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強: 重拾 “ 咖啡小鎮" 的美譽

為了促銷國內的旅遊,旅遊部負責協調與推展的工作,咖啡業者則負責遴選,編列了大馬100間最佳傳統咖啡店。

居鑾共有2間入選,一位於市區,有50年歷史的“雪園";另一是擁有83年歷史的巴羅“嶺南茶室"。

居鑾一直都是農業發展的重鎮,其中龍珠果的栽種面積更是全國之冠,早期咖啡也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

當年占美出產的咖啡品質是國內公認最佳,小鎮巴羅更是處處咖啡飄香,是個名副其實的“咖啡"小鎮。

(Photo Affection: Coffee Beans on Coffee Bag by Stephen Lee Carr, http://www.facebook.com/stephenlcarr)

然而,居鑾的咖啡種植卻無跡可考,按老居鑾的回憶,大概可追溯至30、40年代,一般的農家開始有零星的種植,直到50年代才有經濟規模及效益的種植,大多也只是小園主的型態經營,當時主要的經濟作物還是橡膠。

60至70年代是居鑾咖啡種植的黃金期,咖啡的產業鏈也從單純的種植,初級的咖啡果採摘剝取,慢慢提昇到次級咖啡粉的研磨加工、包裝及分銷。

80年代末,棕油價格飆升,許多種植咖啡的農民大多紛紛改種經濟利益高,以及人工相對較少的油棕愛墾鄉頻道, 經營地方磁吸力

至今只剩佔美及巴羅還有一些小規模的種植,而且許多還是沿著鐵軌兩旁的地種植,形成一道很特殊美麗的鐵道風景。

傳統農業,尤其是人工相對多的咖啡產業,從榮景到衰退不過三、四十年時間,記憶尚存的老居鑾人還可侃侃而談,年輕一代的居鑾人大概也只能從老居鑾人口中得知一、二。

隨著時間的過去,記憶的消失,影像文字的匱乏等等因素,小小咖啡豆的輝煌過往就會慢慢成了一則被遺忘的故事。這半年多來,因為編著一本有關居鑾咖啡的書,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其中兩位巴羅年輕人,何志強及林敬評令我印象深刻。

因為居鑾是個傳統農業社會型態的小鎮,年輕人很難在小鎮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許多中學生如果畢業後沒繼續升學,大多往外謀生,到外地深造愛墾鄉頻道, 經營地方磁吸力

以我班同學為例,沒有一位留在家鄉,即使是許多世代務農的子弟也一樣,回流的更是少數。

華裔人口的比率逐漸減少只是時間的問題,傳統農業也在人力不斷的流失,沒有創意,活力欠缺,以及現實生活的考量下難以轉型繼續經營下去,慢慢就被屋業發展計劃取代,成了名符其實的鋼骨水泥都市叢林。

這些年居鑾市區的變化充份說明了一切。如此而量化放大,就不難看出這其實是國內傳統農業的困境。

何志強是畢業於英國的大學生,回流家鄉,小規模自產自銷純咖啡粉,用的是在地生產的利比利亞種咖啡果,且正籌劃與當地咖啡業者結合的民宿生態旅遊,企圖把巴羅打造成“咖啡鄉"(香)。

我和兩位年輕人走在鐵軌旁閒聊,沿路撿拾混在果子狸排泄物中的咖啡籽,這些舔起來沒有“屎"味的咖啡籽,經過適當的處理,就成了另類的“貓屎咖啡",而且還是道地居鑾巴羅的特產。

兩人以台灣聞名的“古坑咖啡"為例。古坑其實沒有完整的咖啡產業,巴羅卻曾是享有“咖啡小鎮"美譽的地方,而在地人沒有理由不將自己的傳統和優勢發揚光大,與其抱怨家鄉的落後及蕭條,不如自己來做。

沒咖啡的成了咖啡界的明星,有咖啡的卻是咖啡不再飄香的小鎮,聽了不禁令人有點感慨。

重拾“咖啡小鎮"美譽的理想是個開始,讓人深深感受到年輕人的活力和創意,理想與堅持的背後,就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值得鼓勵與肯定。(轉載自己14.11.2012 星洲日報/言路)

Views: 115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