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課題組:以四大工程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軌跡清楚表明,廣東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發祥地,廣州作為海上絲路的主要港口歷久不衰。“南海Ⅰ號”、“南澳Ⅰ號”等水下考古的重大發掘,再次見證了歷史上廣東海洋文化與經濟的盛況,使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世人眼前。

必須看到,“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一種文化線路類型,是各地海洋文化遺產資源的集合,其所承載的文化積澱也蘊涵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族群形體基因、語言文字、生活方式、傳統技術、禮儀習俗、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非物質海洋文化遺存之中,沿線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存的承啟與變化、影響與交流,構成了這一獨特文化帶上文化遺存的共性與特性、多樣性與典型性,衍生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和內在的密切聯系。這就決定了進一步繁榮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必然是一項長期、復雜並需要多部門通力合作、多學科共同研究的系統工程。

廣東南海一號博物館: "南海I號"遺址發現的南宋古沈船是中國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整、文物儲存最多的遠洋貨船。整船文物預計達到6萬至8萬件,文物界專家認為,“南海I號”最終出水,其價值和影響力將不亞於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當前,繁榮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關鍵工作,是通過實施四大工程,進一步提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水平:

(一) 普查保護工程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應在申遺的基礎上,抓緊對全省範圍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家底”進行全面普查,建立跟蹤保護資料庫,應對快速發展的城鎮化沖擊。

海上絲綢之路覆蓋地域廣闊,資源構成豐富,時空跨度大,申遺和保護工作的難度很大。目前,申遺工作處於起步階段,諸多問題需要從國家到地方層面跨地域、多方面、多部門的通力合作解決。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資源包括人類在陸地、海上從事海洋活動遺留下來的遺址、遺物。廣東沿海海岸帶及海域是歷史上中外商民貿易交流與文化交流的主要區域,遺留無數有形與無形的海洋文化遺產。

目前,海上絲綢之路的廣東區段相繼發現了“南海Ⅰ號”及“南澳Ⅰ號”兩艘古代沈船,但從挖掘、整理、鑒定、研究到陳列、開發、利用的整個過程尚處在摸索階段。除了物質性的文化遺產外,“文化線路”中民俗、民間工藝、宗教和文化傳承等非物質性文化遺產,例如南海神廟每年春季的“波羅誕”廟會,也未引起足夠重視。

這就要求我省需要對沿線各地海洋文化遺產進行“家底”盤點,一方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基礎和依據,另一方面也為下一步相關保護、研究、開發以及中長期規劃提供全面、翔實、可靠的資料和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可考慮參照《長城保護條例》的立法模式,制定區域性《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保護條例》專項法規,厘清相關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管職責,明確保護管理的要求。

應加強對以“南海Ⅰ號”為代表的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使之成為提升全民海洋意識、構築現代海洋文化的新教材、新資源。

“南海Ⅰ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能體現“海上絲綢之路”盛況的不可多得的古船實物。以往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字記載很多,但較少實物去呈現。“南海Ⅰ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實物載體。它不僅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上,而且“藏品”的數量和種類都異常豐富和可貴,給此段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標本。對這些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勘探和發掘,可以復原和填補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段歷史空白。從目前發掘的情況看,瓷器是“南海Ⅰ號”沈船最為重要的遺物。

此外,“南海Ⅰ號”陸續出水金鐲、腰帶、漆盒、銅鏡、鐵鍋、銅錢等飾物和生活器物,讓世人領略了宋代社會經濟的繁榮景象,生動地再現了國人四海揚帆的壯觀景象,把我們帶入波瀾壯闊的古典大航海時代,重溫海上絲綢之路昔日繁華。如古船滿載著各式各樣的貨物,從生產、銷售到市場,構成一個怎樣的經濟鏈條和經濟體系?“南海Ⅰ號”是世界海洋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如何將它打造成為貫通歷史與未來、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知名海洋文化品牌,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相關的研究發掘,都亟需多學科的合作。

