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審美的人生

關於《悲劇的誕生》的主旨,尼采後來一再點明,是在於為人生創造一種純粹審美的評價,審美價值是該書承認的惟一價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藝術家之神”是該書承認的惟一的“神”。他還明確指出,人生的審美評價是與人生的宗教、道德評價以及科學評價根本對立的。(參看《自我批判的嘗試》第5節;《看哪,這人》:《》第1節。)尼采後來提出“重估一切價值”,其實,“重估”的思想早已蘊含在他早期的美學理論中了。當時他就宣告:“我們今日稱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終有一天要帶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悲劇的誕生》第19節)後來又指出:“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強力意志》第794節)可見,“重估”的標準是廣義藝術,其實質是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反對倫理的人生態度和功利(科學)的人生態度。

重估一切價值,重點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審美的人生態度首先是一種非倫理的人生態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萬物都屬於永恒生成著的自然之“全”,無善惡可言。基督教對生命作倫理評價,視生命本能為罪惡,其結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惡感和自我壓抑。審美的人生要求我們擺脫這種罪惡感,超於善惡之外,享受心靈的自由和生命的歡樂。


其次,審美的人生態度又是一種非科學、非功利的人生態度。科學精神實質上是功利主義,它旨在人類物質利益的增殖,浮在人生的表面,回避人生的根本問題。尼采認為,科學精神是一種淺薄的樂觀主義,避而不看人生的悲劇面目,因而與悲劇世界觀正相反對。科學精神惡性發展的後果,便是現代人喪失人生根基,靈魂空虛,無家可歸,惶惶不可終日。


尼采並不否認道德和科學在人類實際事務中的作用,他反對的是用它們來指導人生。人生本無形而上的根據,科學故意回避這一點,道德企圖冒充這種根據而結果是否定人生。所以,如果一定要替人生尋找形而上的根據,不如選擇藝術。審美的意義是人生所能獲得的最好的意義。


有一個時期,尼采受實證主義影響,表現出揚科學抑藝術的傾向(參看《出自藝術家和作家的靈魂》)。事實上,在此前後,尼采對於藝術能否賦予人生以根本意義始終是心存懷疑的。他一再談到藝術是“謊言”,詩人說謊太多,他厭倦了詩人。但是,問題在於,“倘若人不也是詩人,猜謎者,偶然的拯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拯救》)所以他不得不求諸藝術。日神精神的潛台詞是: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也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酒神精神的潛台詞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也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審美人生態度的真實含義。

Views: 1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