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香港涼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二)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

何謂「本土的文化財產」﹖我會定義它們為:屬於本地、因過去一個地區族群 的文化而形成的產物。這些文化財產可以是「有形」 (tangible) 和「無形」 (intangible) 的,其代表性是特定於某些對象,涉及身份認同 (identity) 等議題。(Lu 2006)

在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工作前,我們須要注意的其定義、 特點、選擇保存對象的標準等議題。有如「文化財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 某文化的代表性和象徵意義,但其分析的視野為廣闊,包括本土、國家以致 全球的規模。在考慮到其地區的獨特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還須以國際間客觀 的標準,證明其傑出的普世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的人文知、技術和精 神文明,是一族群的貢獻,也應該是屬於所有人的無形「文化財產」。(Lu 2006)

在以上的理論基礎上,涼有機會成為公眾認可的,生存中的非物質文 化遺產 (li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即是,涼是由古至今,仍然存活 於社會運作中的文化財產,能成為現代和將創造的感,為人的整體 謀益處。由此帶出,整個文化遺產的評估須要運用多學科 (inter-disciplinary) 去分析討,如人學、美學等角,還須顧及全面性 (holism) 和文化相 對性 (cultural relativism) 的研究原則,全面客觀地剖析涼的意義。我在此報告 中著意研究的受訪對象,是在香港文化內容中 (emic) 的「當事人」或文化知 提供者 (cultural informant),他們對涼的闡釋、觀感和要求。我認為,這是對 於我解涼作為本土文化財產,有著根本的幫助。 (Lu 2006)

在以上提及的概和原則底下,便說到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質工 作,這涉及一系保護及管的原則、需要、原因、擁有權、決定權等的爭 議。這些都是保存文化遺產的過程須要意的。 (Lu 2006)


三甲、涼
的背景:


表面上看,涼的顏色帶啡至墨黑色,味道苦澀帶甘甜。而飲用涼作為一種 南地區 (包括現今香港、廣州和澳門地區) 的民間習慣,其源頭可追溯至 19 紀。就涼的基本資介紹,文匯報 (2006) 有以下細緻的描述:

『中國南方地處亞熱帶,冬暖夏熱,多雨潮濕。由於夏季炎熱時間較長, 加上地方水土特性及生活習慣,當地人容上火或熱氣。潮熱環境容 生病菌,一些皮膚病、腸胃炎、傳染病亦很常。於是民間流行以藥性寒 涼,清熱生津、去濕解毒的中草藥,煎熬 …… 飲涼逐漸成為廣 東一帶特有的習俗,至今已有很多史。傳統涼所選用的材多具 有清熱益氣的功效,可分苦和甜種,是廣東民間常用複方或單味土產草 藥煎熬而成,所以又叫「廣東涼」。』3

事實上,從前南地區的人士,很多從小就習慣上山採藥和煮涼飲用。 (亞洲 電視本港台 2006) 是因應南的地氣候和環境,用天然地區材 作成飲,照顧當地人人體健康而生的文化產物

文化的發展史,和香港人的史是息息相關的。19 世紀至 20 紀中後期,港人普遍對中醫學重視,就醫前多會嘗試飲用涼以防治疾病。昔 日,太平山區上環一帶是華人的聚居地,殖民地政府容許華人看西醫,華人 對西醫亦欠缺信任,靠飲用涼驅走身體的小毛病。「直至一八 (香港)國家醫院才准許華人進入,到一八七二東華醫院成,華人才開始看西醫、 食西藥。」(方雅儀引述鄭寶鴻 2006) 在這之前,涼一直是香港民間,作為防 治多樣常病的主要依靠

的應用還包含香港一段「賣豬仔」 (做民工) 到「山」 (指現今 的美國地區) 做礦工等工作的史。當時從香港到美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民工 因長途跋涉,在運船上於患病。而且船上沒有完善的醫設施,藥物的儲備 很重要。按照當時的法明文規定,「豬仔船」上必須已配有相應人中草藥斤,以製作成「廿四味」此供任何適的民工飲用。這條法 亦記載於殖民政府憲報中 ( 1869 1870 期間) (方雅儀引述鄭寶鴻 2006),可功能在政治上的認受性。4

