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慶《中國名山》虎踞龍蟠紫金山

三國時,諸葛亮來到江東準備與東吳孫權結盟共同抵抗曹操80萬大軍。路經秣陵(即今南京)時,見北依長江天險,紫金山山巒巍峨,似蛟龍盤曲,石頭山地勢險固,如虎踞江邊,不勝感嘆而言:“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並力勸孫權在此建都。赤壁大戰以後,孫權就遷都南京,改秣陵為建業。從此以後,南京相繼為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的說法由此而來。後來朱元璋又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太平天國農民軍也在此建立革命政權,改稱為天京。辛亥革命以後,南京又成為中華民國的臨時首都,孫中山先生在此就任臨時大總統。被稱為我國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位於南京東郊的紫金山綿延7公裏,如巨龍盤臥,閱盡數千年人間滄桑巨變,滿山上下留下很多歷史古跡,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名山。

紫金山為南京地區群山之首,最高峰448米,因平地拔起,屹立於城東,顯得格外雄偉。山上有紫紅色的砂巖,在陽光照耀下顯露出紫色。傳說晉元帝渡江時見有紫氣東來,故稱為紫金山,鐘山、蔣山、金陵山是它的別稱。

整個紫金山為濃郁的樹木所覆蓋。遠望山頂之上,有一個個銀白色的拱形屋頂,掩映在綠樹叢中,在陽光之下煙煙生輝,這就是我國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新中國成立以來,紫金山天文台增添了許多現代化天文觀察儀器,取得了一系列在國際上領先的科研成果。在這裏不僅可以參觀我國古代一些珍貴的天文儀器,還可以眺望雄偉壯麗的南京城全貌。看到這古都南京換了新貌,真使人感到“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長長的神道兩側排列著12對石獸、4對石人。整個神道呈彎弓形,與所有帝王陵墓前筆直的神道泅然不同。據說明孝陵正前方的梅花山是孫權和步夫人的墓地,朱元璋建陵墓時,有人建議讓神道筆直穿過梅花山,朱元璋不同意,說:孫權也算是一個英雄,留著他給我看大門吧!因此神道就轉了個彎。如今梅花山上遍種臘梅,冬末春初梅花吐艷,成了一片“香雪海”。明孝陵內被一片蒼松古柏所環抱,現還有孝陵殿、寶城、明樓等古建築,朱元璋和馬皇後就合葬於寶城後的土崗之中。

自明孝陵沿山麓東行,一路上古樹參天,處處翠綠,在蒼林翠海深處,坐落著舉世聞名的中山陵。

中山陵,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愛紫金山,常與他的戰友或侍從來此遊覽。1912年4月1日,他在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以後來到這裏,看到此地前有平川,背倚青山,山水相依,氣象萬千,便感慨萬分地說:“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一杯土以安軀殼爾。”1925年3月,他在北京病重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這一宿願。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孫夫人宋慶齡及其子孫科親自勘踏此地,選擇墓址。雄偉的中山陵於1929年春落成。墓前是一個半月形的廣場,高台上矗立著孫中山的銅像,氣宇軒昂。從廣場拾級而上,穿過高大的博愛坊,便是一條長達數百米的墓道。陵墓的正門上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碑亭中的石碑上鐫刻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鎦金大字,耀人眼目。從碑亭起,有290級花崗巖台階直抵半山腰,氣勢雄偉。祭堂高聳在平台之上,站在平台上回首遙望,遠山近水一覽無遺,四周蒼山一片翠綠,令人心胸開闊。祭堂外室內有孫中山大理石的坐像。栩栩如生。四壁上刻有鎦金的《建國大綱》,為孫中山所著。祭堂之後是圓形的墓室,中為長方形的墓穴,墓穴上為孫中山安臥的石像,令人肅然起敬。每日前來瞻仰的人群不絕,不少海外華人和台港澳同胞都專程前來瞻仰。

在中山陵附近還有孫中山先生的戰友廖仲愷、何香凝合冢和鄧演達烈士墓。

從中山陵再往東行,在叢林深處有靈谷寺遊覽區。靈谷寺在明代規模宏大,後因戰亂之中毀於兵火,現保存有無量殿。這座無量殿建於600多年前,全部用磚砌造,沒有梁柱,所以又稱“無梁殿”。殿前為五個拱形門,殿內又有一個巨大的拱形殿頂,東西長53.8米,南北寬37.8米,其規模之宏偉、結構之堅固、年代之悠久均堪稱全國同類古建築之首。無量殿內墻壁上刻有北伐戰爭時陣亡將士的名錄,成為紀念陣亡將士的祭堂。無量殿後依山而築的松風閣是一座別致的騎馬樓式的古建築,登樓而望,視野開闊,每當微風徐來,可聞松濤陣陣,令人有“南窗蕭瑟松風起,細聽山泉汩汩來”之感。這一帶地形平坦,林木茂密,曲徑通幽,處處可聞鳥語花香,環境十分幽靜。離松風閣不遠處有“三絕碑”,刻有梁代名僧寶志的畫像,是唐代三位名家的絕技:像為畫家吳道子所畫,詞為詩人李白所題,字為書法家顏真卿所寫。但原碑已損壞,現在人們見到的碑是清朝乾隆年問重刻的。

松風閣後有一條很長的石道,直通66米高的靈谷塔。此培是1929年為紀念在北伐戰爭中陣亡的將士所建。塔為九層八面,中心有螺旋扶梯到達塔頂層。在塔頂憑欄眺望,整個紫金山風景區均在眼底,蒼柏擁翠,松濤陣陣,使人沈浸在“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的詩情畫意之中。

Views: 7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