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海·三塗山地區夏文化資源初探

以三塗山為中心,輻射嵩縣城關、庫區、田湖、閻莊、大坪、何村、德亭、紙房等鄉鎮,遠古、上古文化特別是夏文化資源豐厚。裴李崗文化時期,有蟜氏部族就聚居在伊河流域三塗山周圍,崇拜的圖騰為蜜蜂。

三塗山,史稱塗山,位於嵩縣縣城西南伊河北岸、崖口以西今何村鄉境內,崖口以上、今蛤蟆崖是其主山,延伸至鳳凰嶺、玉泉山一帶,屬熊耳山系。崖口,又名水門,與龍門、陸渾合稱伊河三闕。北魏酈道元著《水經註·伊水》有(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徑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記載。聞一多在《天問疏證》中指出:“三塗即塗山本地,在今河南嵩縣”。三塗山濱臨伊河,伊水出崖口進入縣城小盆地。

三塗山周圍自然環境優越,溫度和濕度適中,土肥水美,物產豐盛,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網的川流之水予以灌溉;澇則山崗丘巒可以避洪,不致形成沼澤;適宜人類居住、生活。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在三塗山周圍,先民們在這裏日曬雨淋,茹毛飲血,頑強地同大自然進行鬥爭。

三塗山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是伊河川地通向南部伏牛山腹地的天然屏障,是伊河上、中遊分界點。上古時期,有許多重大事件在三塗山周圍發生,《左傳》《史記》《水經註》等中國古代文獻對三塗山多有記載。“‘三塗’:古山名,在今河南嵩縣西南、伊河北岸。《左傳?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塗……九州之險也’。《左傳?昭公十七年》(前525):‘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皆指此”(《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卷》,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一、遠古文化

以三塗山為中心,輻射嵩縣城關、庫區、田湖、閻莊、大坪、何村、德亭、紙房等鄉鎮,遠古、上古文化特別是夏文化資源豐厚。裴李崗文化時期,有蟜氏部族就聚居在伊河流域三塗山周圍,崇拜的圖騰為蜜蜂。“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蟲,是為螯蟲,實惟蜜蜂之廬”(《山海經·中次六經》,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有蟜氏長期與有熊部落通婚,是中華炎黃二帝母族。

仰韶文化時期,炎黃部族主要生活在伊洛河流域至新鄭一帶,其先祖為少典氏,少典氏與三塗山一帶的有蟜氏之間世代有通婚習俗。少典氏以“黃熊”為圖騰,其建立的氏族部落為有熊國,部落首領姓公孫名少典,娶三塗山附近的有蟜氏大女女登為妻,生炎帝,娶有蟜氏二女附寶為妃,生黃帝。黃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國語?晉語》雲:“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黃帝時的姬水,就是今天的伊水。在三塗山周圍,分布有舊縣鎮西店村烏稍嶺裴李崗文化遺址;庫區鄉橋北遺址、何村鄉閻村仰韶文化遺址、閻莊鎮窯灣仰韶文化遺址、德亭鎮孫園村北東窯仰韶文化遺址等20余處。


二、夏文化時期主要部落及活動情況

龍山文化晚期到二裏頭文化時期,三塗山周圍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時期有很大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表面光亮如漆。陶唐氏、有夏氏、塗山氏、有莘氏等部族先後在三塗山地區繁衍生息。


