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20) 中文化遺產 上

第一節 向文字學延伸

中國方塊字,很多是受飲食實踐啟發創造出來的,甲骨文中,直描飲食對象、飲食器官、飲食媒體、飲食器具、烹飪器具或表達各種飲食形象的象形字、象意字和形聲字都很多,尤以象形字為最多。

飲食對象,如~

“”(馬)、“”(牛)、“”(羊)、“”(豕)、“”(犬)、“”(龜)、“”(魚)、“”(貝)、“”(鹿)、“”(象)、 “”(虎)、“”(兕,犀牛)、“”(猴)、“”(雀)、“”(雚,貓頭鷹)、“”(黍)、“”(禾)、“”(麥)、“”(米)、“”(栗)、“”(棗)、“”(果)等等;飲食器官,如“”(口)、“”(舌)、“”(齒)等;

飲食媒體,如

如“”或“”(水)、“”(火)、“”(射)、“”(擒)、“”(網)、“”(芻)、“”(牧)、“”(藉)、“”(釣)、“”(廩,麥倉)等等;飲食器具,如“”(豆,高腳盤)、“”(皿)、“”(簋)等;烹飪器具,如“”(鬲)、“”(甗)、“”(鼎)等等。

象意字,如

“”(多,兩塊肉疊在一起)、“”(甘,食後在舔嘴唇)、“”(雉,以箭為偏旁)、“”(彘,野豬,用箭穿身來表示)、“”(盡,手拿牛尾在清洗食器)、“”(解,兩手在剝離牛角)、“”(蛀牙,從蟲從齒)、“”(食,從今從簋)、“”(即,人面對著飯簋)、“”(既,人轉身背著飯簋)、“”(饗,兩人共享一簋飯)、“”(羹,肉和取肉的匕放在皿中)、“”(飲,一個酒鬼伸著舌頭攀在酒壇上)、“”或作“”(采,用手在采茶或摘果)、“”(獲,手抓著一只鳥)、“”(泉,泉水從巖洞流出來)等等。

用形聲字表達的,如“”(杞)、“”(杧,即芒)、“”(柏)“”(雞)等等。

象形字多是單體簡筆直描,或僅描出對象的主要特征;象意字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形符來表意;形聲字則是形符和聲符的合一。從飲食實踐創造的字還有許多,以上所引,僅是一些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固”(美)字,甲骨文是從羊從火,是火烤羊羔的象意字,後來“火”訛變為“大,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沒見到甲骨文,在他的《說文解字》中,說“羊大為美”,這是想當然之說,從此,使這種附會相沿了2000多年。從字源學追溯,可知味蕾美學,是中國美學的鼻祖。

第二節 向政治哲學延伸

飲食實踐蘊含著許多哲理,可以為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多方面提供借鑒和比喻,我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善於用飲食之道來闡發自己的政治見解或處世哲學。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章中有一句總結治國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用煎小魚來曉喻治國決策必須準確穩定,如果朝令夕改,就像把鏟子亂鏟亂翻,鍋裏的小魚就會被鏟爛。

春秋末年,齊國的著名政治家晏嬰,就用烹調的原理來比喻政治上的“和”與“同”,用以諷諫齊景公。有一次,齊景公患病,魏國的邱據來探病,認為病是鬼神作怪,是祝、史失職於鬼神,勸齊景公誅殺祝固(齊國管祭祀的官)和史嚚〔yín銀〕(齊國史官),景公聽信,為晏嬰勸止。晏嬰說:人主修德則民信神享,天下安寧,神不降禍,誅殺祝、史是沒用的。有一次,景公遊獵歸來,邱據又來拍馬屁。景公又在晏嬰面前誇贊邱據,說邱據與他最能“和”。

晏嬰說:邱據與你是“同”不是“和”。接著就用一段烹調理論去開導景公:“和如羹焉,水、火、醯(即醋)、醢〔hǎi海〕(肉醬)、鹽、梅以烹魚、肉,〔chán蟬〕(點火)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勸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勸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十(擾)……今據(指邱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章》)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和”是五味通過水濡火烹而相濟成美味;“同”只是單一滋味的相加,是無濟於口味的,為政之道也一樣,搞一言堂,熱衷於清一色,不是國家之福。這段著名的烹調理論,也是一段出色的政論。

晏嬰又是一位老練的外交家,有一次,他訪問楚國,就運用一個飲食典故,反擊了楚王對齊國的淩辱。《晏子春秋·內篇》記載:“晏子使楚,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生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以熙(欺)也!’”這個故事表現了晏嬰出色的外交才能,他引“南橘北枳”的典故,反擊了楚王的惡意挑釁,很體面地為齊國完成了一次政治出使。

莊周也善於用飲食之道來比喻政治,他在論證戰國變法的合理性時說:“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於同,而矜於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莊子·天運》)他用山楂、梨子、橘子和柚子雖然味道不同,但都可口,來比喻變法的合理性,也是一段巧妙的政論。

《呂氏春秋》的《本味篇》,是呂不韋假托伊尹與商湯論烹調之道的一篇對話,它不僅闡發了精辟的烹調理論,也是一篇含意深刻的政論,該文在論證了“調和之事”和“鼎中之變”的道理後,接著進一步發揮了烹調理論:“夫三群之蟲(“三群”即(1)水居,如魚蝦之類;(2)肉玃〔jué覺〕,肉食的野生猛禽猛獸,如鷹、雕、虎、豹之類;(3)草食,如牛、羊、鵝、兔之類。古代常泛稱動物為“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各有可取的特殊美味)。

