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玉: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

張振玉: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

海上絲綢之路是自西漢陸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不久,新開辟的又一條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和貿易往來的海上交通線。兩千多年來一直延續著,對我國自古以來經濟的發展、交通貿易的拓展、東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起到重要作用。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其文化遺存是全民族的共同財富,是世界性的文化遺產。

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坐落的如蓬萊、揚州、寧波、福州、泉州、漳州、廣州、北海等城市是中國最主要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奠定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和興盛。福州(港)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啟泊地之一,肇始和奠定了對外商貿格局,推動繁榮發展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溝通中國與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

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在唐中期至五代時期,不僅發揮著中外經濟貿易通道的歷史作用,還促進了東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就佛教文化交流來講,唐末五代主閩的統治階層十分推崇佛教,寺院及僧侶數量居全國前列,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佛寺(如雪峰寺等)與高僧(神晏、師備、長慶慧稜等),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個時期,福建與印度、朝鮮、日本等國在佛教文化上交流頻繁,主要表現為許多外國僧人來到福州學習交流佛法。《三山誌》卷38“懷安縣安國寺”記載,“光化初,僧師備自雪峰來居焉,館徒常千人,高麗、日本諸僧亦有至者”。《十國春秋》卷99記載:“西天國有聲明三藏至,太祖請備(名僧師備)辨驗。

(Morning is a boy by Patrick Gao,https://500px.com/patrickpenggao


備以鐵火箸擊銅爐,問是何聲?三藏曰:銅鐵聲。備曰:大王莫受外國人謾也。三藏無對”。《五燈會元》卷7記載龍華靈照禪師,“高麗人也,萍遊閩越,升雪峰之堂”;卷8記載長慶慧稜法師名下有一位“新羅國龜山和尚”。此外,史籍記載的還有來自三佛齊的三位僧人,“三佛祖師者,一劉氏,交趾人,一楊氏,南華人……因同詣雪峰義存,求證上道”,義存法師為三人落發講道。

因為外國僧人頻入福州,福州開元寺被官方作為接待各國來閩僧人之所,印度般坦羅、日本圓珍等高僧曾在此學習交流佛學,或以福州為學習佛法的一個中轉站。據日本學者木宮泰彥考證,在日本開創真言宗的空海大師於唐貞元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漂抵福州,在長溪縣赤岸登陸,這是福州境內第一次接待日本遣唐使船舶。

空海一行後來到福州開元寺,十一月三日離開福州,前往長安求法,回國後大力推廣中華文化,又以漢字為依據創造平假名。空海大師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貢獻可謂是空前絕後的,而福州長溪縣赤岸也因此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

日本高僧圓珍帶領他的從僧、行者“入唐在福州開元寺從中天竺的般坦羅學習悉曇”,後前往越州、長安,學成歸國後開創圓城寺,成為天臺宗寺門派的開山祖,為傳播中華文化作出卓越的貢獻。

由於入唐的海外人士日益增多,其中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在福州定居,各國文化源源不斷傳入福州,形成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高潮,對福州的習俗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1958年發掘的《毬場山亭記》碑文描繪:唐元和八年(813)“海夷日窟,風俗時不恒”的景象,說的就是海外諸國來客居福州,異邦風俗充斥,使福州習俗頗受影響的事情。唐代盛行的馬毬,就是從波斯傳入,故又稱“波斯毬”;福州建有毬場,應與當時有一定數量的波斯和阿拉伯人僑居福州有關。(收藏自 2014年02月20日鳳凰網,作者張振玉為福州市博物館館長)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