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飛: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之〔下〕

 〈凡 46 則,次選錄九則。〉

 雁南飛   略註

http://classic-blog.udn.com/Axeman/9711281

◎參閱《世說新語》.三卷(內府藏本):

http://ourartnet.com/Sikuquanshu/Ziku/Xiaoshuo/002.asp

◎參閱《世說新語箋疏》:

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0ssxyjs/00.htm

◎參閱《世說新語序》:

〈屏東 郭和杰 編輯/校對/整理〉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people/suso/ch00.htm
= = = = = = = = = = = =
10.德行第一之16.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牀,和哭泣備禮。
 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
 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按:王戎、和嶠俱以孝名。其區別在於王戎悲痛逾恆,和嶠則哀悼依禮;故劉仲雄稟奏武帝應憂戎之哀慟傷身。

 《維基》:王戎,字濬沖,小字阿戎,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王安豐...係「竹林七賢」中最年少者。《箋疏》:晉諸公贊曰:「戎字濬沖,琅邪人,太保祥宗族也。文皇帝輔政,鍾會薦之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即俱辟為掾。」

 《維基》:和嶠,字長輿,西晉汝南西平人(今河南西平)。珍重自愛,有盛名於世,襲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潁川太守,為政清簡,甚得百姓歡心。晉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民發古塚,得書言穆王遊幸之事,武帝下詔荀勖、和嶠等以隸字寫之,書成為《竹書紀年》。

註:

 一、雞骨支牀:形容人哀傷過度,以致形銷骨立,癱臥在床。喻人喪事悲痛逾恆,古稱死孝。

 二、哭泣備禮:言人哀傷有節度,不毀身體髮膚,悉依禮數。喻人喪事哀悼依禮,古稱生孝。

 三、哀毀骨立:義同上「雞骨支牀」;參見該條。

附:

 一、成語「卿卿我我」典故軼事~《維基》

 王戎之妻以「卿」稱呼王戎(按禮,婦人應以「君」稱其夫,「卿」是夫對妻的稱呼)。
 王戎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
 其妻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無可奈何。

 二、成語「和嶠專車」典故軼事~《維基》

 〈和嶠〉後任給事黃門侍郎,遷中書令,武帝十分器重。
 當時荀勗為中書監,晉朝中書監與中書令常同乘一車入朝。
 和嶠鄙視荀勗的為人,遂乘坐專車,與之抗衡。世稱「和嶠專車」。
= = = = = =
11.德行第一之17.

 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
 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中表之貧者。
 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
 裴曰:「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也。」

按:裴令公雅好珍玩不尚節儉,但樂善好施,嘗欲拯中原貧民,放下身段向皇室近屬兩王國租錢數百萬救急。名士傳曰:「楷行己取與,任心而動,毀譽雖至,處之晏然,皆此類。」

 晉諸公贊曰:「裴楷字叔則,河東聞喜人,司空秀之從弟也。父徽,冀州刺史,有俊識。楷特精易義。累遷河南尹、中書令,卒。」

註:

 一、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梁王、趙王,指梁孝王彤及趙王倫。國之近屬,謂皇室之近親屬國。貴重當時,謂權勢顯赫於當代也。

  朱鳳《晉書》曰:「宣帝張夫人生梁孝王彤,字子徽,位至太宰。桓夫人生趙王倫,字子彝,位至相國。」

 二、損有餘,補不足:本意指弓弦若過長,就把它減短;其弓弦若過短,就把它增長。有截長補短之義;後引申為減損有盈餘者,補助短缺者。

  典出《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晁錯.論貴粟疏》:「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取于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 = = = = =
12.德行第一之26.

