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平:“一帶一路”建設:貿易投資合作是關鍵

2013年,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以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註和積極響應,正在逐步成為區域各國的廣泛共識和實際行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區域穩定和繁榮。加強貿易投資合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跨境貿易投資活動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趨凸顯

這一區域的貿易投資活動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是跨境貿易和投資增長明顯快於全球平均水平。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計算,1990—2013年期間,全球貿易、跨境直接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為7.8%和9.7%,而“一帶一路”相關65個國家同期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1%和16.5%;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後的2010—2013年期間,絲路的對外貿易、外資凈流入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對於帶動全球貿易投資覆蘇發揮了較大作用。


二是絲路各國經濟增長對跨境貿易投資的依賴程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據測算,絲路國家平均的外貿依存度2000年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達到34.5%,遠高於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這表明這些國家跨境貿易具有較強的經濟增長帶動作用。


三是區域整體保持了較強的貿易競爭力和引資優勢。從區域貿易競爭力指數來看,1990年這一區域對外貿易整體實現盈余,貿易競爭力指數達到2.1%;2000年這一指數提高到12.5%,優勢有所擴大;201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部經濟因素影響,這一指數有所回落,下降到9.5%,隨後幾年保持了10%左右的水平,整體外貿盈余持續穩定。從引進跨境直接投資能力來看,這一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相對於GDP的比例是1.5%,低於1.8%的全球平均水平;2000年差距仍然存在,2010年以後,這一地區的引進跨境直接投資能力指數開始超過全球平均值。2013年這一地區的直接投資凈流入占GDP比重達到6.3%,不但高於全球平均1.9個百分點,而且比2000年也有了較大幅度提高。跨境直接投資凈流入增長對這一地區的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加強。


絲路區域貿易和投資增長促進了相關國家和地區整體經濟增長,也對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根據世界銀行GDP(2005年美元不變價)統計計算結果表明,1990—2013年期間,絲路區域整體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5.1%,相當於同期全球平均增幅的兩倍。即使在2010—2013年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覆蘇緩慢期間,絲路年均增速也達到4.7%,高出全球平均2.3個百分點。


受到整體增長較快和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的影響,絲路地區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2010—2013年期間高達41.2%,即這一時期全球經濟增量中有四成以上來自絲路地區。



二、推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之間貿易投資合作還需要克服諸多困難


加強這一區域內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目前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首先,區域內多數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現有市場需求規模有限。根據57個主要國家的統計計算結果顯示,2013年人均GDP水平低於1萬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0500美元)的國家有35個。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達到39.5億人,占全球的55.3%,但GDP僅占全球的20%;人均GDP為3862美元,僅相當於這一區域平均水平的76.5%和全球平均水平的35.7%。

其次,這一區域的高水平經濟一體化建設明顯滯後。雖然絲路地區人口眾多、距離相近,具有深化彼此之間經濟關系的有利條件,但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地緣政治覆雜等原因,缺乏以本地區成員為主、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多邊自貿安排和有效合作機制,制約了區域內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這一地區的區域內貿易比重相對較低。和歐盟、NAFTA以及東盟等在區域一體化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地區相比,“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面向區域內國家的出口和進口在全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比較低。過度依賴於外部市場,受到區域外經濟波動沖擊的風險較大,同時有可能加劇區域內經濟體之間的惡性競爭,壓低區域整體的貿易收益水平。


第四,區域內大多數地區基礎設施和實際需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包括中國國內沿邊地區、中亞地區在內,由於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等原因,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與歐洲、亞洲人口密集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第五,貿易往來存在較多壁壘和障礙。如新歐亞大鐵路途經多個國家,軌距不同,換軌操作費時耗力,各國口岸合作機制尚未形成,通行便利化程度不夠,物流成本偏高,一些國家的港口設施落後,增加了相互商品和服務流通的困難程度。


第六,非經濟因素的幹擾和不利影響仍然存在,地區各國之間的戰略互信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在日趨覆雜和競爭激烈的國際經濟背景下,沿線國家應建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消除彼此之間的疑慮和猜忌,認同加強經濟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穩定繁榮的合作目標,把合作共贏作為造福於各國人民的根本需要。


三、加強政策溝通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是促進貿易投資合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相關國家首先應深入開展交流和對話,在廣泛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加強相互之間的政策溝通,努力消除貿易和投資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為促進人、財、物等生產要素的跨境有序流動、高效配置以及市場融合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其次,應著力深化和完善區域內已有多邊、雙邊合作機制,支持和鼓勵區域成員之間選擇定期或不定期對話協商、簽署貿易或投資協定、建立雙邊或次區域自由貿易區等多種方式推動區域經濟深度合作的嘗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和觀察員涵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許多國家,具有廣泛的區域代表性和凝聚力,可在推動經濟帶合作方面發揮有效作用;中國和東盟合作機制為本地區提供了重要政策溝通平台,並形成了實質性一體化合作框架,應借助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為區域內成員之間的高水平貿易投資制度性合作機制建設提供示範和經驗借鑒。


第三,加強區域內主要大國之間的協調合作和引領作用。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土耳其都是區域內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按照2013年統計計算,四國的經濟總量占這一地區經濟的65.7%;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占67.9%;貿易額比重也在40%以上。尤其重要的是,這些大國還是區域內其他成員的主要出口市場和跨境直接投資流入的主要來源。四國本身的發展與合作事關區域整體的發展大局和未來前景。這些國家應更多以開放的態度處理和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承擔推動地區發展的重要責任。


第四,相關各國共同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加強沿線國家合作的空間載體和必要條件。道路通才能人緣通、貨源通和財路通。中國和許多亞洲國家共同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通過相關國家共同出資的方式,有望為本地區基礎設施投資互聯互通建設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四、中國在“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中將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經過改革開放36年來的努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中國發展受益於經濟全球化的良好外部環境。同時也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今後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中國需要繼續通過持續發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跨越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良好的外部環境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逐步上升,中國需要在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中承擔更多與自身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責任,實現與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作用就是這種包容式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促進“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方面做出貢獻。


一是加快中國與南亞、西亞、中亞和中東歐等區域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的進程,盡快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促進雙邊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發展;二是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周邊國家開展跨境直接投資,並和東道國合作建立生產園區,為投資企業創造良好經營環境;三是加大沿邊地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為跨國貿易投資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四是聯合地區各國通過出資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開發開放政策性金融機構,爭取國際資本進入等方式為互聯互通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五是促進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口,滿足自身生產和消費需要的同時,為其他成員提供巨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據測算,未來5年內,中國的累計進口將超過10億美元規模,如果其中一半左右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將會為這一地區提供超過5萬億美元的出口機會;六是通過國內東中西部聯動和城市之間的深度合作,加強和提升資源要素整合運營能力,為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大通道創造有利條件。


促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合作,智庫交流和對話應當先行。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在加強相關國家之間的聯合研究、交流與研討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愛思想網站2014-12-07)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