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主持人2008海南航空空服人員2.mp4

中國中央電視臺選秀節目《挑戰主持人》開播自2000年,至今已辦過十年。2008年那一屆有些特殊,因為它的節目設計一行業、職業為主題,定位于說出行業、職業的光輝故事。這里所轉載的錄影顯示的,是來自海南航空公司的空服人員。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1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20, 2011 at 5:13pm

世上無難事,全在培訓不培訓;有才華,培訓讓才華發光,暫時看不見才華,培訓讓才華爆發。

說到互聯網主持人培訓,不需要太多現在一般學院的理論式教育,而是實戰的技能培育。

技能當然要從觀念着手。

我們經歷過大眾傳播的時代:報館、電臺、電視臺、出版社、新聞局發布“新聞”,一般小民接收“新聞”。是不是新聞,由不得我們說;由發布新聞的人說了算。

來到互聯網工藝普及的年頭,人人都是發布新聞的人。算不算新聞,由受眾決定;他們覺得那則信息有價值,他們愿意看,進而從受眾變成發布者,幫忙把信息轉達出去,那才算是“新聞”。

由于這數位媒體生態的出現,主持人不再像過去那樣的高高在上,掌握着話語權,受眾不管愿不愿意都處于被動的地位。就算一些所謂的“call in”(扣應)節目,線路會不會被過濾、接通,都操控在主持人手中。

數位傳播,盡管也可能被網主刪減掉內容,但是“完全都是好消息”的網站,恐怕沒幾個人有興趣拜訪。同時,就算內容被刪改掉了,同樣的內容很可能已經在其他網站流傳,沒人可以完全控制。

數位傳播有一個特色,大家(主持人與網友)都在傳播現場。不像報刊,報章內容在報館生產,平面媒體在印刷館印刷,讀者在家里、咖啡店、大街邊……閱讀。

網路傳播可不一樣,主持人、網友都在同一個網站聚首,就算不同的時間上去,大家都會讀到大家的內容、留言、交談、評論等互動。

實際上,有了手機、Ipad等掌間智慧通訊工具,配合上推特、面子書等社交媒體軟體,誰發表什麼,大家馬上都可以讀到,進而馬上及時反應。

如此看來,網絡主持人的角色,不只是內容發布者、上網多媒體體驗的帶動者,他們其實也是“其中一個真實的網友”,這個定位很重要,因為這平等的、朋友的關系,他們假如能進一步扮演“交流的促進者”,可以把所交談的議題、話題,發展得很深入、豐富,這就是一種技術需求,不能不講究“技能含量”了。

Comment by O noc Sob on December 19, 2011 at 12:04pm

老編:我們確實很需要有關網路主持人的培訓。

早上在海南咖啡店用早餐,因為架子上有報章,我便拿來翻翻。要不,平時我是不看報紙的,讀報是我老爸、阿公那一代人做的事,平時我就是隨時隨地有心情時,按按手機就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

還是說回那報紙,有一條新聞老編可能也看到了,就是首相說:”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社群媒体(如推特、面子书、My space等)的国家,国人每天平均花费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达9小时。

国人在面子书的‘朋友’榜人数居冠,每名面子书注册者平均有233名‘朋友’。

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0名大馬人便有124.7台手机,意即有者可能拥有两台以上,可见新科技对国人影响深远。

不知道他的數目字是那里來的,當然他引用這些數目字,為的是說他也常常上網和年輕人溝通,做政治營銷。

他是在為一家叫着“一個馬來西亞”的網路電視主持簽約儀式時這麼指出。

前兩天我看見另一則新聞,說馬來西亞將出現一家提供500個頻道的網路電視ABN,它的節目包括2012年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的獨家直播,令人充滿期待。

ABN收費電視料將有500個頻道之多,除了中、英、國三語頻道,還有體育台、娛樂台、電影台,同時收納國內無線及國營電視台頻道,單是頻道就比現有150個頻道的Astro更勝一籌。

Astro眼見收費電視一哥的地位受到威脅,難怪已準備將旗下的AEC中文頻道轉成免費頻道,以留住觀眾群之餘,還能增加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來源。因為在我國的電視市場,免收費頻道的廣告收費遠比收費頻道的來得貴。

ASTRO享受了15年獨霸市場的美味,隨着一家家網路電視出現在大馬市場,大家很有興趣看ASTRO怎麼蛻轉。

話說回來,所有這些電視公司,都着重在輸入外國內容。ASTRO過去有少許的本地制作,面對大競爭的年代,他們對本地內容會有新玩法嗎?