1、陶唐氏帝堯部落及伊國、伊侯國

“陶唐氏,帝堯,祁姓,名放勳。傳說為黃帝孫子帝嚳之子,其父為玄囂,生於伊水(河南省西部,故亦說姓伊祁),初居陶,後居翼方,故稱陶唐氏。”(柴文生著《中國古代方國紀略》第115頁,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2年出版)“伊,唐虞姜姓國。《路史?國名紀一》雲:‘伊,蓋以上世所國。今洛之伊陽縣有伊水,堯之母家伊侯國’。伊陽縣始置於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治所在今河南省嵩縣舊縣鎮舊縣村西。伊陽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500米。該城址位於伊河北岸,故稱伊陽。《河南文物名勝史跡》稱:‘嵩縣以地處嵩山之西而得名,歷史源遠流長。遠在炎帝時嵩縣即為伊國之地。唐虞時稱伊侯國、伊川國’。伊為堯母慶都之國,慶都以國為姓故姓伊。《帝王世紀》雲:‘帝堯陶唐氏,祁姓也,母慶都,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名曰放勳,鳥庭河勝,或從母姓伊氏’。伊國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縣一帶”(馬世之著《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大象出版社出版)。《路史?卷二?夏世侯伯》有“伊,摯所尹,陸渾伊川。許氏所雲:伊維侯國”;清乾隆《嵩縣志》有“嵩縣為伊闕地,自夏以前,雜見他書者,如炎帝上世國於伊,即伊尹生地。伊祁,《通鑒前編》曰:堯生於伊,故為伊祁氏,伊尹恐其後也”的記載。根據以上文獻資料,堯帝之母是嵩縣人,陶唐氏帝堯部落在伊河流域的嵩縣舊縣盆地、高都川祁雨溝地區、田湖鎮古城村北的鳳陽河(鳳陽河古稱封堯水)流域等地居住生活過。今天田湖鎮的堯溝、飯坡鎮的大堯溝等地名與紀念堯帝部族在嵩縣地區活動有關。


2、有夏氏部族

“夏族是一個古老部族,約興起於河南龍山文化時期。《世本?帝系》《竹書紀年》《史記?夏本紀》《帝王世紀》《大戴禮記?帝系》等古籍記載,夏王朝的開國之王帝禹為黃帝的玄孫、帝顓頊之孫。關於夏族的起源地,學術界雖然眾說紛紜,但是無論何種觀點都不否認鯀時已居豫西,就是說,夏族在禹之父輩時已定居嵩洛一帶”(程有為、王天獎主編《河南通史》第一卷第136頁,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夏氏部落是黃帝族的後裔,興起於龍山文化時期,活動的主要區域在伊河中上遊及洛河地區。“夏後氏生活在河洛地區的嵩岳及伊洛河一帶”(徐金星、吳少瑉主編《河洛文化通論》27頁,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禹父鯀到封地後,就在伊河流域治水、築城,到大禹時,先民們已住上房屋,吃上熟食,最先脫離野蠻和愚昧,開始創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大禹治水有功,帝舜為表彰他的功績,賜其姓為“姒”,賜其氏族為“有夏”,有夏族在大禹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

大禹,又稱夏禹,其父崇伯鯀,是雄據黃河南岸崇高山(今外方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黃河北岸太行山麓號稱為“太岳”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堯在位時,崇伯鯀奉命治理水患,九年治水無功而被殺。大禹接其父位繼續治水,吸取以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變其父以堵為主的治水方法,《國語·周語下》載:“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根據地勢,采取以疏導為主的方法治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治水的主要地點就在今天的伊(河)洛(河)河(黃河)濟(濟水),他疏導洪水入江海,消除了各地水患,整理出九州之地以供農耕,受到尊敬和愛戴,後被推舉為夏部落首領,建都陽城(今登封告城),後又遷都陽翟(今禹縣)。

遠古時期,龍門以內為一大湖泊,名“五洋江”,大禹率眾首先鑿開龍門,使這裏的汪洋東流入海,顯露出山川地貌,接著又在伊河的上遊鑿開了崖口,疏通了伊河河道。在開鑿崖口工程期間,其人馬就駐紮在三塗山一帶。大禹的治水精神感動了附近的山民,山民爭相為其送水、送飯,三塗山附近的塗山氏女更是被大禹精神所感動,在送水、送飯、送衣過程中,逐步產生了愛情,年已三十歲的大禹遂在三塗山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對所娶妻子非常滿意,稱為女嬌。“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東漢?趙曄著《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婚娶期間曾到台桑活動,台桑,即今紙房鎮台上村及黃莊鄉石樓村,距三塗山約4公裏左右。後人為紀念大禹與塗山氏在此相會,曾在台上建廟,清末民初廟廢。大禹新婚後第四天,接到了舜帝命令,帶人離開三塗山外出治水,一去就是十三年,塗山氏女因懷念丈夫,在三塗山南坡唱出了我國最古老的情歌“侯人兮猗”,期間大禹曾三過三塗家門而不入。

