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20) 中文化遺產 中

第四節 向藝術延伸


我國的刻畫和繪畫及造型美術,通過飲食題材表現各種思想感情的,俯拾皆是。美術作品,從河姆渡的陶刻稻穗和豬,半坡陶繪的笑臉和魚鹿,到漢代成批的畫像磚和畫像石,唐代顧閎的《韓熙載夜宴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代仇英的《春夜宴圖》,直到現代徐悲鴻的北京鴨群,齊白石的蝦、蟹、青蛙和蘑菇,都是眾所周知的。有的刻畫和繪畫,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1954年,在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的畫像石《豐收飲宴圖》和《樂舞百戲圖》,就把漢代大莊園主的生活享受重現出來。

1954年,河南密縣打虎亭村出土漢墓壁畫刻畫的一幅《庖廚圖》,其中刻畫著豆腐作坊,從浸豆、磨豆、過濾、點漿、壓凝成形等工序都刻畫在該圖上,過去有人懷疑漢代能否制豆腐,這次出土,直接找出了實物證據,從而解決了飲食文化史上這一重要問題。《韓熙載夜宴圖》和《春夜宴圖》,則把唐代和明代封建貴族宴飲的場面和情調刻畫出來。《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進了900年前開封城一條濱河的繁華街道,使人領略到酒旗臨風、遊人如潮的中世紀市井風情,也反映了北宋京都的繁榮。

造型美術作品,從8000年前裴李崗的陶塑羊頭和豬頭,7000年前河姆渡的陶豬和蠶紋象牙雕盅,6000年前屈家嶺的多種陶禽畜,到了漢代,凡是馴養的家畜、家禽,以至竈具、廚房和飲宴,都在陶塑和畫像磚上有充分反映,這些文物,不僅表現了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脈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副業生產的水平和各個時代的生活情調。有的作品,還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如河南偃師二裏頭出土陶塑澄濾器,可以看到夏代已能制造米粉食品。又如廣東佛山瀾〔lán蘭〕石東漢墓出土的水田附船模型,不僅反映了水鄉的棋盤式水田景色,而且反映了收與種在同時進行和單牛拉犁的操作方法,這說明兩千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已能栽種雙季稻。單牛拉犁在當時是先進的耕作法,與東漢畫像磚反映的北方許多地方還在使用笨重的雙牛擡杠相比,反映了當時的珠江三角洲已是中國較先進的農業區。長期以來,我國像生的陶塑、牙雕、石雕、骨雕、木雕和貝砌、蠟塑等等,俯拾皆是。這些文物,既是藝術品,同時又是珍貴的史料。


第五節 向養生學延伸

養生學是探討人體與外界物質交換和精神協調的最佳境界,以達到保健長壽目的的一門學問,又稱保健學。它在預防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是預防醫學的鼻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強調“治未病”的重要,關於營養保健,夏、商、周三代後期已有相當高的認識,說到吃的目的,春秋後期的思想家墨翟就說:“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墨子·辭過篇》)用現代醫學原理來分析:“增氣”,就是補充熱量,使食物的熱能變為體能,即有力氣;“充虛”,就是補充消耗,保證新陳代謝的需要;“強體”,就是要供給合理的養分,以增強體質:“適腹”,就是滿足口胃,使大腦皮層從合適的口味中得到良性刺激,興奮味覺,以保證食欲,增強吸收機能。古人從切身體驗中,已能體會到生理營養的道理。

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已出現系統的養生理論和平衡膳食理論。《黃帝內經》,是夏、商、商三代醫學的結晶,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典,也是古代世界直觀醫學的一部卓越專著。《黃帝內經》總結了保健的三大途徑:其一曰:“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順之則奇疾不起,是謂得道。”其二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埤(配)……以養精氣”;其三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炅〔guì貴〕(熱也)則腠〔còu湊〕理(體表)開氣泄,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郁),何病之生?”這三段話的意思,就是一要使肌體與生物圈的自然變化相適應;二要膳食平衡(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平衡理論,我國膳食平衡的飲食傳統,完全符合營養衛生原理);三要使自己處於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情緒經常保持鎮定和樂觀。這三者都是根本的養生之道,就是要保持肌體與外界物質交換和精神生活的物質平衡,把人體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看作一個錯綜復雜的矛盾統一體,可見當時已能把養生經驗提到整體理論上來總結,是對世界醫學保健事業的一大貢獻。

