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讀書消夏和“死活讀不下去"

熱浪襲人,炎夏酷暑。香港書展又一年。香港“文化七月,悅讀夏季”,品味一場盛暑的文化盛宴。香港書展是全球三大中文書展之一,是規模最大、入場人數最多、參展出版商最多、文化活動最多的中文書展。

夏日讀書,消夏避暑。走進灣仔會展中心,人山人海。800萬人的香港,竟然每年有100萬人次泡在書展裡,讀書消夏。正如世華媒體集團執行主席丹斯 里張曉卿爵士在香港書展的一次酒會上說,春困秋乏,人容易貪睡;冬日嚴寒,常畏手畏腳。

唯有夏天,清晨早醒,晚上因燥熱而難以入眠,自然也就多出不少讀書時間。閑暇時分,手持一本好書,或躺或坐,沉浸書的馨香裡,笑看花開花落,靜聽小橋流水,遐想人生起伏,感悟生命真諦,這是愜意的事。

(Feature Photo: Untitled by Swallow-Picturesque_years, http://ice-wolfghost.lofter.com/

夏日讀書,養心怡情。情操在捧讀中獲得陶冶,心靈於吟詠中得以淨化,暫別塵世生活的紛爭與浮躁,既是一次難得的心靈憩息,也是一次與智者對話的愉悅體驗。

據知,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中國18至70周歲2011年國民人均閱讀傳統紙質圖書4.35本,這是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開展的調查。世界上平均每年讀書最多的猶太人為64本。

中國近鄰日本,人均一年讀書40本。現在許多人津津樂道養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養心。猶 太人、日本人,一生讀書的動力,說得很簡單,是來自“心”的需要,肌體需要營養,“心”同樣需要,“心”餓了,也要“吃飯”,這“飯”就是書籍,就是書籍裡的智慧。

儘管大眾圖書閱讀量下降是全球性趨勢,但國際間橫向比較,中國人的閱讀量確實偏低,這跟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地位極不相符。有輿論說“國民圖書閱讀 率持續走低”、“中國是不讀書的國家”,這反映了目前中國國民的閱讀文化現狀。

當下,社會上的閱讀生態、閱讀觀念呈現失衡,很多讀者信奉“淺閱讀”、“快閱讀”、“碎片化閱讀”、“速食化閱讀”、“時尚閱讀”和“讀圖思維”,隨著電子閱讀興起、閱讀方式多元化,公眾閱讀“去經典化”的傾向愈來愈明顯,傳統名著的閱讀地位越來越式微,網絡文學、武俠玄幻小說、言情小說、漫畫則是年輕人閱讀首選。

最近微博上流傳一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調查了3千名讀者的意見,得出讀不下去前10名作品榜單:《紅樓夢》、《三國演義》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盡數在列,《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瓦爾登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尤利西斯》等外國名著也紛紛中鎗。

常說:名著是精神酵母,智慧天梯。但在浮躁的閱讀氛圍下,名著閱讀的缺失是難免的。用甚麼方式能讓年輕人喜歡“經典名著”?

最新一項調查表明,將名著與影視劇結合,即改編影視劇,才會引起不讀名著的年輕人關注。其實,我倒認為,既然是名著,文學性和思想性都很高,肯定有一定門檻,普通讀者讀不下去也情有可原。(收藏自2013-07-19星洲日報/亞洲碎影‧作者: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

Views: 1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