的暑假,整個假期,我的心都沈浸在小說的世界之中。讀完小說,我便找來一個大本子,準備開始自己的"創作",並在本子上用毛筆寫了幾個大大的黑字:"少年時代",並在這幾個字下面畫了一道黑色的"花邊"。小說自然沒寫成。我虛構了一個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少年形象,不過只寫了幾頁紙,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初三畢業時,要到縣四中參加畢業會考,畢業班的學生,每天坐一輛大卡車來回。中午就在四中吃飯,不回家。父親給了我幾十塊錢,要我中午時去買飯吃。第一天規規矩矩去吃了,到了第二天,聽說呂家峴有一家書店,於是跑去看。書店很小,不過有一本早已被翻舊了的《平凡的世界》,是書店用來出租,供周圍的學生來看的。盡管已讀過一遍,我還是想買這本書。一問價錢,十八元,一點都不少。我實在太想擁有這本書了,於是咬牙買下了,當天只好不吃午飯,邊喝水邊吃從家裏帶來的饃饃。這仍然是一本盜版書,錯字連篇,印刷很差,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上高中時在縣城讀書,才發現這種書只要十塊錢就完全拿得下來,並且盜版的質量比我的那本要好。初三畢業,我又把這本書完整地讀了一遍。家裏有一點點藏書,其中有父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訂閱的《收獲》雜志,記不清是哪一年的了,好像是在第一期上面,刊登了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父親說,當時看到這篇小說時,覺得很"怪",因為小說中幾乎連一個壞人都找不到;而此前他看到的文藝作品,總有好人壞人之分,涇渭分明,一目了然。上高中之後,我買了一本盜版書,《路遙文集》,其中收有《早晨從中午開始》,以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說、散文,讓我得以窺見路遙作品的"全貌"。在讀高中的時候,我每個假期回家時,都要讀一遍《平凡的世界》,因此我對這部作品的熟悉程度,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直到今天,其中的許多細節,我仍有清晰的記憶。上大學之後,我第一次在國內(校外)公開的報刊上發表文章,就是大二時發表在《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上的《路遙:用生命寫作的作家》一文。但在這之後,我除了讀過一些研究路遙的論文之外,基本沒再讀過路遙的文字。前段時間,碰到一個甘肅的老鄉,他的碩士研究論文,寫的正是路遙。由此可見,路遙的作品,對那些出生農村的青年,有著怎樣巨大的影響力。在他們(包括曾經的我在內)的眼中,路遙的作品絕不僅僅是文學作品,而是勵志書、啟示錄!

路遙的作品當中,充滿著對青春、理想和愛情的禮讚,但這並不表明,路遙有能力寫好愛情。在今天的我看來,愛情是最為個體性的事件,如果沒有個體意識的覺醒,是無所謂愛情的。但在路遙的作品中,無論他筆下的主人公有著怎樣倔強、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但他們從來都沒有作為獨立的、個體的人而存在過。比如說孫少平,在雙水村的世界裏,他從來都是孫玉厚家的二小子,而不是什麼孫少平。即使在他成人之後,面對金秀對他的愛情時,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傳統的倫理觀,回到煤礦,回到"師娘"惠英的身邊。在路遙的作品中,籠罩了一層濃郁的理想主義的光環,因此小說中很少寫性,更不可能從正面著筆,來直接描寫性。因此我認為,在路遙的作品中間,只有倫理化了的性,而無基於個體意義上的真正的性。最明顯不過的例證,是田潤葉的遭遇。當初她被迫與李向前結婚時,她是無奈的,並通過不與丈夫同房這一方式來進行反抗。而當李向前出了車禍之後,她卻最終選擇了殘疾的丈夫;但她真正所選擇的,是傳統的鄉村倫理。我這樣說,並非是說傳統的鄉村倫理一無是處,恰恰相反,傳統倫理曾在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在由傳統倫理所塑造的人身上,有不少優秀的品質。然而問題在於,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一個人因為要成全別人,就要放棄自己的幸福,這是否是合理的?還有孫少安,在拒絕田潤葉愛情的同時,也拒絕了自身的幸福;而支配他做出如是選擇的,恰恰是他所認同的那一套鄉村倫理觀。因此在通觀路遙的作品之後,我認為在路遙的作品中間,只有傳統意義上的親情,沒有性,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愛。


有學者曾寫過專著,題為"感傷與文學"。偉大的文學作品並不總是感傷的,但毫無疑問的是,她們總有感傷的一面,並且這種感傷的分量,在很多時候一點都不輕。葉芝說過,與人爭辯,乃有修辭;與己爭辯,乃有詩。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詩性,並且常常是作者"與己爭辯"的結晶。性往往是感傷的,尤其是求之不得之時,更是如此。而將文學與性放在一起,並為其而感傷不已的,日本作家居多。可惜的是,我讀日本文學並不多,唯一可討論的,是川端康成的作品。不管是《雪國》,《千紙鶴》還是《伊豆的舞女》,其間都充滿濃郁的性之感傷,更加"物哀"的情調,讀來讓人憂傷不已。上研究生第一年的寒假,因為沒有回家,在寒冷的天氣裏讀川端康成,心情如無人的校園一樣空寂零落,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Views: 1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