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23)

第九章·法國的印象派 B (三)

讓·愛浦斯坦原是一位散文作家和哲學家,他曾在德呂克主辦的《電影雜誌》上發表他最早的電影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用一種抒情的筆調對「第七藝術」大事頌揚。他第一次導演的影片是與讓·伯諾瓦·勒維合制的紀錄片《巴斯德傳》。這部由官方出資攝制的影片雖使這兩位作者受到很多限制,但仍具有不少的優點,某些片段並具有抽像電影的那種造型精確性。

1讓·伯諾瓦·勒維是我們以前談到的律師伯諾瓦·勒維的侄子,他以後主要從事攝制教育片的工作。


愛浦斯坦在攝制了在蒙太奇方面很傑出的《紅色的旅店》以後,又導演了《忠誠的心》。在這部影片裡,唯美主義的手法和自然主義的古典主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影片的主題表現一個流氓少年(範·達埃爾飾)和一個誠實的工人(馬篤飾)爭奪一個女子(琪娜·馬納斯飾)。描寫節日市場的鏡頭是這部影片最精彩的段落,也可以說是像一首詩篇。愛浦斯坦把岡斯的快速蒙太奇應用於其他造型元素上,他在表現旋轉木馬、銅管樂器的協奏和教堂大風琴樸素動人的音樂上,使觀眾為之神往。

這一首次的成功使人們對愛浦斯坦寄予很大的希望,然而這一希望以後卻並未實現。《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雖然被稱為一部自然主義的影片,可是這種自然主義卻是屬於阿爾封斯·都德的自然主義。但愛浦斯坦至少在這部影片裡找到了一個美麗的主題,即模仿瑞典電影表現運河和駁船的主題。《招貼廣告》這部具有文學氣味的鬧劇片,卻遭到了失敗;但它的失敗比他以後的影片《雙重戀愛》、根據報章小說攝制的《羅培·馬蓋爾》,以及由於莫茲龍辛的演出而使集市浪漫主義色彩過濃的《莫哥爾的獅子》要輕些。

有人認為愛浦斯坦已放棄他的探索,落入生意經的俗套。但在他以後為某些特殊影院的觀眾所攝制的一些影片裡,又回到了某種先鋒派的作風。《六與十一之半》、《三面鏡》、特別是《厄捨古廈的倒坍》,就是這種性質的影片。但他的美學,到了1925年已經落後於時代。當時主觀主義與表現主義已被撇棄,代之而起的是抽像主義、達達主義或超現實主義。愛浦斯坦在感到這種落後以後就轉向紀錄片一途,在布列塔尼省攝制了《莫爾旺山脈》和《最後的土地》兩部紀錄片。

在德呂剋死後幾年,萊皮埃在《金錢》這部影片上所犯的錯誤,也就是1920年許多很有希望的導演所犯的錯誤和失敗的地方。在這部影片裡,由於他輕視主題,結果造成了對左拉和法國電影中經常存在的自然主義傳統的輕視。他把原來用當時服裝來表現的故事情節弄成現代的情節,把原來小說中最精彩的部分,即對金融市場的描寫,完全改變了面貌。在他這部影片裡,證券交易所不是各種有價證券(包括影片公司的股票在內)進行交易的場所,而成為一種單純供造型娛樂的工具。《最卑賤的人》曾用移動攝影機的方法來代替快速蒙太奇、卡裡加裡主義和形象變形等方法。萊皮埃則利用法國技術上的一個新發明,即以一種無需攝影師手搖就能自動攝影的「輕便式」攝影機來代替茂瑙裝在軌道上的攝影車。這種攝影機能仰拍證券交易所的台階,也可以在圓周形的大廳內旋轉攝影,還可以懸掛在一根纜索上,俯拍聚集在標價台周圍的證券投機商人。觀眾雖能從這種攝影方法獲得科學影片中那種細胞的造型美或是抽像影片中各種活動體的造型美,但是這樣的鏡頭卻喪失了它們社會的或人的意義。被輕視的主題被簡化到像一部浮華劇,它的庸俗平凡終於使這部沒有中心思想的作品歸於失敗。

1指《卡裡加裡博士》一片的表現方式。——譯者。

2一種描寫上層社會社交生活的戲劇。——譯者。


在萊皮埃之前,阿貝爾·岡斯在他導演的影片《拿破侖傳》中,也受到「輕便式」攝影機技術的誘惑。正像萊皮埃過去在影片《黃金國》裡所表現的從「畫家的視點」看一幅模糊的畫那樣,岡斯為了要獲得「正在奔馳中的馬的視點」,把攝影機放在一匹沒有人騎的馬背上來拍攝;他還把攝影機綁在一個高音歌手的胸前,以便把歌手所看到的國民會議議員們傾聽馬賽曲的情景紀錄下來。此外,在表現13歲的拿破侖在打雪仗的遊戲中的軍事天才時,岡斯為了要獲得「雪球的視點」,據說曾經命令將「輕便式」攝影機拋過攝影場上空來拍攝。公司老闆們對於這種拍攝辦法頗為擔心,曾在空中掛起一面網,以免攝影機掉在地上摔碎。但阿貝爾·岡斯卻提出了抗議,他說:「諸位先生,雪球本身就是要被摔碎的。……」結果攝影機果然摔碎了。……經常被引用的這段趣聞,很難令人相信是事實。但岡斯在拍攝圍攻土倫的場面時,的確曾用過這樣的方法:他把小型攝影機裝在足球裡,讓它像一顆炮彈似的拋射出去。在拍科西嘉島的景象時,他曾經將海底攝影用的攝影機從斷崖上投進海裡去。