船上服用涼作為一種保健飲外,這些民工亦有很多會自備涼 ,在到達「山」工作後,遇有適時飲用。關於這方面的涼茶歷史和功 效,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註冊中醫師甯漢對此頗有研究。黃綺湘、周 、胡幗欣 (2006) 引述甯漢的話:「開礦經常有感冒,沒有大夫看,就 要飲涼,否則就客死他鄉」。這反映涼對當時礦工在身處地時,保持身 體健康、適應生活環境的求生技能。

到涼店的傳統銷售方式,大銅壺是常標記,前舖常設有一碗碗碗 裝有蓋的涼,後舖有招待客人的檯椅。長久以,這些涼的象徵符號 (symbol) 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涼文化的特點之一。而涼店的出現,最早 可以追溯到 1870 (亞洲電影本港台 2006) 方雅儀引述香港史博物館榮譽 顧問鄭寶鴻的時候提到,香港自開埠以已有「涼」這種飲出現於民間, (方雅儀引述鄭寶鴻 2006) 在香港整整有 164

許多香港的涼事業都是家族生意,屬小舖或銷店式的經營手法,其發 展經過往往是:創辦人創效的配方,後裔跟隨其基本成份和材 煮法等去制造涼,將其家族的涼事業以一代傳代方式繼承下去。配方的內 容往往是保密的,加上涼店的經營模式多是小舖經營,所以每間涼茶連鎖店 都可謂有自己一套的獨門秘方。這,我們可以體驗到中國傳統家族觀,如 何影響涼事業的傳承

20 世紀 20 50 代是涼事業發展的黃時期,涼店在香港的街巷中 甚為常除傳統涼外,當時的涼店已兼售「火麻仁、五花、小食如馬 荳糕等,是平民百姓的平價娛場所」。 (方雅儀 2006) 之所以是「平價娛 場所」,原因是香港於 50 代,電視仍未普及,那時每間涼店舖常置有一部 電視機,香港居民光顧涼舖時可順觀看電視節目。(黃綺湘、周淑、胡 幗欣 2006) 舖於是促成市民「看電視」的現象,和幫忙傳揚這種娛

「在 5060 代,涼舖是潮人士的集散地,當年不單止吸引『飛仔』 (),也是一般市民的消費熱點。當時電視機還未普及,有電視的涼 成為小型電影院,只要一、毫子一杯涼,就可以看半小時電 視,喝光想再看也好意思,就再叫一杯繼續坐 …… 大熱天時,市 民都愛飲碗涼,唞唞涼,聽的呼聲。 …… 七十代,有茶樓叫夥計開 壺源吉甘和客當普通茶來飲;灣仔的『人之初』有共和,由多 種配方結合,後改名『良茶』。」(方雅儀引述鄭寶鴻 2006)

以下是更多有關中醫學上對涼茶的形容:

「以中醫觀點看,嶺南地區濕氣蒸騰,使人多濕熱、濕溫。這些濕熱病邪阻遏氣機, 耗傷津液及氣,其臨床特徵有發熱、心煩、口渴、四肢困倦、胸悶噁心、腹瀉等 …… 李甯漢指出,南方人士體質偏向濕熱,加上 50 年代本港市民生活水平低,窮人沒有錢 看醫生,倘發現身體出現不適,往往會喝涼茶紓緩病情。甚至許多苦力都攜帶一至兩 包廿四味、涼茶「傍身」,令涼茶盛行一時。」(文匯報引述李甯漢2006)


嶺南地濕水溫 (水質偏燥熱),自古多有「瘴氣」(文匯報 2006),所以飲用了當地水,或 日常食物中吸收這地理環境中的原素,身體便易於「聚火」。這種醫學概念,使涼茶應地理和 氣候而生。

關於「賣豬仔」,梁繼璋(2006) 談及涼茶的回憶及唏噓:

「當年 (1870 年代因為很多飄洋過海到南洋當礦工的香港人都會自備涼茶,假如偶有不適,那 些涼茶就是他們的註診醫生,今日回想起來也可以感受到那份滄桑無奈。」

Views: 2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