 周鎮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
 時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狹小,而又大漏,殆無復坐處。
 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過此!」即啟用為吳興郡。

按:東晉周鎮生平不詳;素以為官清廉著稱。宦涂任中免臨川郡守調返京師,所乘座舫狹小復逢暴雨漏水。輔相王導探視,見其座舫簡陋,至為驚呀,歎廉官胡威之清譽,也不及周鎮。乃再起用為吳興郡守,是謂人盡其才。

  《維基》:王導,字茂弘,山東臨沂人。是中國東晉初年的權臣,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代,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太寧三年(325年),晉明帝司馬紹逝世,太子司馬衍繼位。皇太后庾氏稱制,由王導加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和尚書令卞壺共同輔政,輔政期間以寬厚謙和而得人心。

註:

 胡威之清:謂以當代廉官胡威之清譽比擬。後世或以「胡威之清」代表清官之治。

  《維基》:胡威,字伯虎,淮南壽春人。曹魏末年及西晉官吏,三國時曹魏官員胡質之子,父子皆以清廉著名。胡威嘗云,其父〈胡質〉清廉,猶懼盛名之累;威亦求清廉,卻恐他人不知,因此自覺不如父也。
= = = = = =
13.德行第一之27.

 鄧攸始避難,於道中棄己子,全弟子。
 既過江,取一妾,甚寵愛。
 歷年後訊其所由,妾具說,是北人遭亂,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
 攸素有德業,言行無玷,聞之哀恨終身,遂不復畜妾。

按:古代重男輕女,畜妾之風盛行。鄧攸於避難中棄己子而全弟之子;過江時因妻不孕無後,乃不免於俗,娶一妾寵之。偶悉其妾竟是己之甥所出女兒,大驚下慚恨不已,此後終身不再畜妾婢。

 《維基》:鄧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祖父鄧殷,官至中庶子。鄧攸有一弟早亡。永嘉之亂時,攸攜家族南奔,舍子保侄。南渡之後,曾娶一妾,偶然中發現是族姊的女兒,遂遣之,後終無子。時人謂:「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兒」。
= = = = = =
14.德行第一之30.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
 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按:庾公乘馬有頑凶不祥之馬,友人或勸其賣出。庾公不忍凶馬害他人,故留之自行處置,以效尤「叔敖殺蛇」之美談。此即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精神之闡發。

 《白氏六帖》二十九曰:「庾亮有的盧,殷浩以不利主,勸賣之。亮曰:『己所不欲,不施於人。』」

 晉陽秋曰:「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人,明穆皇后長兄也。淵雅有德量,時人方之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侍從父琛,避地會稽,端拱嶷然,郡人嚴憚之。覲接之者,數人而已。累遷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

註:

 一、的盧:《維基》:的盧,又作的顱。古代良馬亦稱為馰或馰顱,也稱為馰顙,或戴星馬及的顙。三國時代劉備所乘的名馬,可能為的盧其中一品種曰「榆雁」為凶馬。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引伯樂《相馬經》提到:「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凶馬也。」此處的盧,係指頑劣不羈之凶馬。

  南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後半闕:「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二、叔敖殺蛇:孫叔敖少時遇兩頭蛇,時俗謂見此異蛇者必亡,叔敖乃斬殺此蛇埋入山丘,以免族人遇見而蒙難。世稱叔敖遇不祥物不忘救人,其品德足爲族人感佩。

  《維基》:孫叔敖,又稱蒍敖、蒍艾獵或蒍饒,羋姓,蔿氏,名敖,字孫叔,春秋時期楚國名相,於水利兵法均有極大貢獻。公元前601年,孫叔敖出任楚國令尹,在任期間主持修建芍陂(今安豐塘),加強農業生產。因此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贊其為循吏之首。

  賈誼《新書》曰:「孫叔敖為兒時,出道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見其母,泣。問其故?對曰:『夫見兩頭蛇者,必死。今出見之,故爾。』母曰:『蛇今安在?』對曰:『恐後人見,殺而埋之矣。』母曰:『夫有陰德,必有陽報,爾無憂也。』後遂興於楚朝。及長,為楚令尹。」

天龍八部〈網路分享〉

= = = = = =
15.德行第一之31.