(二) 宣傳推介工程

宣傳文化部門應加強組織、策劃工作。組織文藝工作者以海上絲綢之路為素材創作高規格、高水平、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通過小說、詩歌、影視作品以及文藝匯演、藝術會展等多種形式,組織社科專家編寫通俗的、故事性強的鄉土教材,利用報刊雜誌、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多渠道把海上絲綢之路宣傳工作引向深入,全面、生動、形象地展示廣東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

應加強輿論宣傳,鼓勵公眾參與,營造良好的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的氛圍和土壤。

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一種“文化線路”,其保護強調地區間的合作參與,公眾對“文化線路”建立的願望是判定“文化線路”真實性的重要一環。任何文化,缺乏公眾參與,或失去民眾支持,沒有群眾基礎,它都不可能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較長的生命力。因此,“文化線路”申遺要建立在激發公眾對遺產興趣的基礎之上,這是“文化線路”理念倡導的中心目標之一。

以“南海Ⅰ號”為代表的人類海洋活動遺物遺跡,都是先民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體現了我國東南沿海的悠久航海傳統和海洋文化內涵,構成中華文化的特殊版塊。它們本身所展示的先民勇於探險、開拓創新的膽識和智慧,所挖掘的海洋文化內涵與文化精神,有助於提升全民族的海洋意識和海權意識,構築海洋文化,增進民族文化的創造力、競爭力。

目前,各地群眾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實質及影響的認識尚停留在較淺層次,公眾海洋意識相對淡薄。所以,必須加強公眾參與及輿論宣傳,使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對話”、“交流”、“和平”、“友誼”等文明精髓深入人心,更好地發揮其教化文明的社會職能和功效。

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宣傳推介,強化與沿線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聯系和情感交流,緩和海洋爭端,為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事務,如密切與南海沿岸國家的海洋合作開發,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 學科建設工程

以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為契機,加強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相關研究機構合作與交流,加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海洋人文社會科學新學科、新體系。

應以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與“科際整合”概念重點建設海洋史學,進而促進海洋政治學、海洋經濟學、海洋社會學、海洋法學、海洋管理學等分支學科的完善與發展。海洋史學研究主要有海洋發展史與海洋文化史兩個領域。

海洋發展史包括如下方面:

(1)海岸帶開發史,包括瀕海地區人口遷移與變動,人類對地理、港灣、洋流、潮汐、豐候的認識和利用,蕩地的農業與非農業開發,港口、城市、聚落的興衰,等等;

(2)島嶼帶開發史,包括島嶼的發現與利用,農業與非農業開發,等等;

(3)海洋國土開發史,包括海洋捕撈,海鹽制作,海洋交通,海底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海洋氣象的認識與利用,等等;

(4)海洋貿易史,包括近海貿易與遠洋貿易,海上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相關國、地區貿易活動形成的“海洋貿易圈”,海洋貿易管理制度,海關,等等;

(5)海洋軍事史,包括海洋戰略與海上戰爭、海防制度與海防設施、海防技術,等等;

(6)海洋社會史,包括沿海地區血緣、地緣、業緣、神緣組成的各種社會關系,漁村社會,海商組織,海盜組織,沿海、海島因外向型經濟發展出現的城市化,因外國僑民的聚居形成的外僑社區,等等;

 ⑺海洋科技史,包括海洋經濟活動的工具、生產方法,航海術與造船技術,海洋災害的預防,海上與海底資源開發技術,等等。

海洋文化史研究則側重於人類在海洋活動中的價值觀念、思維活動等精神領域:

(1)海洋價值觀。主要體現在人類海洋活動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人們從最初的漁獵中發現海洋的經濟價值,在海上航行中認識到海洋的交通運輸價值,到現在已經不斷認識到海洋具有陸地不可取代的空間價值、資源價值、政治價值、國家安全價值、消費價值、生態價值、審美價值、娛樂價值,等等;

(2)海洋思維方式。海洋是陸地之外的第二生存空間,海洋的人群以海洋為依托,他們總是從海洋而不是從陸地的視角看世界,其開放性、流動性、冒險性、創造力,都不是一般陸地的人們所能比擬。從傳統的海洋時代到大航海時代,人類經歷了一次革命性的社會經濟變革,海洋思維展示了海洋般強大的力量;

