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健文·華文媒體在數碼化趨勢下,合作實踐之探討

今天,網絡化已是世界潮流。根據互聯網資料統計網站(InternetWorldStats)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網民數量已達3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4%。而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於今年7月發佈第36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現時,互聯網經已成為日常社交生活、文化及經濟的一個不可或缺部份。在城市生活的新一代,一天不上網就必會覺得若有所失。面對這股大趨勢,華文媒體的數碼化及網絡化正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

香港電台作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我們面對的數碼化挑戰有兩個方面。第一,要將模擬制式的廣播改為全面的數碼制式和無帶操作。廣播製作數碼化涉及大量資源,添置數碼製作器材、伺服器及乙太網絡等,但更重要是改變了製作流程,新聞工作者和製作人員均須重新適應在數碼化後的運作角色。

第二方面是一項更困難的挑戰。這是要將廣播資訊及內容全面在互聯網發放。開始時,大部份媒體只是將資訊及內容轉發至互聯網上。香港電台也在一九九四年投入這股網絡化洪流,創建「香港電台互聯網版」,開拓新的廣播科技,在網上提供新聞簡報及少量的電視及電台節目。一九九八年,網站定名為「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提供4個電台頻道24小時直播,以及自選電台、電視節目服務。直至二零零零年,全面拓展網上廣播服務,每天直播全部6個電台頻道、所有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節目,及提供中文新聞文本。這些工作看似是非常簡單;但現實上,當媒體搭上數碼化及網絡化列車後,每天都要追趕發展一日千里網絡世界。現時,網絡流量大幅增加。今年七月,香港電台網站每日網頁瀏覽次數達五百五十萬、網站訪客每日約三十四萬人次,新聞部網頁瀏覽次數每日超越一百萬。這些數字在華文媒體中,只可算是中游位置,但對媒體工作者經已構成重大壓力。

過去,媒體工作者只是新聞記者、編輯、節目製作人;但今天,除了固有的工作外,還要兼顧大量的互聯網工作、多媒體製作、社交媒體甚及網絡拓展活動。新聞工作者和製作人員的角色經已出現重大的轉型。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裝置 (Anytime, Anywhere, Any device) 均要提供無間斷的服務,而且還要爭分奪秒,這正是現今媒體最大的挑戰。我們作為媒體的管理層,深感全面數碼化及網絡化的壓力。最近,央視前主持人張泉靈於微博留言《生命的後半段》就有這樣的說法:「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特別關注網際網路。我開始慢慢理解一些全新的邏輯和想法。比如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針對出租車司機的電台節目收聽率下降,完全不是因為有更好的節目出現了,而是司機都在用滴滴接單就不聽廣播了。很像《三體》(科幻小說)裏,一句無情的話,我消滅你,和你無關。總之,這是另外一個世界,不是我積累了多年的知識和邏輯可以解釋的。而它,毫無疑問在滲透進我習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開始有一種恐懼。世界正在翻頁,而如果我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隻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裏,似乎看見的還是那樣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無關。」這是多真實的感覺!網絡世界的挑戰真是不容忽視。


數碼化及網絡化挑戰艱巨

時刻面對網絡世界的衝擊和挑戰,究竟媒體如何自處?我個人認為有幾個現象必須注意:

第一,媒體可信還是網絡可信?孰真孰假?

根據牛津互聯網研究所二零一三年十月有關英國人使用互聯網的調查顯示:網民基本倚靠互聯網為資訊來源。35%的網民以互聯網為本,15%的網民是以電視資訊為本,而倚靠報紙和電台資訊的比例分別是6%。調查反映網民認為互聯網比媒體或政府更可信。

今天,網絡世界內容多不勝數。很多人天天看網路資訊,看多了會更容易相信網絡資訊。民眾在不同群組收到網民分享真真假假的訊息,但尋證的不同,不少更是即時再度分享。其實,很多時候,網民只要到媒體網站尋找,便可知道訊息的真確性。我認為媒體必須進一步確立其可信性及公信力,這是極其重要的。


第二,在爭分奪秒中,如何確保準確?

過去,我們跑新聞的,每天只需跟進幾宗新聞報導。現在,尤其是突發新聞,每分每秒都要更新。從好的方面看,媒體資訊的產量大增;但從另一角度看,總少不了有點「手文之誤」,這會影響媒體的可信性。如何確保新聞資訊是百分百準確是一項迫切的挑戰。


第三,在網絡世界中,影音多媒體內容是最吃香。究竟多媒體內容如何貫徹求真精神呢?

這幾年,重組新聞、模擬新聞或設計圖片和對白均非常流行。究竟孰真孰假?這些設計或重組的內容對讀者和觀眾影響很大。我認為媒體在處理這些設計或重組的內容必須額外小心。


第四,在資訊泛濫的環境中,深入剖析又如何的突圍而出?

