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是難得的休閒時光,經過一間剛營業不久的咖啡店,買了幾片蛋糕,坐在店前面向著對街馬路的吧台,感受早晨的習習涼風,看著客人匆匆來去,竟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往事。

除了一街陶瓷店,距離居鑾二十幾公里外的亞依淡(Ayer Hitam)大概很難讓人留下甚麼印象。

南北大道還未通車前,亞依淡是南上北下必經的一個小鎮,許多和我同年紀的大叔和阿嫂們,至今可能都還懷念靠在那休息、吃大包、喝咖啡、看著旅人匆匆、車子川流不息的那幅特殊旅途風景。

一座城市之所以令人感動,除了城市的歷史、人文的厚度及深度,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城市的人的特色在哪?也就不是花大錢搞旅遊促銷就可搞定的事。亞依淡深烙在我們這一輩腦海的記憶,乃因那個時代的居鑾人,哪個沒出門討生活唸過書?

(照片收藏自 《山不轉水轉-孫福盛的教育博客》 http://mastersoon.blogspot.com

類似居鑾這種華裔先賢離鄉在海外奮鬥求生的典型不少,留下了以華文為根本的教育體系、廟宇、老街店鋪的招牌,鄉團社團等等,這些留存在影像與文字紀錄的故事就是這座城市歷史的厚度,個人的成長生活史就是深度,透過歷史的發掘與曝光,以及人的解讀,就會有另一層的意義。

然而,這畢竟是過去,一座過度沉溺於以往的城市,耗損的其實是逐漸老去凋零的生命,難以和千年歷史,以及處處皆是遺跡的古城相比。

因此,如何突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地,對比不同城市的特性,從而達到他人認同,甚至嚮往的各別差異,完全取決於身在其中的你對於自己的家鄉“知”多少。

亞依淡的過往,或許可以讓開埠百年,華裔人口佔大多數的居鑾,在定位這座城市的特色做個參考。

以居鑾為例,那種午後慵懶閑聊的調調,完全是忙碌勞作過後,難得放鬆心情的悠哉生活,反映的是農家日常生活的層面。然而,小鎮從來就不是年輕人嚮往所在,升學,或是生活,年輕人無可避免的往外出走。

久而久之,本來是原鄉,最後竟成了如候鳥過境之地,心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不同的變化,濃烈的鄉愁會因親人的過世而變淡,因景物的遞變而變得陌 生,以致過客的心態油然而生,卻因曾有的一丁點記憶,就會有一股返鄉的情切與傷感,這是旅人浪跡在外的特殊心態,也是家鄉居鑾從以往小鎮過渡到城市所帶給 鄉親,或是他人的感受。

這間新開的咖啡店坐落在南峇街上龍祥場,取名為“on the road cafe”,旅人的驛站應該是最好的中文譯名,這和居鑾最有名的火車站咖啡店賣的那種居鑾人思鄉念家的感覺不同,相較起來比較像是在亞依淡休息吃大包喝咖 啡時的情境,不同的是那是過客,而當家鄉成了回來看看,終非久留之地之時,說的其實不也是我們長輩以往離鄉出外回不了家的窘境嗎?

一座城市的興起,說來話長,卻也是告別悲情,迎向未來的開始,旅人的驛站為這個小鎮賦予新的意義,詮釋為這座城市的調調,如果認為自己在小鎮是個有 故事的人(其實大家都是),或許可以理解“旅人的驛站”,就是小鎮變成大城的最佳縮影。(星洲日報/雙城紀事‧作者:廖宏強‧旅台醫生作家)

Views: 3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