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煉利:城市建築、城市精神與城市繁榮(下)

就業面廣了,消費就跟上了,工資也水漲船高了,1930年代,上海的工資水平平均要高出北方工人近一倍,這極有利於適齡勞動人口匯集到上海這個城市, 1936年時,21歲到40歲的年輕型人口要占上海總人口的39%,41歲到60歲占20%。61歲以上僅占3.2%。這樣的人口結構,時刻準備著為這個城市不斷註入新鮮血液,這個城市就很有朝氣。當然,這也造成了上海居民在居住上的大困難,然而,在上海謀生的人卻寧願爬擱樓住亭子間,就算“螺螄殼裏做道場”也與這個城市不離不棄,因為這個城市的繁榮是各行各業的繁榮,這種繁榮給人提供機會,讓人看到希望。

(網路摘照)


人,凡是能見到機會、看到希望,就肯付出努力。這種努力的結果,是“上海人”在無意識中都在齊心協力為這個城市爭光,多少蜚聲海內外的上海名牌產品,就是那個時代打造出來的。那時的名牌都是因店因廠而“名”,只要提起這些廠名店名,上海人就知道是“買啥的”、“有啥特色”,拿“吃”的來說,到“邵萬生”買寧波鹹鯗,到“冠生園”買廣式話梅,“三陽”的鹹奶糕、苔條月餅很出名,“泰康”的餅乾是拳頭產品;天廚廠生產“佛手牌”味精, “金錢牌”熱水瓶廠出搪瓷鐵殼印花熱水瓶、五和廠的鵝牌汗衫細薄滑爽,章華廠的章華呢絨做西裝大衣筆挺筆挺……,老上海談起這些如數家珍,“牌子貨”融入了普通市民生活,消費“牌子貨”也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道風景、一種心境。

其實,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倒真的是普通人的上海,是平民化的上海,是真正“工薪階層”的上海——沒有一百萬工薪階層的購買力,沒有三百萬普通人衣食住行多元化的需要,這個市場光靠金字塔尖上少部分人的消費是興旺發達不了的。當時上海光產業工人的人數要占到全國的30%,產業工人既是上海居民群體的主要職業成分,也是上海市場消費的主力軍。“十里洋場”果然繁華,但是,繁華是要根基的,能滿足多元化的大眾消費就是繁榮的根基。如果沒有這個根基,“繁華”只能靠妝點。今天不是要“啟動消費”嗎?三十年代的上海能給我們以啟示。

那麽,今天的上海、高樓大廈幢數比三十年代多出一萬四千倍、戶籍人口近1400萬的上海,怎樣才能可持續地繁榮下去呢?

 

數字說話:1930年代的繁榮為何難以覆制

 

“怎麽,你對上海是否能持續繁榮下去產生了懷疑?”

是的。

第一,上海的人口發展已不能適應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

人口替代問題關系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了三十年後,上海不得不面對著這樣的現實:到2007年,上海戶籍人口已經連續十六年負增長,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占21%,18歲到34歲占24%,17歲以下只占11%。目前上海離退休人員已經有320萬以上,本地戶籍的在崗職工只有260萬左右。2007年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額是488.5億,超過滬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半!這一連串數據,向人們發出一個危險的信號:中國最大城市的已經面臨人口替代不能適應經濟持續可發展的需要。


第二, 為了“讓城市更美好”,上海人失去了正常就業環境。

上海城市無節制的改造動遷,直接破壞了居民正常就業環境。城市當然需要變化、需要改造,但這種變化和改造,要以人為本。“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固然不錯,然而,對“美好”的認識是否統一了呢?老百姓認為就業問題最重要,就業有保障,生活才能美好;如果把打造景觀城市當作了“美好”,老百姓就“沒好”了!平心而論,在“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的頭三年,城市美了,生活也方便了;但是,自從立志要將上海建成“櫥窗”和“景觀城市”,“讓城市看上去更美好”成了城市改造的動遷改造的唯一目的。這個目的使得上海付出了傷筋動骨的代價,“百業興旺”不再,只有少量“支柱產業”在支撐著局面,而房地產業不幸成了“支柱中的支柱”——2001年~2003年,房地產業的新增固定資產占全市新增固定資產總額的47%、2004年~2007年占41%!中國的最大城市連續多年把將近一半的投資都花在造住宅上,卻忘了住在房子裏的人需要生活來源、需要有活幹!在遠郊象征性劃幾個工業園區,本不可能解決中心城區幾百萬居民就業問題,這其實誰都心知肚明,卻偏要這麽幹下去,上海,就業能不難嗎?