(3)海洋品格。海洋人群不管是船居、陸居或水陸兩棲,向海而生、以海為田,生存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賦予海上人群與陸地居民大不一樣的生存本能、處事方式、自由意誌和冒險精神。海洋文化史研究還包涵海洋信仰,民眾習俗,海洋文化交流史,海洋文化遺產等等內容。

建立海洋人文社會科學是因應我國國家海洋戰略而出現的新興科學領域。我國在未來發展中能否從戰略高度成為無可置疑的海洋強國,國民能否成為具備海洋意識的大國公民,以及國際間建構起公平原則的海洋秩序,先進的海洋人文社會科學是不可或缺的。

(四) 文化產業工程

應深入發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內涵,為沿海地區發展旅遊業、文化產業增添可資開發、永續利用的文化資源。

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制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品,可以極大提升文化的認知度和附加值。“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文化資源豐富,輻射區域廣闊,有必要探索、制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旅遊經濟合作規劃,帶動交通、餐飲、商貿、通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發展相關文化產業,共享人文資源合作帶來的共贏效益,使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為主體的旅遊-文化產業集群成為沿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使“南海Ⅰ號”、“南澳Ⅰ號”、南海神廟等等海洋文化遺產在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中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成為見證人類海洋文明、溝通歷史、現實與未來、造福人間、永續利用的人間美景。

以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為內容,瞄準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市場,打造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如精心設計和規劃“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線路”,帶動旅遊、宣傳、交通、餐飲、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15-4-5,來源:南方日報)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19, 2015 at 6:46pm

讓文化產業驅動輪轉起來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貢獻越來越大,已成為許多經濟體的支柱產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為5.26%。文化、娛樂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實在的汽車制造、鋼鐵、金融服務業,正在迅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的驅動輪。

在我國,文化產業日漸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這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在北京、上海、江蘇、湖南、湖北、廣東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超過5%,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第二,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金融、設計、服務、旅遊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催生了信息化時代的新業態,必將有力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第三,我國文化服務貿易增速在全球領先,文化服務貿易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能力有較大提升空間。第四,中西部地區若能充分利用文化產業發展與相關產業融合的優勢,創造新型文化融合發展業態,必將大大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第五,實施“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將為文化產業發展註入新活力。

不難看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培育好文化產業這一新的增長點,對於驅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意義重大。讓文化產業驅動輪轉起來,需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市場繁榮發展。

政府職能由辦文化、管文化轉向服務文化。政府職能應從微觀管理向宏觀調控轉變,強化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重構文化管理職能系統。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減少直接控制和具體幹預,做到不越位不缺位。政府應為文化產業發展做好服務,搭建文化服務平臺,為各類文化主體發展創造良好的生產和經營環境、競爭環境、創新環境、消費環境。

加強部門協調,使相關政策形成合力。參照科技行業建立健全文化創意產業的管理體制,提高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力度,進一步明確各成員部門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統計監測、空間布局、人才建設、項目投資等領域的工作職責,完善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同時,鼓勵地方建立文化產業咨詢委員會、行業協會聯席會等社會組織和行業組織,構建各類企業、協會組織、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決策的平臺和機制。

推進文化院團改革,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將轉制院團納入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範圍,鼓勵和引導其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為轉制院團解決排練演出場所問題。多渠道籌措資金,切實加大演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文化院團的市場活力和競爭力。

(Maldives by Panayiotis Mavrommatis,500px.com/mavrommatis)

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促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產和數字化傳輸為特征的戰略性新興文化業態,促使不同產業門類合理布局、傳統產業與現代產業良性互動。建立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新機制,培育面向制造業、金融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的專業設計創意機構,扶持文化創意企業發展,形成以文化創意產業引領相關產業升級的良好局面。

將文化開放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文化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文化傳播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互了解,增信釋疑,凝聚共識,推動國家間政治互信、政策協調。穩步推進示範項目建設,可以文化領域先行,與周邊國家共同規劃建設有影響的項目,讓當地社會和老百姓切實分享合作成果,起到示範效應。(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民日報》 2015年04月15日07版)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