伊河疏通後,為了展示其功績,遂在三塗山召開治水現場大會,眾多部落首領及邦國酋長與會。《左傳》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記載,說明參加這次大會的人數及盛況。在這次大會上,防風氏首領因遲到會議當場被殺,禹借此震懾各邦國,建立自己的權威。這些前來參加大會的邦國君長,對大禹朝貢,行君臣之禮,成為夏王朝統治下的諸侯。塗山大會的召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夏王朝建立的標志,史稱“塗山之會”。大禹建立夏王朝,采用氏族名稱作為國號。夏王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原始社會結束、階級社會開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3、塗山氏部落及塗國

塗山氏部落是有蟜氏部族的延續,興起於龍山文化時期,活動的主要區域在伊河中上遊三塗山地區。《史記?夏本紀》雲:“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塗山氏,禹夏古國。蘇鄂《蘇氏演義》引《文字音義》雲:‘塗山,古國名’。塗山氏與夏人之間存在婚姻關系,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塗山氏為夏之盟國,禹在創建夏王朝過程中得到塗山氏的大力支持,故而禹在塗山舉行萬國大會。塗山氏在夏王朝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夏啟當政時,曾任命塗人為孟國之君,史稱‘孟塗’……夏啟又任他為巴人的祭祀,主宰巴國的訴訟大權,實際上孟塗又成了巴國的君主。塗山氏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縣境,塗山亦稱三塗山”(馬世之著《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大象出版社出版)。塗山氏部落主要聚居在三塗山周圍。《史記?夏本紀》雲:“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塗山氏部落應在三塗山,在今河南嵩縣西南,伊河北岸”(蔡磊主編《中國通史》,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夏禹曾經到過的塗山即今河南嵩縣境內古之三塗山……三塗山乃是夏人最早崇奉的塗山”(馬世之著《塗山地望考辨》,載於《史學月刊》1986年第三期)。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所著《先秦史》、朱芳圃《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諸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馬世之先生,均以為此“三塗山”即古“塗山會娶”之處。


4、有莘氏部落

有莘氏部族興起於龍山文化時期,延續至西周,聚居在伊河中遊兩岸,以養蠶和農耕聞名,崇拜的圖騰是薏苡。薏苡,又名薏米、莘米、薏珠子等,是一種藥用草本植物,伊河流域有長期種植習俗。《史記·夏本紀》雲:“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呂氏春秋》記載,有莘氏位於伊水之濱,境內有空桑澗,有莘氏與崇國相鄰,中國第一名相伊尹出生於此。“鯀娶有莘氏女而生禹。有莘國亦在河南嵩縣,與伊水地望相近,昔有莘氏女采桑於伊川得嬰兒為伊尹,其證也”(錢穆著《古史地理論叢》,九州出版社出版)。“莘國地望在嵩縣”(李振剛、鄭貞富著《洛陽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嵩縣“商為有莘之國……澤中有草曰莘。嵩三塗為神禹所鑿,以導伊水,且符草澤之義雲”(明?王守誠《嵩縣志?歷代建制因革考》)。“有莘氏居地在伊水上遊,即今嵩縣陸渾和伊川境內,有莘氏不僅與夏鯀聯姻,到了商代,商湯也娶了有莘氏女為妃,伊尹就是作為‘媵臣’成為良相的”(徐金星、吳少瑉主編《河洛文化通論》,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陸渾至三塗山之間伊河兩岸,古時為一湖泊,大禹治水疏通陸渾口後,湖泊消失,但仍是一片水澤,其間到處生長莘草,正符草澤之義。有莘氏居其地,以地名取姓為莘氏,在夏王朝時期建有莘國,到西周時,有莘國改屬畿內地。

有莘氏以出美女而聞名各部族。崇伯鯀在其封地治水、築城、建有崇國期間,娶有莘氏之女名志為妻,生子夏禹,夏禹又名大禹。伊尹歸湯後,商湯聘有莘王的女兒為妃,生太子丁、外丙、仲壬,其子外丙、仲壬,其孫太甲都作了商王。周文王娶大邦女,即帝乙的妹妹為妻,不育。又娶有莘氏的女兒太姒為妃,太姒為周文王生下10個兒子,其次子發,建周,稱周武王。周文王姬昌被囚禁羑裏,周部族營救辦法就是到有莘部族買來美女,紂王見了大悅,便放了姬昌。伊河中遊兩岸留有多處與有莘氏部落有關的地名及遺址,地名有嵩縣的莘莊、莘樂溝,伊川的大莘店(古屬嵩縣)等。


