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利·生態文明理論定位與發展策略簡述

摘要:作為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生態文明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生態文明建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是以人類和自然相互依存為中心的一種新的文明。加強生態文明的研究,將極大的豐富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體系。


人類邁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特別是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這個概念寫入政治報告,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四個目標,更是把生態文明的研究推向高潮。理論界就生態文明的理論定位與發展策略、生態文明對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的創新和發展展開廣泛研究。

 

一、 生態與生態文明觀

(一) 生態的含義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範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生態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狀態,當它進入人文領域,它就不僅指自然生態,也包括文化生態、經濟生態、政治生態。自然生態之上有了人類生產生活之後,文化生態、經濟生態與政治生態就寄寓其上,成為影響自然生態的決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態最初對人類的生活形態也起著重要影響。


(二) 生態文明的內涵

1. 社會形態說。生態文明是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態。它倡導節約資源、適度消費,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生態文明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發展模式上關註自然而綠色的人,在社會關系上關註多元而平衡的人,在政治構架上關註民主而自由的人,在國際關系上關註和平而多贏的人。

2. 兩層面說。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著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進步狀態。它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理論層面,包括人類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安全的意識、法律、制度、政策;另一方面是維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組織機構和實際行動。生態文明是在繼承工業文明成果、批判工業文明弊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共同發展放在首位。生態文明是一把解構人和自然矛盾、社會矛盾的鑰匙,生態文明的本質是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 理念論的生態文明觀。生態文明是全新的E文明,是人類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生態協調進化的優化範型,是人類為了可持續發展,在經過漁獵文明(A)、農業文明(B)、工業文明(C)、信息文明(D)四次選擇後進行的第五次選擇,是中國人“天地一體、萬物同源,生態文明、道法自然”的古老文明觀的適時釋放。中國E模式發展涵蓋人口、能源、水、土地、森林、氣候、海洋、礦產、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城市化、農業、地理多樣性、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教育、減災、反貧困、循環經濟、可持續能力建設等各個方面。E文明主要包括“10E理念”:Earth(地球)、Environment(環境)、Ologieal(生態)、Energy(能源)、Entropy(墑)、Effeieney(效率)、nlightened(開放)、qualization(平衡),Eternal(永恒)、Elegance(高貴)。

在所有談到生態文明概念的學者中,都要講到人與自然的核心和協調,但基於對人與自然和諧不同方面屬性的取舍組合及其理解,造就了三種理論定位的生態文明觀,即基於人與自然的自然性和諧的生態文明觀、基於人與自然的自然性和諧與能動性和諧協調統一的生態文明觀以及基於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又是人與人的和諧的生態文明觀。看來,對於生態文明的豐富內涵和覆雜內容還需要深入研究。

 

二、 多角度把握生態文明的基本特點

生態文明建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是以人類和自然相互依存為中心的一種新的文明。如果說以工業生產為核心的文明是工業文明,那麽,生態文明就是以生態產業(或產業生態化)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觀的誕生,是人類文化戰略的轉變,是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轉變,是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與生態文明定義緊密相關的就是生態文明的特點,相當多的學者從基本屬性角度把生態文明的特征概括為:(1)可持續性。生態文明是在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二者是一個有機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2)和諧性。生態文明註重人——環境——社會的相互關系,其核心內容是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發展與環境的關系。(3)整體性。生態文明把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自然界理解為一個整體,認為自然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是有機的、內在的、動態發展的。生態文明觀是一種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價值觀和生態經濟價值觀,提倡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維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從整體協調和生態軌跡的視角看,生態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在開放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樹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觀,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因而其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汙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覆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

如果轉換角度,以生態文明支撐體系觀察,生態文明的價值體系、技術體系、產業體系、政府行為與法律制度、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具有特殊性。生態文明的價值支撐體系集中表現在生態價值取向、生態文化和唯物史觀三個方面,而工業文明的價值支撐體系是以重個人價值與享樂價值為主要特征的。生態文明的技術支撐體系是智能化微制造技術、生態化農業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循環經濟技術、清潔化的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健康與環保技術、航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生態文明的產業支撐體系是以智能化微制造為主導的人工化學生產體系,是一個循環式生產體系。生態文明需要生態政府和生態法律制度作保障,政府要履行保護和促進生態文明的社會目標。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高產出”的資源消耗型,生態文明生產方式的本質特征是循環生產,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生產方式。

 

三、 從現實選擇和未來趨勢看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其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是巨大的、多樣的。

1. 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四維結構的提出,實現了文明形態結構、文明建設結構、文明發展道路的理論創新,使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更清晰。把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諧的生態文明作為統一的小康社會目標,體現了馬克思人類主義與自然主義的統一、人與自然在社會歷史基礎上和解的文明理念。這不僅是對環境問題簡單的時代回應,而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自覺認識。 

