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方·社會史視野下的地方志利用與研究述論(二)


由於受到特定社會政治環境的制約,眼光向下的社會史研究路徑,在隨後的較長時間裏,始終處於史學界的邊緣地位。包括地方志在內的地方文獻以及民間文獻等在國內的史學實踐中並未得到充分重視和利用。這種狀況直至 20 世紀 80 年代社會史研究覆興後方得到根本扭轉,地方志的史料價值從此受到空前強調,地方志的利用廣度大為拓展。曹樹基繼承和發揚其師譚其驤的研究路徑,主要依據地方志史料成功重建了明清時代中國的移民史與人口史 1。台灣學者劉石吉主要依據地方志開展的明清江南市鎮的系列研究,對大陸江南史尤其是江南市鎮經濟研究產生了巨大沖擊,可謂經典著作 2。隨著社會史研究的縱深推進,尤其是區域社會史研究的開展,利用地方志進行明清史研究幾乎成了一種時尚,其論著不勝枚舉。擇其大端,如樊樹志的 《明清江南市鎮探微》 ( 1990 年) 、劉志偉的 《在國家與社會之間: 明清廣東裏甲賦役制度研究》 ( 1997年) 、唐力行的 《明清以來徽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 ( 1999 年) 、張研的 《清代社會的慢變量———從清代基層社會組織看中國封建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的演變趨勢》 ( 2000 年) 、梁其姿的《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 2001 年) 、常建華的 《明代宗族研究》( 2005 年) 、陳江的《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 2006 年) 、黃志繁的 《“賊”“民”之間: 12 ~ 18 世紀贛南地域社會》 ( 2006 年) 、錢杭的 《庫域型水利社會史研究———蕭山湘湖水利集團的興與衰》( 2009 年) 等,均大量利用了地方志的素材。尤其要指出的是,台灣學者梁其姿,為了統計清代的慈善組織,利用方志竟達 2600 余種 3。在一本著作中,征引地方志數量如此之巨,實屬罕見。

至於單篇論文,更可謂俯拾皆是。通過檢索發現,在近 20 年來的歷史研究中,僅以 “基於某某
地方志的考察”、“以某某地方志為考察中心”、“從地方志看某某問題”為副標題的論文不下百篇。以上簡述,可謂掛一漏萬,但從中不難看出,利用地方志進行的研究就其主題而言,幾乎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諸領域; 就地域範圍來看,幾乎涵蓋了華南、江南、華北、華中等全國各地。常建華還專門撰文探討中國地方志的社會史資料價值,認為地方志是研究地域史、區域史的基本資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切入點 4

在海外學者中,〔美〕施堅雅的 《中華帝國的晚期城市》 ( 2000 年) 、 〔美〕蕭邦齊的 《中
國的名流與政治變遷———20 世紀早期的浙江省》5、 〔美〕森正夫的 《明清史論集》 ( 第三卷,2006 年) 、 〔日〕谷口規矩雄的 《明代徭役制度研究》 ( 1998 年) 等著作均大量征引地方志資料。尤其在日本史學界,正如山根幸夫所指出的, “利用地方志已成為一種常識,無需加以說明” 6


二 方志學界對傳統方志的批判

地方志不僅是研究的史料,歷來也是學者研究的對象。對地方志的研究,大概有兩個基本角度: 一是從方志學角度進行的研究; 二是從歷史學角度進行的研究。必須說明的是,這樣區分並不是說方志學家與歷史學家分屬二途,事實上大多方志學家同時也是歷史學家,只是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其旨趣關懷存在較大差別,故有必要分而述之。下面就從社會史的角度,先就方志學界對傳統方志的批判作一簡要綜述。

梁啟超在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將方志學的成立視為清代學術取得的一大重要成就,
並認為 “方志學之成立,實自實齋始也” 6,將清代的章學誠視為方志學的創始人。章氏因其在方志學史中的突出地位,其方志學思想與理論歷來是方志學界關註的焦點,研究成果頗為豐7。當然,對地方志的理論探討,實際上可追溯至自地方志產生以來,這方面的介紹也已蔚為大觀,如台灣林天蔚 《地方文獻論集》、黃葦 《方志學》、陳光貽 《中國方志學史》均有詳論,茲不贅述 8。清代方志纂修盛況空前,不少著名學者參與其中更顯特色,如顧炎武、章學誠、戴震、方苞、錢大昕、洪亮吉、梁啟超、孫詒讓等人,他們不僅親自主持方志編纂,而且通過方志的序、跋或專門論著,總結修志經驗,從不同側面對地方志進行理論探討。晚清至民國,再度掀起修志高潮,湧現出了王棻、吳宗慈、余紹宋、李泰棻、朱士嘉、傅振倫、張國淦等一批著名方志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方志學有了新的發展,方志學者承前繼起,來新夏、陳橋驛、劉光祿、薛虹、黃葦、劉緯毅、張革非、呂志毅、王德恒、陳光貽、楊軍昌、倉修良、巴兆祥等人,均有專著探討方志學說。

地方志是什麼,或者說應該是什麼; 地方志應該編纂些什麼,以及該如何編纂,這是方志學
界討論的核心問題。具體到清代方志學界,章學誠的討論最為詳盡透徹。章學誠反對以戴震為代表的考據學派將地方志定性為地理書的觀點,認為地方志應該是一種歷史著作,其記事範圍不應只局限在地理沿革,而應擴展到人物與文獻,並試圖借此提升地方志在史學中的地位,實現其為“國史取材”和 “經世致用”的功能 9

1 曹樹基: 《中國移民史》第五、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中國人口史》第四、五卷,覆旦大學出版社 2000、2001 年版。
2 李伯重: 《劉石吉著 〈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的評介與感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 年第 3 期。
梁其姿: 《施善與教化: 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7 年版
3  常建華: 《試論中國地方志的社會史資料價值》,《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 年第七卷,第 61 ~ 4 頁,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
4 轉引自陳橋驛: 《陳橋驛方志論集》,第 178 頁,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版。
5〔日〕山根幸夫著,田人隆等譯: 《中國史研究入門》( 增訂本) ,第 27 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 年版。
6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 304 ~ 305 頁,中國書店 1985 年版。
7 邱新立: 《二十年來章學誠方志理論研究綜述》,《福建史志》2003 年第 4 期。
8 林天蔚: 《地方文獻論集》( 上冊) ,南方出版社 2002 年版; 黃葦: 《方志學》,覆旦大學出版社 1993 年版;
9 陳光貽: 《中國方志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版。
楊念群: 《章學誠的 “經世”觀與清初 “大一統”意識形態的建構》,《社會學研究》2008 年第 5 期。

Views: 2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