2007年上海有在崗職工475.5萬,這475.5萬職工中,上海戶籍人只占一半,因為這其中包括了來滬在“單位”正規就業的農民工220萬(按照2007年上海農民工工會會員人數計算)。475.5萬在崗職工減去219萬外來農民工,剩下256.5萬人就是本市戶籍人口的在崗職工。上海有1379萬戶籍人口,最有職業保障的在崗職工只占戶籍人口18.6%,這怕是上海開埠以來就沒有過的吧?當然,連同外來的集市攤販、廢品回收人員算在一起,上海的“從業人員”總數號稱有909萬,909萬“從業人員”減去475.5萬“在崗職工”,剩下433.5萬,這433.5萬人中也只有一半是上海戶籍人,於是,上海本地的就業者就分成這樣兩部分: 256.5萬相對有保障的在崗職工,200萬左右朝不保夕的“就業人員”。需要強調的是,上海離退休人員是320萬!

外來農民工在上海在崗職工隊伍中占了近一半,這決不能理解成是他們搶了上海本地人飯碗,因為農民工中的“在崗職工”的工作地點,大多散落在上海陸上5400平方公裏外圍的遠郊工業園區,而幾十年來“上海人”經濟活動的主要範圍都在不到300平方公裏的中心城區。衣食住行各方面因素決定上海人去遠郊工業園工作的概率不會高。外來民工就是這樣填了上海遠郊工業園崗位之“缺”,成為了上海的“在崗職工”。他們為上海的“在崗職工”貢獻了“人數”。


第三、大動遷泄了城市的“人氣”,傷了城市的“元氣”,只留下曾經的繁華記憶。

大動遷切斷了城市各業之間筋脈血肉般的聯系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也泄了百年商業城市的人氣和元氣。曾經與南京路淮海路齊名的上海“三街”之一的四川北路購物一條街,八、九十年代以“工薪階層的購物天堂”著稱。“看看逛逛其他路,買賣還到四川路”不僅是廣告,更是上海市民樂此不疲的選擇。四川北路一改造,人氣改造沒了,生意改造走了,現在四川北路的街景,還比不上一個地級市。

老西門的改造也同樣如此,這個老城廂的西邊門戶曾經人口密集,幾百家商鋪集中在此,白天人頭攢動,夜晚燈火輝煌。這裏有百年飲食老店喬家柵、大富貴,全國首個中老年服裝商店“全泰”、 以經銷各省省版圖書為特色的大型書店、還有搬遷來的冠生園食品公司等。在八、九十年代,老西門的商業規模一度超過徐家匯,但是九十年代的市政改造,使得老西門商圈在2000年的營業額比改造前減少了一半,人口減少四成;再經歷了2005年左右的又一次大動遷,如今老西門已經變為高檔樓盤林立的“高品質生活街區”了!自然,從前熙熙攘攘的過著“低品質”生活的人流就不會再現了。

那麽,南京路淮海路應該生意不錯吧?一個商業類上市公司老總酒酣耳熱後吐露真言:“做櫃台生意是不賺錢的,就靠租樓填虧空,哪一天樓面租不出去,就死定了!”

現在最能代表上海“人氣”、造就上海“人氣”的,還數300萬“退休一族”。他們活躍在各個居民小區,是最龐大的“休閑群體”。退休族早起打拳舞劍,然後上菜市場,買完菜到股市“上班”,下午晚上看看電視叉叉麻將,周末到街頭跳跳舞。按揭了兩三套房的靠著租金過得更滋潤。他們的養老金總額已經與這個城市的在崗職工收入總額呈鼎立之勢,好些拿退休金的老人已經成了未能就業兒女的提款機。

老人們生活得很瀟灑,因為時代在前進。不過,當一個城市不再創造財富的老人收入總和已經與在崗職工收入總和呈鼎立之勢,這個城市被“看好”的理由已經很牽強了。 

我在“世紀廣場”發現了繁榮不再的原因。(愛思想網站 2009-03-30)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