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燈塔·海洋夢”航標文化展講述“海上絲路”故事

正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的“絲路燈塔·海洋夢”航標文化展(下稱航標展),向人們講述著“海上絲路”的故事。

該航標展由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辦,海口航標處、西沙航標處、南沙航標處承辦,以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發展為主線,用文字、圖片、航標模型、燈塔燈 器實物、燈塔郵票藏品等相結合方式,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燈塔文化、現代航海保障公益服務和航海科普知識等進行展示,向民眾普及航標知識。

記者在航標展看到,一本泛黃的《更路簿》在展櫃中訴說著南海歷史。據悉,《更路簿》又稱《南海更路經》,是明清時期的海南漁民,以文字或口頭相傳形成的南海航行路線知識,記載有17條西沙捕魚線路,200多條南沙捕魚線路,29條從南沙返回海南島的航線。

據介紹,海上絲綢之路在秦漢時期已現雛形,《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初年漢武帝派使者從日南(今越南廣治)、徐聞(今廣東徐聞縣境內)、合浦(今廣西 合浦縣境內)出發,經南海,到達印度半島東南部巳程不國(今斯裏蘭卡)返航。到宋元時期,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達到鼎盛,海外貿易貨物品 種、貿易地區都超過先前時代。

歷經社會發展,1961年4月28日,第一艘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光華輪”首航印度尼西亞,這標志著新中國遠洋船隊誕生。如今,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萌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滿載中國和世界商品的中國遠洋船隊不斷開創著新的海上絲綢之路。

海口航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海上絲綢之路航道上的助航標志發展,經歷從遠古時代的白天燃煙、夜間點火,到電氣化燈器的應用,再到現代冷光源LED燈的 研發使用,光源科技的發展在航標燈塔上得到廣泛應用。當前,從衛星遙測系統,到航標數據庫,再到“數字航標”建設,航標管理和運行維護由依賴勞動力增長模 式正以技術裝備發展為核心推動力模式轉變。

始建於1893年的臨高燈塔,是海南現存最古老燈塔,也是船舶進出瓊州海峽西口的重要助航標志,2013年被列入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6 月,亞洲最高混凝土燈塔——博鰲燈塔建成,現已成為海南島東部沿海上的重要助航標志。2015年10月投入使用的南海華陽礁燈塔和赤瓜礁燈塔,安裝了船舶 自動識別系統(AIS)基站和甚高頻(VHF)基站,可為南海航行船舶提供定位參考、航路指引、航海安全信息等高效的導航助航服務。(來源:中國新聞網)

Views: 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