2. 生態文明觀的建構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解決中國經濟建設問題所作出的科學總結,是不斷提升經濟建設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的新的理論成果,是我們黨對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規律的客觀反映。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生態社會是建立在信息化、知識化基礎之上的新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生態社會、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指向和歸宿,代表著未來。

3. 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為社會主義理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

4. 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文明體系的基礎和前提。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對現有文明的超越,它將引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樂主義,擺脫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5. 生態文明是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形成的更高級的文明形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化解生存危機的內在要求。生態文明體現了人對自然界的崇高責任和人文關懷,生態文明能夠解決社會發展與自然界承受力的矛盾,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如果從維系人與自然的共生能力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則出發,從文明的延續、轉型和價值重鑄的角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必將超越和替代工業文明。

6. 生態文明表達了保護環境、優化生態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統一性,表達了人類社會經濟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一致性,揭示了工業文明轉型的演進方向,符合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是一個既科學又有廣泛認同的概念。生態文明對工業文明的取代,標志著人類社會將走向一個人與自然整體和諧,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新時代。

 

四、 用系統論方法指導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新型的覆合系統,必須把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文明進步有機地結合起來,視為一個整體,用系統論方法進行全方位地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人們紛紛提出建設性思路和設想。


(一) 觀念轉變思路

要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拋棄傳統觀念,進行觀念創新,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實現技術生態化,必須加強執法,強化全民生態意識。

1. 拋棄傳統觀念,進行觀念創新。必須重新認識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必須協調好社會生產力和自然生產力的關系、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關系、經濟系統和生存系統的關系、人化自然與原生自然的關系。

2. 進行技術創新,促進技術生態化。運用現代生態化技術改造和重組經濟結構,把工農業生產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置於生態系統中物質與能量的總交換過程,實現生態系統的總供給能力和人類總需求的平衡,保證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3. 運用法律手段強化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必須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同時對環保執法過程中出現的腐敗行為予以嚴厲懲罰。只有具備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堅強的法律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 指標體系建議

生態文明的研究不能限於學理上的討論,只有盡快建立生態文明的指標體系,才能進入實際的操作層面。制定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指標體系不僅可以在操作層面上幫助人們理解什麽是生態文明的具體表現,而且可以使決策轉向人與自然和諧的方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建立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不僅為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協調程度提供了評價工具,而且起到了一種導向作用。設計生態文明指標體系,應該遵循系統性與區域性相結合、綜合性與代表性相結合、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原則與導向性與創造性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既借鑒吸收現有相關指標體系的精華,又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設計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體系;在綜合、借鑒現有各種相關指標體系的基礎上,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基礎條件和著眼點;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既強調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註重提高生態承載力,確保生態安全;通過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和文明水平來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 E模式發展體系

E模式就是一種將科學發展、和平發展、可持續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包括八大體系,第一是低消耗的生產體系,第二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第三是可持續、循環的環境資源體系,第四是穩定高效的經濟體系,第五是不斷創新的科技體系,第六是更加開放的金融貿易體系,第七是註重公平的分配體系,第八是開明進步的民主體系。E模式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從宏觀面來講,首先要把握住中國經濟的發展結構、發展模式,也就是建立一個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社會的基本模式,在這方面不能出任何偏差。中觀層次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適分對口、梯級利用的循環經濟,確保上一個生產環節產生的廢物成為下一個生產環節的原料,以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微觀層次就是在社會各個行業和領域建立清潔生產的概念。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要求是清潔的,它的排汙裏應當盡可能是最少的、趨於最小的。


(四) 四維度路向

我們必須變革傳統,真正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新道路。其選擇路徑是:發展經濟,發展生態生產力,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轉變產業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踐行公平正義,把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倫理道德上實現由傳統道德向生態道德轉變,在可持續、整體和公平原則的指導下積極開展生態倫理教育,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建設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更要求我們發揮政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公民等多種行為主體的積極性,形成有活力、有秩序和動態的生態治理格局。

 

參考文獻:

[1]潘岳.弘揚環境文化建設生態文明[J].湖北社會科學,2005,(7):3.

[2]宋林飛.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J].南京社會科學,2007,(12):10-14.

[3]李鵬鴿.論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思想[J].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06,(4):14-18.

[4]廖才茂.論生態文明的基本特征[J].當代財經,2006,(9):10-14.

[5]劉湘溶,朱翔.生態文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M].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6]俞可平.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4):9-13.

[7]傅曉華.論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演化:從原始文明到生態文明的系統學思考[J].系統辯證學學報,2007,(3):96-99.

[8]甘泉.論生態文明理念與國家發展戰略[J].中華文化論壇,2007,(3):7-10.

[9]李世東,徐程插.論生態文明[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2):3—7.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