媒體說,2012年是收費電視的“戰國時代”。

大家都會在生意面廝殺,人才變成唯一的制勝變數,誰來培訓人才?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19, 2011 at 7:57am

谢谢O noc Sob評論的插图,用《愛墾》的logo做了個馬克杯。這插圖,是我今早最好的早餐了。

一樣精彩的,是他的文字。他沒提到的是,在臺灣闖出名堂的馬來西亞創意人,還有USB插盤的發明人潘健成和噗浪網聯合創辦人Alvin云惟彬。

馬來西亞確實大有人才在,結合上中華圈蓬勃發展的大氣候,他們的天空無可限量。

昨天陪我們家老幺到吉隆坡展覽中心去參觀“動漫節”,發現許多許多玩插圖、漫畫與設計的朋友,都很有個人風格。而且,這個節日還是超越種族界線的。

只要經營得正確,各民族其實都可能投進中華圈文化創意浪潮,從而發揮本身的才華造詣。

這機會其實也不限于創意人;擴大創意人的定義來說,各行各業有創意的業者,都是創意人,例如百萬主播這回和大家分享的這段錄影,空服人員身為“飛行體驗帶動者”,也是需要有有關方面的內容主持人,給他們帶來O noc Sob所說的“娛樂、學習、美學、圓夢,或轉化生命的自我交流、溝通”內容。

而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好機會,讓這個創造與傳播體驗內容的過程,變得更迅速與廣泛。

重點在于像CCTV那樣,從挖掘各行各業的傳播主持人開始。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人去創造與帶動創意體驗。

赵潔瑩和颜慧萍在TVBS《華人星光大道》唱出高分,讓評判觀眾聽得和一樣沉醉,那是一種創意帶動;今天,行行業業都是體驗經濟,一樣需要創意人才來帶動。

Comment by O noc Sob on December 18, 2011 at 11:11pm

臺灣TVBS的《華人星光大道》,是馬來西亞眾多觀眾星期天夜里的娛樂節目。今晚的賽事剛結束,來自馬來西亞的趙潔瑩和顏慧萍分別得到29、27的高分,令人側目。

許多年以來,走紅臺灣的馬來西亞創作與演藝人才可真不少,足以證明馬來西亞大有創意人才,可為中華圈的文化創意事業助把勁。

尤其可貴的,他們自幼在馬來西亞長大,有着很不一樣的文化底蘊,可為藝壇、創作圈帶來新元素。例如,趙潔瑩和顏慧萍剛才所唱的英語歌曲,聽得評判們沉醉不已。

2010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何蔚庭所拍的《臺北星期天》,以東南亞多元種族的眼光看待發生在臺北街頭的人事物,立即抓着人們的關注。

在文學創作方面獨樹一格的名家,有李永平、張貴興、陳大為、黃錦樹……,更是不可一一計數。

在互聯網工藝普及而即時的今天,下一波可能走向中華圈的創作人,會是網絡主持人。不管工藝怎麼演變,人們需要與應用工藝的其中一個大理由就是:內容;不管是娛樂、學習、美學、圓夢,或轉化生命的自我交流、溝通,人們離不開種種內容。

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人們會說:我們并不缺乏內容啊;從開天辟地以來,人類所累積起來的內容,現在是每兩天便增長一倍;我們何曾缺乏內容?問題是,內容可有層次之分,有的叫“數據”、“資訊”;有的叫“知識”、“洞察”。

網絡上充滿“數據”、“資訊”是不容質疑的。但有了優秀的網絡主持人,他/她就有本事把看似無關痛癢、沒有意義的數據、資訊,組成有價值的“知識”、“洞視”;并把有關故事有趣而有效的帶出來,給予在網路上欣賞音像、圖文的網友無上的體驗。

在傳播職場上,他們的角色是多重的。他們可以同時是作者、編輯、營銷、主播、導演、編劇或廣播員等,既可以在網路上大炫才華,也可以在傳統的電視與廣播電臺或報館、出版社發揮才能。一句話,他們都是廣義的“媒體人”,而且是“跨媒體”。

網路主持人與傳統主持人有一點分別的是,他們必須對各種電腦在線或離線的軟體有所把握,如數碼攝影、剪輯、後期制作、美術設計、內容上載與推廣等等。

同時,傳統電視主持人往往是在“孤立”工作,也就是說他們鮮少與受眾立即互動;網路主持人卻不一樣,因為一般網站如社群媒體,是隨時可以做“主持人對網友”、“網友對網友”的交流的。所以,它的反應是很多元、更靈活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