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甘、酸、鹹、苦、辛)三材(水、木、火)九沸九變,火為之紀(火候起著綱紀的作用),時疾時徐(猛火、文火),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就是說:烹調必須善於去腥臭,才能突出各類食料獨特的美味(“必以其勝,毋失其理”),關鍵在於調味和火候的掌握。這段理論,是假托伊尹與商湯論味而發,意為通過調味和水濡火烹,才能使各種肉類特具的本味發揮出來,除去其共存於自身的惡味,以適口胃之需。具有這個本領,才是一個好廚師。他用這個道理去啟發秦王政,用人施政,也應具備這個本領。這篇對話,充分發揮了運用烹調之道的隱喻效果。

西漢的政治家桓譚,也善於此道,他在《新論·見征》中,用東周末年一個戶主拒絕智者勸他“曲突徙薪”釀成火災的故事,闡發了一通精彩的論見:“淳於髡〔kūn坤〕至鄰家,見其竈突之直,而積薪在旁,曰:此且有火災。教使更為曲突而遠徙其薪。家不聽。後災,火果及積薪而燔其屋,鄰裏並救擊。及滅止,而烹羊置酒,以勞謝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於髡飲飯。智者諷之雲:教人曲突遠薪,固無恩澤,焦頭爛額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豈獨夫突薪可以除害哉!而人病國亂,亦皆如斯。是故良臣醫其未發,而明君絕其本謀。後世多損於杜塞未萌,而勤於攻擊已成。謀臣稀賞,而鬥士常榮。猶彼人殆失事之重輕,察淳於髡之預言,可以無不通,此見微(征)之類也。”桓譚引這故事,也是運用飲食文化來發揮他的論見,以這故事諷喻世俗重末輕本,從而引申治病治國之道。

由於飲食和烹調之道,提到哲學高度,都能與政治相通,這類比喻又通俗易懂,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和政論家,許多都精於此道,這類言論,也是一筆可貴的思想文化遺產。


(1)飲食實踐對中國語言的增益

飲食實踐,包含著許多生活哲理,千百年來,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許多生動活潑的詞匯和成語,如用美景來比喻美食的“秀色可餐”,用湯羹和燒烤的美味來比喻人人贊賞的事物的“膾炙人口”,比喻覬覦某種事物的“垂涎三尺”,比喻越權處事以滿足私利的“越俎代庖”,比喻急躁不安的“熱鍋上的螞蟻”,比喻幫倒忙的“抱薪救火”,比喻小題大做的“牛鼎烹雞”或“牛刀割雞”,比喻平均主義的“吃大鍋飯”,比喻小惡惹起大禍的“一粒老鼠屎糟蹋了一鍋粥”,比喻目標正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喻出類拔萃的事情不怕埋沒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等,這些詞匯或成語,表現了豐富而美妙的人文韻味,為中國的語言增色不少。

(2)飲食文化在文學領域花繁果碩

飲食文化像一面廣角鏡,反映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通過文學作品折射出來,更能撥動人們的心弦。中國各地都有獨特的名產和美食,常與地域景觀形成獨特的韻味,這類文學作品,最能喚起人們濃厚的鄉土意識和愛國情懷。譬如嶺南人,無論到了什麼地方,都不會忘懷故鄉藍天碧海,椰樹迎風的神韻;不會忘懷雨打芭蕉,蟬鳴荔熟的風光。即使是被貶謫者,一想到嶺南的特產,或接觸嶺南的民風和名勝,都會流連忘返。蘇軾就說過:“日食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他遇赦北返,路過瓊州海峽時,又留下了“九死南荒終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詩句。

可見地方名產和風物獨具的魅力。松江鱸魚、太湖蒓菜,是江浙美食的象征,不僅為江浙遊子所眷戀,也給四方賓客留下雋永的回憶。唐代皮日休曾詠過長江的名產鯿魚:“殷勤莫笑襄陽令,為愛南塘縮項鯿〔biān邊〕”,1300年後,毛澤東又成了鯿魚的另一個詠頌者:“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更使長江鯿魚名聞遐邇,可謂名產越千年,美譽與時光共進。唐代另一詩人張誌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桂〕魚肥”,又把江南的美景和名產鱖魚連起來詠頌,1000多年來,使人在品嘗鱖魚的美味時,能聯想到江南暮春的秀色。中國還有許多優質魚種,如黃河鯉魚,富春江鰣魚,珠江嘉魚,黑龍江大馬哈魚等等,都長存於海內外華夏子民的口碑中。自古以來,也有不少詠頌草原的詩篇。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則成了1400多年來,喚起人們向往豐美草原的絕唱。

各地無數著名的土特產,都成了人們懷念故土的信物。上舉只是一些例子,在中國的詩、文、詞、賦中,這類主題是很多的。

中國的文學作品,以飲食為題材表現各種社會生活的名作,歷代都有。一部《詩經》,通過飲食題材表現種植業、養殖業,表現各種飲食風俗,表現貴族宴飲和勞動人民詛咒分配悖理的篇章就不少。以後歷代的詩人和文學家,從屈原、宋玉、司馬相如、枚乘、束晰、謝靈運、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遊、吳承恩、施耐庵、曹雪芹和魯迅……無不留下飲食題材的佳作。

Views: 1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