攝制《拿破侖傳》所需的費用非常龐大。1500萬法郎的資金是從法國、德國和美國籌措來的。攝影工作足足進行了四年。拍好的膠片長達1.5萬米,因放映時間的限制,結果被壓縮到0.5萬米。但這部影片只拍到拿破侖出征意大利為止。換句話說,影片所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而已。故事的結尾部分——「聖赫勒拿島」——

以後由魯普·皮克根據阿貝爾·岡斯的劇本在柏林攝成。

《拿破侖傳》這部影片很零亂地堆集著一些預示性和象徵性的鏡頭。例如,張著翅膀在天空飛翔和被關在籠裡的兀鷹;小學生的筆記本封面上寫著「聖赫勒拿小島」這樣的字樣;三色旗被當作船幟在暴風雨中飄揚,達米亞扮演路德1所雕刻的馬賽女人等等。影片把革命的士兵描繪成為野蠻人或者傻子;而還是一個孩子或未成年的拿破侖卻被表現為一個超人,一個神。這位導演被他的英雄所同化,曾對他的演員作了下面這樣誇張的指示:「這部影片將把你們從歷史的巨門帶進藝術之宮。……因此,必須從你們身上體現出共和國第二年的革命士兵們的狂熱和力量來。」

1法國拿破侖時代的雕刻家。——譯者。

這種誇張的說法也許使人覺得可笑,可是它說得極其誠懇,因此給人以極大的信心。即使最有名的演員們也願意扮演最普通的角色,優秀的美工師和攝影師都趕來聽從這位導演的召喚,他的所有助手都是一些老練的導演。在必要時,人們變革了技術,製造了一些從未見過的攝影機和鏡頭。為了將《拿破侖傳》這部影片中某些部分擴大到象壁畫那樣大小來放映,他還在寬銀幕電影出現之前的三十年,就用了一種三面銀幕來打破白色長方形銀幕的單調感。

這些豐富的技巧增進了這部影片的價值。但這種巨大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很多收穫。革新的方法事實上不能廣泛應用,有時還因過分濫用,結果反而起了破壞的作用。影片《拿破侖傳》有些像巴塞羅那的大教堂被一位瘋瘋癲癲的建築師安上了一個現代式的拱門一樣。岡斯企圖建立的大教堂,由於他的奢望過大,尤其是因為缺乏正確的歷史觀點,結果遭到失敗。他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沒有能夠很好地加以消化,以致把拿破侖表現得像一個先知,使人感到這位英雄是在極其錯綜複雜的時代環境中,按照自己的預見來辦事似的。這部影片可以說是熱情地實現了格裡菲斯在1915年及法國印象派在1920年的夢想。它為電影表現開闢了新的至今未被人探索過的道路。

岡斯在拍了《拿破侖傳》以後,又拍了一部叫作《世界的末日》的影片。他並在這部影片裡扮演主角。從當時拍下來的一張很滑稽的工作照片裡可以看到這位扮演基督的導演,頭上戴著荊棘冠,脅下帶著血跡和創傷,瞇著眼睛正在瞄準攝影機。這部計劃龐大的影片曾經用了好幾年工夫和很大的一筆資金來拍攝,但由於中途出現了有聲電影,結果停拍。後來上映的這部影片是一部未完成的、許多地方被剪掉的影片。從此以後,岡斯又回到拍攝小型影片的老路,而且所攝的幾乎全是商業性的影片。

《拿破侖傳》一片的明顯過火作法和《金錢》一片的失敗結束了從1920年以來法國電影界所進行的嘗試。儘管在這方面使了很大力氣,費了很多腦筋,但成績卻很微小。美國、瑞典、德國各電影派別在這一時期內都曾真實地創造過一些人物。無論當時的觀眾也好,或者今天的觀眾也好,都會感到:舞女西比拉、司機西西夫、《流浪女》裡的女主人公、《忠誠的心》裡或《微笑的伯戴夫人》裡的三個主角,所有這些人物都趕不上影片《生死戀》裡的逃亡者、《卡裡加裡博士》裡的醫生、《最卑賤的人》裡的司閽、《被摧殘的花朵》裡的小姑娘以及裡奧·傑姆、查祿這些人物來得生動,甚至還趕不上不誇張的小醜辟克拉特、博西特隆那樣富有生命力。反之,鐵路、火車頭、破屋、節日的市集,這些佈景倒比人物更為生動。印象派拋棄了人面追求造型;他們過分崇拜外國成功的名片而忽略了本國的電影傳統。因此,他們不能給廣大觀眾提供和梅裡愛的魔術世界,穿黑色緊身衣的芳托馬斯或麥克斯·林戴演出的帶有諷刺性的溫文爾雅的紳士相媲美的人物。

Views: 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