 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

按:阮光祿樂善好施,嘗居剡縣〈今浙江嵊縣西南〉時曾有華麗馬車乙輛,友人鄉親借車均欣然允諾。有一鄉人葬母,不敢開口借車載運;阮光祿後悉此事,以未能助人盡孝道自責,乃將華車焚毀。

 阮光祿焚車以責己,何如捐予衙門廣供鄉親無償使用?或許擔心衙門公器私用,反傷美意。今人能有古時阮光祿之無私助人襟懷者,幾稀矣! 

 《阮光祿別傳》曰:「裕字思曠,陳留尉氏人。祖略,齊國內史。父顗,汝南太守。裕淹通有理識,累遷侍中。以疾築室會稽剡山。徵金紫光祿大夫,不就。年六十一卒。」
= = = = = =
16.德行第一之32.

 謝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
 太傅時年七、八歲,箸青布絝,在兄厀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按:謝奕為剡縣縣令,審一無知犯法老翁;謝以醇酒薄懲老翁,其判處方式令人莞爾。其弟謝安〈後世尊稱謝太傅〉侍旁,時年七、八歲,以老翁不勝酒力求情,謝奕欣然從之。具見謝氏兄弟皆有仁德,唯謝安之仁慈愛民尤甚。

 《中興書》曰:「謝奕字無奕,陳郡陽夏人。祖衡,太子少傅。父裒,吏部尚書。奕少有器鑒,辟太尉掾、剡令,累遷豫州刺史。」

 《維基》: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浙江紹興人,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僕射兼領吏部加後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兼錄尚書事....等職。死後追贈太傅,追封廬陵郡公。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

註:

 一、可念:猶言可憫、可憐也。其情可憫之省語。

 二、阿奴:嘉錫案:「阿奴為晉人呼其所親愛者之詞,故兄以此呼弟。說見方正篇『周叔治條』。」~「阿奴」泛指尊長對卑幼,及夫妻間之暱稱。

  按,古「阿奴」有多義~

  1. 帝稱后:《南史.後妃傳上.齊郁林王何妃》:「帝謂皇后為阿奴,曰:『阿奴暫去。』」

  2. 祖稱孫:《南史.齊紀下.廢帝郁林王》:「武帝臨崩,執帝〈廢帝郁林王〉手曰:『阿奴,若憶翁,當好作。』」

  3. 父稱子:《北史.麥鐵杖傳》:「〈麥鐵杖〉將度遼,呼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我得被殺,爾當富貴。』」

  4. 兄稱弟:《晉書.周顗傳》:「顗性寬裕而友愛過人,弟嵩嘗因酒瞋目謂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所燃蠟燭投之。顗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又,清.梁章鉅《稱謂錄.兄稱弟》:「蓋晉世人通稱弟為阿奴爾。」

  5. 夫妻互稱:《元詩紀事.愁憤詩》陳衍注:「《滇載記》....私語平章曰:『我父忌阿奴,願與阿奴西歸。』」又,郁達夫《過蘭江》詩:「阿奴生小愛梳妝,屋住蘭舟夢亦香。望煞江郎三片石,九姑東去不還鄉。」

附:

 一、與謝安相關成語:《維基》

  【老翁可念】、【東山再起】〈高臥東山〉、【圍棋賭墅】、【新會蒲葵】、【雅人深致】、【一往奔詣】、【屋下架屋】、【一往情深】、【前倨後恭】、【小兒破賊】、【伯道無兒】。

 二、淝水之戰:《維基》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桓沖傾10萬荊州兵伐秦,以牽制秦軍,減輕對下游的壓力,苻堅派苻睿、慕容垂、姚萇和慕容暐等人迎戰,自己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以弟苻融為先鋒,於八月大舉南侵。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並謝琰、桓伊等人,領8萬兵馬,分三路迎擊秦軍。

  十一月,謝玄遣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取得洛澗大捷,秦軍折損10名大將,5萬主力。十二月,雙方決戰淝水,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7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15萬大軍,並陣斬苻融。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

 三、謝安趣聞選錄:《維基》

  1. 謝安曾聽人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深受感動,上奏請求表其墓為「義婦冢」。〈性情中人〉

