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惠妹《我最亲爱的》歌声中,我盖上李开复的新书《140字的惊人力量》(台北天下文化,2011年3月)最后一面。

        张惠妹唱道:“很想知道你的近况,我听别人说, 还不如听你对我讲。”

        在全民传播的年头,大家在干什么、想什么,都公告天下;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加深了麽?

        在公共场合,我看过许多的男男女女,面对面喝茶,却各自忙着按自己的 IPhone, Ipad 或手电,和全天下“聊”、“互通信息”, 好像没看见跟前那有温度的人。

         140个字,真如李开复所说的“能改变世界”,大家恐怕都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分析与互动了

         吹擂微博力量者,包括如李开复先生,最喜欢用的一台词就是:“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就像美国或一部分套美国标签的“大师”、“导师”那样,每开个研讨会、培训班,都说是“它将改变你的命运”。你要相信他们,首先改变的,是这些“大师”本身的收入。

         科技公司想推什么新产品,那个产品马上就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大家没想到,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的钱包变得更瘦薄了。

         看看这些年,手机的功能、型号每个月在更新;跟着手机公司“改变”口号共舞的人们,自己的生活实质又改变了多少?

         不跟市场团团转,马上改变的,是这些科技公司;他们很可能不久就要倒闭;要不,是CEO本身很快就改变,从董事部、投资者面前蒸发。

         对许多人来说,微博不过就是太太姑娘们在理发院、SPA打发时间时,不经意交换些杂碎的家常信息那样的事。

         或科技新贵在银行家俱乐部的鸡尾酒会上,拿着一杯似乎永远都喝不完的饮料,故作浪漫与潇洒状,讲两句冷笑话,逗捧酒女郎一笑解闷。

          别人往往没笑,自己倒先夸张的耸动双肩笑个不停,末了为自己的幽默感吃掉酒杯里的红樱桃。

          这样的事,怎么就“改变”了世界?说三几句俏皮话就能面对世界的巨变,这个世界未免太好对付了。

          要是这样的话,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早就完成了中国的革命与开放;中国早就实现了超英赶美的千秋大业。

          当然,微博上不缺乏达人名师出来指点众生,分享他们的看家本领、盖世绝技。

          可是许多人谈到本身的“成功秘诀”时,就像李开复写微博那样,1、2、3 .....地在开药单,好像背熟了这些”法则“,成功自然来;比庙里的法师开的符咒还有效。

          其实,成功人士一、二、三句话,后面有许多实际状况的体验脉络。变成说明会投影片上的笔记重点,在微博上读来,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少了领悟的贴心质感。

          但是,媒体最喜欢这些口号式的东西。就像某某高材生中状元了,记者问他有何“秘诀”;第二天报上的标题是这么写的:“努力自然能出头”。

           微博上,何尝不是充满类似的泛泛之谈吗?

           毕竟,我们是喊惯口号的民族。在政治动员的年头,或全民皆商的“新时期”,都是同一个民族;分别是写布条,或按IPAD、IPHONE;干校出身,或美国博士、科技新贵。

           文化创意人要超越这些比较短暂的传播现象,进入更永恒、更具意义的生活、生命观照。

           创作与工具有关,但别以为有了工具,自己的创作“能改变世界”。

Views: 3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1, 2011 at 10:38pm

偶尔娱乐,轻松轻松心境,能调剂生活,可是读三句话,就有一个谜语,太累了,心脏越来越微博。有的谐音既传神,又贴近原意,就有意思。但是,通篇像是电脑拼音拼错的文字,就扼杀了中文的美阿。已经够多人批评,网上的中文低俗不堪,何堪微博再踢一脚?

Comment by 百万主播 on July 1, 2011 at 10:33pm
最受不了网上那些“火星文字”,“这样”叫“将”; “神马”是“什麽”......,读中文系出身,现在才发现,读中文像猜谜,服了!
Comment by CERI on July 1, 2011 at 7:04pm

在微博出现以前已有一些工艺,例如互联网、手机短讯、电话专线、主题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扣应节目,或更早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谁要是想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已经很足够了。这问题,在已故管理学大师逝世前的一部巨著“下一个社会”有提到。微博,是这些知识载体的一个延伸而已,善加利用,有它的价值。说它能改变世界,像上一位评论者所说,是偏重小食,忘了正餐;好像看投影片,忘了演讲、书籍本身。

Comment by CERI on July 1, 2011 at 6:55pm

写微博写得像发手机短讯的结果,是人们在网上写得很多,上载的图象也很多;有素质的视频内容却是很少很少的,或言,“智慧含量”很低。要把微博变成一种有影响力的媒体,它在满足一般民众、团体对系统学习的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要不,那种“动员式”的微博作用,例如西方某些人利用微博,广招群众在某时某候出现在何处,同时间做一个短暂但足以引起电视台关注的举动,好像说挤爆某某商场,这是没多大意义的。这和中国一些地方为了“吸引眼球”,而弄些伤风败俗的街头表演没两样。

Comment by CERI on July 1, 2011 at 6:45pm

百字散文、格言体散文,极短篇或微型小说,西方甚至有50字小说,如有名的一句话小说:“第二天,太阳从西方升起。” 其实都是早已有之的“微博”,不过,那是需要用心耕耘的文体。对那些早在1970、1980年代便喜欢上短文体的朋友,碰上今天的微博现象,应该好像看见故友终于出头的感觉。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 2011 at 3:14pm
微博可以精微处理,取得博大精深(如一些轻格言、俏皮話);但琐琐碎碎的话语,那儿也去不了。小吃很開胃,但總不能靠小吃過日子。微博,就是小吃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 2011 at 3:12pm
有人說,微博會“改變世界“,但這可是文化人所要的世界?不少人充分利用微博輕松的方式,參與有意義的討論。不過,若从整体现象来综合研究,可以注意到许多人都是在谈些琐杂的事。當然,人人有說話的權利;对他们本身而言,所說的東西可能也很有意思。另一方面,因為只看到科技普及、大家都说话,卻不關注所談之事是否有一定的凝聚點、方向感,高度與深度,恐怕會對社會整體發展失去焦點。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 2011 at 3:04pm

微博確實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家忙着寫微博,鏈接其他人的精彩內容,而忘記了自己生產有分量的東西,這當兒應該也有人把微博當着重要的文化議題來討論。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 2011 at 1:52pm

微博可能微薄,但不是不重要;像小食、开胃菜,做得好,一样有特色。许多人当然是拿它来闲聊,人原来就爱闲聊,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微博以前,许多人不是常常占线打电话东家长西家短?后来有手机、QQ、ICQ、MSN、现在是面子书、扑浪、新浪......。微博自由的、随意的、即时的形式,也可用来针对事情交流意见、讨教知识、体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