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文《門徒》優點和缺點都在於不徹底

《門徒》是一部涉及毒品的影片,這決定了它的基本價值觀: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但影片的思考又不止於此,阿力(吳彥祖)在片頭和片尾兩次發問:“昆哥(劉德華)和阿芬(張靜初)的死讓我終於明白了,吸毒是由於空虛。那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毒品可怕呢?”

“門徒”二字點出了主旨,關於皈依和背叛的故事。毒梟昆哥是教父,千挑萬選之後錯選臥底警察阿力做門徒,繼承自己的產業系統。兵賊不能同爐,終於圖窮匕見,昆哥問:“我對你這麽好,你為什麽要這樣?”阿力的眼神迎上去:“你不是賣電器!”

吸毒是墮落,販毒是犯罪,緝毒是正義,沾毒的影片必須雷厲風行地反毒。在這一點上,《門徒》和《中華之劍》之類的紀錄片沒什麽不同。甚至,《門徒》還真像紀錄片一樣展示了制毒的過程,販毒的網絡,罌粟的園地。它肯定要說教,不說教通不過審查,不說教就喪失了基本的道義立場。

可是在充滿“門徒”和“教父”的香港黑幫片中,90%的片子不是讚頌警察、譴責匪徒的視角。這是香港的電影傳統,也是顛撲不破的市場定律。《門徒》也是這樣,昆哥從事著十惡不赦的行當,但他並不面目可憎,他的一套“全是吸毒者的錯,我們無罪”的歪理很有蠱惑力。為了保護妻女不受牽連,他最後切脈自殺,這不僅讓阿力的心裏不能平靜,也打翻了觀眾的五味瓶。而警察們是什麽德性?廖啟智演的反走私警察,一聽樓上有大量的毒品,仿佛眼前出現了通往錦袍紫莽的天梯,馬上進入瘋癲狀態,完全不顧同行的死活。爾冬升演的掃毒組總警司,一聽昆哥說讓他們夫妻見面就什麽都說出來,給他以立功的機會,就犯下了低級錯誤:二人見面後馬上串供,警方還是一無所獲。除了悲天憫人的阿力,片子裏的警察都是利令智昏之徒。


就這樣,兩套自相矛盾的價值觀共聚一堂。如此一來,商業片的肌體上就長出了文藝片的細胞;如此一來,白日夢當中就註入了現實的影子;如此一來,主旋律的轟鳴中就夾雜了不諧的“噪音”。爾冬升如果不是混跡在商業為王的香港影壇,他會是個特別純正的文藝片導演。即使生長於迎合為主的拍片氛圍中,他仍然要執意加入自己的獨特觀察。他不願意政治不正確,也不願意太過委屈自己,這是一種無奈的面面俱到。結果是一次次奉獻較高水準的作品,但從來不能發揮到極致。《癲佬正傳》是這樣,《色情男女》是這樣,《門徒》也是這樣。唯一的例外是《新不了情》,一個絕癥美少女把苦情做到了極致,成就了爾冬升最有人緣和人氣的電影。《門徒》中,吸毒的恐怖傳遞出來了,《無間道》式的左右為難感傳遞出來了,可是看完全片後,就覺得兩股力道抵消得厲害,我不知道該抱著怎樣的心情走出影院,不知道該怎樣簡明扼要地介紹這部影片。我只能含糊其辭地說:人性是覆雜的,電影也是覆雜的。

片子不難看,相當程度上是由於細節的真實。小孩兒是電影中最有效的催淚彈。讓孩子像《媽媽再愛我一次》中那樣直接號啕大哭是最笨的辦法,聰明的導演只是把孩子置於一種不該承受的艱難境地中,像《偷自行車的人》。孩子越懂事,情節越慘傷。泰國那片鮮艷欲滴的罌粟花,是故事片中少見的玩意兒。據說是為了本片而專門種植的,一待拍完馬上鏟除。有一個細節讓我震駭:剿毒行動中,一個警察伸手進來拽門閂,被一個毒販用錘子敲掉了整只手!或煽情,或質感,或暴力,凡是動了心思、下了本錢的,觀眾都不會無動於衷。

電影和文章一樣,情緒飽滿地把一個人、一件事說深、說透,最容易打動觀眾,也最見功力。《門徒》有點三心二意,但還值得一看。

Views: 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