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揚:維納斯斷臂之謎(9)

六 深藏不露的“嘆息”


萌萌的學術使命至少表面是,如何把自己的經驗中承諾下來的父輩、歷史的“曾經”轉換成向意義開放的語言倫理,從而承擔起這一代人非同尋常的“解放”誓言。為此,她一生關註三大論域

首先,不斷轉換對經驗的追問,目的在於變換角度不斷激活經驗的生成之源;

然後,在此前提下,同時或交替澄清

1、經驗自身的意義索引,

2、經驗如何向語言轉換,

並在此轉換中如何能保證語言的公共表達不掩蓋個人的個體性。

……寫到這兒,接近尾聲了,我卻沒有一點輕松感,不單是習慣於“文字就是欠負就是葬禮”的悲哀,而是,有一樣東西,就在眼前、耳旁、嘴邊你卻不能呼之欲出,深深地困惱著我。

萌萌扭身而去了。重要的還不是她帶走的,而是那扭身而去中遺留的……

現代理論,或者說,啟蒙理性知識學,難道就是要建立這樣的知識自信:

一切將在時間中大白於天下,沒有什麼不可知曉的,沒有什麼不可生產再生產的,因此,知識學追求“知識就是力量”的掌控—— 一個“技術王國的白色神話”。

換句話說,現代知識學,歸根結底,只有一個“一目了然的平面結構”,沒有深度模式,更沒有神秘領域。

是這樣嗎

在我寫了《啟蒙思想中死去的與活著的》後,萌萌曾經問我:“啟蒙理性或自然之光,追求的就是‘白天’,‘黑夜’是可以驅趕的嗎”

類似這樣的問話與交談,即從負面切入,一直伴隨著我們近三十年的友誼。於是才有我前面陳述萌萌的索爾薇格的“瞎眼如黑夜”,培爾•金特滿世界地“奢華如白晝”這樣扣人心弦的隱喻,才有我的“光與死”、“黑暗:在而不是的非意向性”之“西學中的夜行”,等等。

黑暗,並不是在光明之前或之後,而是它警示著光明自身的雙重遮蔽。這個光明自身的秘密,難道被啟蒙理性啟蒙掉了嗎因而現代知識學才變得格外明白無誤地堅硬起來

請別誤解,萌萌並不迷戀混沌,她起初追求的明晰使她獲得了“打倒黑格爾,解放萌萌”的一片驚呼。後來,她要的是,明晰,或者確定,但不是自在自為的目的,而應該是啟示的、向黑暗隱喻的因而也自身限制的臨界狀態。可惜,她意識到,這種聲音太微弱了。

處境已經十分困難,萌萌仍然咬緊牙堅持自己拿錢把《啟示與理性》出了三輯,而且不容分說地不讓人過問理由。回想起來,在她深藏不露的嘆息中,或許表達著的就是一點來自絢爛色彩背後的“驚嚇索爾薇格沒有聲色的瞎眼如洞穴的死寂”。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