三、夏文化遺址遺存

在三塗山周圍,夏文化遺址繁多,地表初查有20余處,主要有:

城關鎮老城鳳凰台龍山文化遺址,面積3.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采集有陶盆、鬲、罐、鼎和石斧、燒骨、獸牙等。城關鎮於溝龍山文化遺址面積2400平方米,文化層1.5米,發現有3個灰坑,采集有夾砂灰陶片和泥質黑陶片,多素面、方格紋,器形有罐、盆、豆等。城關鎮青山屯村南東莊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8.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3米,發現有泥質紅陶、夾砂粗灰陶和少量磨光黑陶片,紋飾有粗繩紋、劃紋、弦紋,器形有缽、缸、盆、罐、碗等。城關鎮孟村龍山文化遺址,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發現有夾砂粗灰陶、泥質灰陶、磨光黑陶片,有繩紋、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從遺物中能辨認出豆、鼎、罐等。德亭鎮趙元龍山文化遺址,面積4.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發現有3個灰坑,采集有陶罐、盆、豆、鬲等。大章鎮任嶺村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5220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發現陶器有泥質紅陶片、灰陶片和夾砂粗灰陶片,紋飾有方格紋、繩紋,器形有罐、缽、盆等,石器有石斧、石鏟等。德亭鎮南台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37米,發現有泥質紅陶、灰陶、夾砂粗灰陶片,器形有罐、尖底瓶、雙腹盆、豆等,石器有石斧、石鑿等。大坪鄉棗園龍山文化遺址,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發現有泥質紅陶缽、盆、夾砂灰陶籃紋罐、繩紋甕、雙腹盆殘片、石斧等。九店鄉九店村姜圪垯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7米,采集有紅陶片、蛋殼陶片,繩紋灰陶片,器形有鼎、甕、盆、豆、罐等。車村鎮火神廟龍山文化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2米,采集有夾砂灰陶罐、泥質灰陶、磨光黑陶片,器形有高領甕、碗、罐、豆、鼎等,紋飾有方格紋等,火候較高。田湖鎮陸渾村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發現陶器有泥質紅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和夾砂粗紅陶片、黑陶片,紋飾有劃紋、附加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石器有石斧、石球等。九店鄉油坊溝河與九店河交匯處的北石橋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米,發現有泥質紅陶片、灰陶片、石斧、石鏟等,器形有豆、罐、尖底瓶。黃莊鄉河東村龍山文化遺址,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發現有磨制石斧、灰陶罐、盆等。

田湖鎮窯店二裏頭文化遺址,遺址位於滕王河下遊、田湖村西北窯店村台地上,屬丘陵地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50米,面積約4.5萬平方米,文化層達1.3米,發現有泥質灰陶、紅陶和夾砂粗紅陶、灰陶片,器形有盆、缽、鼎,出土有石斧、石鑿、石鏟等,灰色陶片極為豐富。遺物在遺址的西北部散存較多,陶質細膩磨光,火候較高。

紙房鎮高村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2米,采集有泥質黑陶、灰陶、夾砂粗灰陶片,紋飾有籃紋、方格紋、繩紋,器形有鼎、罐、雙腹盆等。飯坡鎮泥河村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米,發現有泥質灰黑陶片,陶胎薄而光亮,紋飾有細繩紋、方格紋、籃紋,器形有豆、盆、罐等。在飯坡鎮曲裏龍山文化遺址,陸渾水庫水位下降時,還能撿到許多打制石器及陶片,附近有打制石場,有很多直徑達1米以上的宮殿或房屋圓形柱基坑。飯坡鎮南莊村柿樹坡周文化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發現有陶鼎、甕、盆、細柄豆和繩紋瓦片等。


四、夏文化現代遺存

數千年來,由於戰亂、自然災害、人為的破壞,先秦文物留存的極少。嵩縣地處伏牛山腹地,深山老林、人煙罕至之地,還幸存有部分先秦文物及後人紀念大禹、夏啟、塗山氏女之建築、傳說,主要有:


1、三塗山古廟

三凃山古廟,始建年代無考,曾名李密廟、義應侯廟、無門廟等,1947年被毀,在遺址處留存有宋代“敕”字殘碑,地面裸露有唐代手形磚、宋代陶瓷片等。

2、塗姑廟

塗姑廟在城關鎮王莊村,為紀念大禹之妻、夏啟之母塗山氏女塗姑而建,由民間數千年傳承而來。

3、神馬石

神馬石位於德亭鎮石馬嶺,橫臥於山腰石壁上,身長6.6米,高2.12米,寬3.4米,背部刻有“周平宇一千交”8個大字,石馬身後有三皇廟,兩者之間有人工開鑿的馬蹄窩印5個。神馬石文物被國家文物局編著的《中國文物地圖集》收錄。

4、梁王頂石殿群

梁王頂又名蓮花頂,位於嵩縣德亭鎮與洛寧縣澗口鄉、宜陽縣木冊關鄉交界處,為熊耳山主峰之一,海拔1645米。梁王頂地勢平坦,位於嵩縣一側建有前石殿和後石殿,前石殿占地約2畝,古建築已坍塌,現有明代重建的蓮花宮、蓮花殿各3間,現存石碑五通,除明萬歷十六年(1588)修路功德碑外,其余碑刻字跡模糊難辨。

自前石殿沿界嶺西北約2公裏處為後石殿,有5個獨立無樑架石屋組成,相距20米左右,其中3個已完全倒塌,花崗巖鑿制的石柱、石檁、石板等構件淹沒在樹林之中。居中保存有完整石殿1座,該石殿為懸山頂式建築,前墻長2.9米,墻體及房頂全部用石板、石柱、石檁拼成,做工十分精致,門兩旁石板墻體上半部雕鑿的是方格窗戶形狀,下半部浮雕是蜜蜂圖案。蜜蜂造型栩栩如生,頭頂祥雲,身浮花瓣,翅翼伸展,腹須靈動。石室柱子上有文字痕跡,不能辨認,室內有石人座像4個,較大者頭戴一前方後圓的平頂冠子,兩旁一個頭生兩角,一個挽一朝天髻,另一個較小的像為官員模樣。四人皆寬袍廣袖,惜脖頸、面目及頭飾均被近人彩繪、水泥加固,難以判定年代。就石人粗糙的做工來說,不似和石室同時做出的,應為後人附雕之作,當地人稱主石像為玉皇大帝,房前豎立的兩塊石板為現代人而立。整個石殿結構合理,布局有序,嚴絲合縫,從裏面往外看,沒有一絲透光的縫隙。1986年,嵩縣人民政府將梁王頂石殿群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梁王頂石殿群造型、建築材料獨特,尤其石雕蜜蜂圖案,蜜蜂造型栩栩如生,頭頂祥雲,身浮花瓣,翅翼伸展,腹須靈動,實為罕見,據初步考證,應為炎黃二帝先祖有蟜氏崇拜的圖騰。大禹在三塗山治水期間,娶塗山氏女為妻,生子夏啟,夏啟為中國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後人為紀念夏啟建立夏王朝,開創了中國文明社會,在大禹、夏啟、塗山氏活動的重點區域—三塗山附近,建立夏啟之母---塗山氏女祠堂,並刻上了先祖蜜蜂圖騰。

北魏酈道元著《水經註·伊水》載:伊水“又東北過陸渾縣南,《山海經》曰:滽滽之水,出於厘山,南流註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東流註於伊水,即滽滽之水也。”滽滽之水即今天嵩縣德亭河,厘山應為宜陽縣花果山,花果山東側就是天池山、梁王頂,南面是洛寧縣神靈寨,王母澗即發源於今天德亭鎮左峪川的鹿豬溝,王母祠當為夏啟之母塗山氏女祠廟。

根據《水經註》記載,此廟群在北魏時期酈道元考察伊水時已經建立,至今1500年矣,只是建在深山老林之中,“養在深閨人未識”,由此而幸存下來。(周明海,《嵩縣通史》編輯)

Views: 9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