食療學、本草學與氣功學,是中國養生學的三大支柱,三者都在《黃帝內經》中有所體現。食療學是在中醫營養衛生理論基礎上的一門專門學科;本草學是中醫摸索藥用食料(主要是植物,也包括一些動物和礦物)的結晶;氣功學是中國動靜結合的健身和醫療體育的特有保健體系。

食療學在中國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食療學不僅包括基本的生理病理知識,還要掌握食療物品的性能,這就包括許多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的知識。在這方面,夏、商、周三代已有頗高的認識:“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周禮·天官冢宰·瘍醫》)。現代醫學告訴我們:酸能幫助食物中鈣質的溶解,以補充骨骼所需的鈣,所以酸能“養骨”;辛烈的東西能興奮神經系統和提高血壓,所以對於體弱和血壓低的人,就能“養筋”;鹹能補充血液裏鹽分的正常濃度,尤其在夏天,能使患中暑流汗過多處於虛脫狀態的人脈搏穩定下來,所以鹹能“養脈”;苦的東西很多是清涼劑,中醫認為清涼劑能去濕熱,清肺氣,有些苦的東西如杏仁、陳皮、貝母等,能祛痰鎮咳,所以苦能“養氣”;甘的東西主要是糖類,多存在於谷類和雜糧中,多吃能使人胖起來,所以甘能“養肉”;滑的東西如蜂蜜、果瓤等,能潤腸利尿,所以滑能“養竅”。

《黃帝內經》還提供了食療的幾個具體方劑,《山海經》還列舉了近百條認為有食療價值的物品。

我國最早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反映了三代至秦漢的藥學水平,該書收集藥物365種,現在常用的滋補藥如人參、鹿茸、狗鞭、石龍子、靈芝、黃芪、杜仲、巴戟、貝母、石斛、當歸等;消炎清淤的貴重藥物如麝香、牛黃、熊膽、犀角等都已具備。夏、商、周三代常用的調味品如甘草、蜂蜜、梅子、陳皮、紫蘇、姜、蓼、蔥、蕎等都已入藥。《神農本草經》已列有阿膠和明膠(鹿角膠),可見這兩種成藥的炮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是天然藥物王國,本草學凝集了我們祖先數千年治病驗藥的豐富成果,是對世界醫學寶庫的不朽貢獻,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集藥物已達1892種。1993年出版的《中華藥海》,共載中藥8488種,是迄今為止載藥最多的中藥本草學巨著,是中國醫藥界對世界的卓越貢獻。

中國的養生學可以和現代的人體科學接軌,人體科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是生理學、營養學、運動學、環境學、生物工程等學科的綜合研究領域,是探討人類的保健、優生、最佳生存條件和長壽等課題的一項保健系統工程。中國古代的養生學,可以說是這項系統工程的濫觴〔shāng傷〕。莊周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莊子·刻意篇》)。他又說:“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可見戰國時已認識到呼吸新鮮空氣、體育運動和勞逸結合對長壽的意義。莊周又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悒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就是說:人和流水一樣,水無雜質則清,不攪動它則順流,停滯也不會清。沒有雜念,不與俗世爭私利,則能心安理得,但又不能自我閉塞而脫離人世的變動。可見戰國時的思想家已認識到,期望長壽,不僅要有清凈的自然環境來吐故納新和有適當的運動,還要使自己在人際關系中有一個相適應的環境。從《黃帝內經》的保健理論和莊周的這一番話,已能看到中國人對營養學、環境學、運動學的初始認識。

秦漢以後,兩千多年來,中國有關食療、本草、氣功和養生的典籍十分豐富,今天收集、整理這些典籍,對這一領域中紛繁龐雜的內容進行科學的鑒定和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對世界保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Views: 1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