媒體資訊非常多,但浩瀚的資訊反而讓人不知從何入手,結果不少人不會細看媒體資訊,反而依賴社交媒體或群組內容了解世界。在這環境下,媒體如何拓展深入剖析的報導,讓市民更掌握事實和社會情況呢?


第五,如何面對網絡道德、網絡欺凌的問題,又如何避免侵犯個人私隱?

社交媒體盛行,為網絡世界帶來不少方便,也同樣引起不少問題,例如:網絡欺凌、侵犯個人私隱等。「起底」做法亦相當流行。今天媒體也透過社交媒體,發掘不同的新聞資訊。究竟媒體報導又會否踰越道德界線,侵犯了他人的私隱權利?在這方面,媒體必須仔細研究。


第六,如何避免網絡攻擊及維護網絡的穩定?

數碼化及網絡化為媒體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介面去發放資訊,但必須同時注意網絡安全。每年均有不少媒體受到黑客的入侵及網絡系統不穩的衝擊。因此,維護網絡的穩定性是媒體運作的首要事務。

另一個和技術相關的問題是透過手機、平板電腦以至電視觀賞多媒體內容的用戶越來越多,流動用戶經已超越五成。香港電台為了更好服務以不同裝置連接的流動用戶;現在,一個電視節目會轉化為六種解像度格式,以應付不同流動裝置和連線速度,務求提供無間斷的優質視訊服務。還有我們也引入雲端的串流服務,確保連線質素更加穩定。


香港電台的經驗

作為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非常重視應對上列情況。我們經常在不同層級會議提醒員工注意確保資訊準確;這也是維護傳媒機構公信力的根本保證。另外,各層級的把關人必須額外留心。如果仍有紕漏,必須盡早更正。但由於已發布的資訊經已散落於網絡平台和社交媒體,我們要求員工盡力糾正在不同網絡發布的資訊。為了提高員工的編輯水平,我們最近三年大幅增加培訓開支,邀請海外媒體資深編輯為員工授課,交流實戰經驗和深入探討不同方面的編輯實務,特別是有關社交媒體的運作和處理。

香港電台是公營機構,我們十分重視公眾意見和投訴。在處理投訴的過程,我們會充分諮詢各層級的把關人,讓他們更掌握公眾的關注,以便提昇服務水平。至於網絡安全問題,我們會定期進行監察、審核和壓力測試,確保我們為公眾提供穩定的網絡服務。

雖然我提出了應對數碼化和網絡化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網絡洪流是大勢所趨;但是我還是要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究竟媒體管理層應如何分配開支予廣播、印刷與網絡開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最近發表今年 7月的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取得社會政治資訊的途徑仍以電視 (87.8%)及收費報紙(68.8%)為主,而其他途徑則依次如下,網上媒體 (18%)、電台 (16%)、臉書 facebook (14.7%)等。由此推論,傳統新聞媒體仍然發揮領導作用。看來,媒體管理層還是主力投放資源於傳統的廣播和印刷媒體。


促進華文媒體合作

今年是海外華文媒體誕生200週年。過去200年來,根據不完整的統計,先後在世界各地出現過5000多家有影響的海外華文媒體。各地的華文媒體各有優勢。現時,在數碼洪流的環境中,應有更多機會透過互聯網,跨越媒體,共同合作為華人社會提供更好的媒體服務。

為了促進華文媒體合作,我建議可考慮構建以下三個平台。

第一,構建節目及資訊交流平台。

目前,亞太廣播聯盟 (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 營運新聞節目交流平台,名為「亞洲視野」(Asia Vision) ,參與的廣播機構約二十家。每天都透過互聯網交換各地的新聞片段,多年來運作良好,為各地觀眾提供更多元的視訊。我認為華文媒體可參考這種模式發展華文媒體的交流網絡。


第二,構建培訓平台。

為了提昇媒體的公信力,我們必須大量投資於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能力,確保節目質素更好、新聞資訊準確、可信和多元。由於華文媒體的文化背景相近,如果可以共同合辦培訓課程,推動人員交流計劃;預期可以進一步鞏固華文媒體的質素。


第三,定期組織管理層對話平台。

今天,對應數碼化及網絡化,媒體管理層不斷要處理和面對新的挑戰。在管理和規劃方面,如果華文媒體有更多對話和交流的機會,相信有助規劃未來、拓展發展空間和提昇服務水平。

拋磚引玉,以上建議希望有助各位探索未來發展。謹此,祝願各華文媒體業務蒸蒸日上,更好服務華人社群。

作者:戴健文 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節目)
收藏自 2015-09-18 《傳媒透視》

(*原文發表於“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

Views: 1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