  2. 謝安的表字與宋朝王安石的名正好相同,後來王安石退居金陵,買的宅院正好在謝安的府邸舊址,宅內有以謝安命名的「謝公墩」。王安石於是戲作詩道:「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墩姓尚隨公。」時人評曰:「與死人爭地。」謝安與王導皆居秦淮河畔,乃三國時代孫權舊部烏衣部隊之駐地,世稱烏衣巷。

  3. 謝安欣賞真性情的女子,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經不顧禮節親自出面從席上帶走其子,謝安不以為忤,反而讚歎王夫人情辭慷慨,可惜不能讓朝中大臣們一見。
= = = = = =
17.德行第一之37.

 范宣年八歲,後園挑菜,誤傷指,大啼。
 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
 宣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
 韓後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褌邪?」范笑而受之。

按:范宣年方八歲,便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矣。崇尚廉約,近乎潔癖,友人韓豫章見其衣著過簡樸,一再贈布終不受。韓氏利用與范同車時裂二丈予范,特諷謔曰:「丈夫者,豈可讓妻子無護襠褻衣之布料?」范宣乃笑而受之。

 《維基》:范宣,字宣子,東晉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北)人。博覽群書,尤精於《三禮》。東晉時徙家豫章,設館授徒,「常以講誦為業,譙國戴逵等皆聞風宗仰」。

 《范宣別傳》曰:「宣字子宣,陳留人,漢萊蕪長范丹後也。年十歲,能誦詩書。兒童時,手傷改容,家人以其年幼,皆異之。徵太學博士、散騎常侍,一無所就。年五十四卒。」

 《維基》:韓康伯,名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東晉玄學思想家。又《續晉陽秋》曰:「韓伯字康伯,潁川人。好學,善言理。歷豫章太守、領軍將軍。」

註:

 一、身體髮膚,不敢毀傷:典出《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褌:音ㄎㄨㄣ,字或从巾〈巾軍合字〉;古代中國之一種兜襠布;泛指男女內穿之褻衣褲類。

  《玉篇》:「褌,褻衣。」《釋名》:「褌,貫也,貫兩脚,上繫腰中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滌器於市中。」

  《維基百科》:漢服系服裝(漢服、和服、韓服、越服、琉裝)的男用短褲,常作為內褲使用。漢服中的褌有犢鼻褌、齊膝禈等,但現時已甚少使用。和服的褌到現在仍然很常見。
= = = = = =
18.德行第一之43.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
 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
 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
 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按:王恭為官簡樸,身幾無長物,岳丈王大卻不知情,欲索其婿唯一之六尺竹編坐席。王恭無語,乃慨送丈人,便無餘席而坐薦上。王大後驚悉,方知王恭「作人無長物」。

 《維基》:王恭,字孝伯,小字阿寧,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東晉外戚,孝武定皇后王法慧之兄,晉朝名士王濛孫。王恭在東晉官至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曾先後兩度起兵討伐朝臣,但在第二次起兵時因劉牢之叛變而兵敗,後被捕並被處死,死前仍堅持自己起兵之出發點是忠於朝廷。

註:

 簟:音ㄉㄧㄢˋ,即篾簟,古代之竹席。形似字「簞」,音ㄉㄢ,則為古時盛飯之圓形竹器。又,笰為車上之竹蓆篷。

  嘉靖《蘄州志.竹類.蘄竹》載:「蘄竹,一名笛竹,以色潤者為簟,節疏者為笛,帶須〈同鬚〉者為杖。」

  唐.白居易《寄李蘄州》七律:「下車書奏龔黄課,動筆詩傳鮑謝風。江郡謳謠誇杜母,洛城歡會憶車公。笛愁春盡梅花里,簟冷秋生薤葉中。不道蘄州歌酒少,使君難稱與誰同。」

  宋.蘇軾《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七律:「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纖纖翠蔓詩催發,皎皎霜葩發斗新。只有來禽青李帖,他年留與學書人。」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雙調:「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生活簡單就是幸福〈臉書分享〉

Views: 2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