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琤《歲月邊緣》“嚇你暈”以後

我終於把那個大南瓜鏤空雕成了一張大笑臉。黃昏時刻,在南瓜裏點亮一支短燭,放在門前,讓那粲然生輝的笑臉去迎接黑夜。我轉身入內,將一包包趕到市場買回的糖果,放入大木盤中,看來一切停當後,我沏上一杯新茶,坐在客廳裏,等候一年一度“嚇你暈”(Halloween)時刻的到來。

天黑後,門外響起了扣門聲,我將門打開,一陣吱吱喳喳的童音,幾個鬼鬼怪怪的形影:“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我端上盛著糖果的木盤,任他們各自選取。幾次同樣的把戲後,門外的腳步聲逐漸稀落。終於,被兒童興采擾得熱鬧零亂的郊區夜晚,又重新凝聚而成寂靜,沈澱在索索秋寒裏。

我走回客廳,看看盤中的糖果,還剩留著一大半。心裏感嘆著,今年過“嚇你暈”的孩子又更少了。我喝完杯中最後一口茶,開始在記憶中搜索屬於“嚇你暈”節日的往事。

第一次知道“嚇你暈”這樣一個節日,是在初來美國的那個秋天。那時,我們住在一座新英倫區的老房子裏。一個黃昏,有人篤篤扣門,門開處,一個十歲模樣的孩子,手中提著一個籃子,問我要買聖誕卡嗎?我楞了一下,才十月!就買聖誕卡?當時還不曾體驗到,在美國,歲月催人的方式是裝在一季又一季商品的推銷中。雖然,當時我無意要買聖誕卡,但憐他小小年紀就設法賺錢了,也就向他買下一盒。那以後不久,黃葉開始落滿階前,夜來得更早更蕭索了。一個晚上,門外響起敲門聲,我去開門,啊呀!但見一群孩子,戴著各形各色的面具,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手中提著紙袋,齊聲對我高喊:Trick or Treat?我一時手足無措,Trick當然不要,Treat呢?家中什麼也沒有,根本就不知道有那麼一招,如何是好?忽然想起賺錢的小孩來,想必“有錢能叫鬼走開”,連忙將放零角的罐子捧到他們跟前,問:“一人一毛,要不要?”都說要,才將他們打發開去。孩子們轉身離去時,忽然一個孩子將面具摘下,笑問我:“還記得我嗎?謝謝你買我一盒聖誕卡!”那一副兇巴巴的面具下;原是一張可愛的孩子臉,一顆善良的孩子心。他那妖魔鬼怪的扮演,也只是一番“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莞爾和會心。

這樣一個看來新鮮有趣的節日,卻並非美國這個新興國的創新花招。它的後面藏著一段十分古老的人類歷史。“嚇你暈”原是發源於愛爾蘭的遠古民俗傳統,本質上屬於基督教西傳以前的異教習俗。在古代愛爾蘭的季節裏,十月三十一日是歲末除夕。像所有的除夕夜一樣,人間事必須總結以準備更新,諸如債務地契以及一切恩恩怨怨,至此必須了結和擬新。而在人的意念裏,代表天地間一切自然力量的妖魔鬼怪和神祇,也趁機作最後一次的人間巡禮。在此夜,家家張燈結采,以示拒邪和迎福。基督教傳入後,這個民間習俗和信仰,便藉著滲入而留傳。因而,十月三十一日成了萬聖節前夕的Halloween,原是由All Hallows‘Eve一詞演變而來。愛爾蘭人移民新大陸後,也將這個節日帶進美國社會。隨著時代的轉移逐漸形成一個點南瓜燈扮鬼怪異類的美國傳統。近年來,隨著孩子參與的漸減,慢慢形成普遍成人開化裝舞會的狂歡夜。

多年來,我的女兒也曾是“嚇你暈”孩子群中的一個。而今秋起,她卻一本正經地上大學去了。將她生命中一連串甜蜜的童稚,留在“嚇你暈”的糖果裏,讓她的母親獨自在燈下咀嚼。一個生命的成長和童心的失落,好像總成正比。而推動這正比形成的力量,常是社會現實中潛藏的邪惡。小時候的女兒喜歡扮成童話中的小紅帽或小仙女,一陣穿珠簪彩塗脂抹粉後,高高興興地“沿門托缽”去了。滿載歸來後,帶回的糖果要吃上個把月。誰也不會懷疑那些甜美的“施舍”裏會藏著什麼禍根。隨著女兒稍長,“嚇你暈”的節目裏,逐漸出現嚇你暈的怪事。報上曾披露,有人在糖衣蘋果中暗藏刀片而傷了兒童的口腔;有人在糕餅中插一支小針而刺破孩子的喉管……而女兒,也不再扮仙女或小紅帽了。她在市場選購最恐怖的面具來扮演惡魔。後來,她又厭棄了所有市場上現成的面具和裝束,開始自己來作“創新”和“突破”。有一次,她索性穿得破破爛爛,還把臉塗得邋遢骯臟,自稱扮的是個“膿包”(HOBO)。到最後,她什麼也不扮了,自認已經長大。她那由不同的扮演到自我還原的過程中,也似乎標志了她成長中的不同信號,這些信號意味著她生命歷程各階段中的期許。她在扮演中的愛嬌、兇惡、邋遢,多少也透露了她成長心態的熱切、反抗、和揶揄。終於,她面對世界來“實事求是”了。

在女兒扮“膿包”的那年,一件震驚人心的新聞出現在“嚇你暈”以後的報導中:一個父親在自己兒子的糖果中藏入毒藥,用蓄意的殺機,使兒子扮成意外死亡,藉以想獲取大筆生命保險金額。這件事以後,“嚇你暈”的傳統裏就滲進了更多的恐怖疑雲。去年年初,有人在泰倫諾止痛膠囊中羼入毒藥,以致發生神秘毒殺案件,更是震撼了美國社會,到現在仍然是未破案的啞謎。“嚇你暈”節日來臨前,報章上除了列舉預防意外的安全法則,更索性建議禁止孩子們玩“嚇你暈”的把戲了。今年來喊“不給糖,就搗蛋”的孩子更加減少,也是有所預料。嚇你暈的已不是孩子們所扮演的妖魔鬼怪,而是無法探知不能眼見的人心險惡和愚枉。孩子扮成的妖魔鬼怪,只是一年一度可供莞爾的有形兒戲。人心的險惡愚枉卻是日夜環諸生活中的疑慮──社會上的暴力,國際間的戰事,核子競武的危機……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嚇你暈的魑魅陰影裏。而在真正的“嚇你暈”夜晚,在那一笑會心的童稚興采中,卻是我們暫時忘憂的時刻。

我的女兒已經長大了,她留在我記憶中的童稚已夠我咀嚼出人生的甘甜。但她以後千千萬萬成長中的孩子呢?當他們過早地面對現實,不再裝扮誇張他們的童年時,他們對生命世界將會有怎樣的期許?

一個文化社會的節慶傳統,除了調節生活步伐外,它也標志著季候的轉換,激發著心靈的回響。當節慶的基本意義死亡消逝時,這個文化和社會的本身,恐怕就到了需要調節和轉變的地步了。

我但願每年都有“不給糖,就搗蛋”的“嚇你暈”。而每年,在同一的黃昏裏,我會點亮另一個笑咪咪的南瓜燈。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