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解放,也可從品牌觀念的進化看出來。根據Smith & Wheeler (2002)的研究,人們對於品牌的認識與要求,至今已經過了三個階段。陳明發現重新詮釋、評述如下:

識別的商標:品牌的出現,最早,與心理學家馬斯羅的人類需求等級有關。人們已經過了物質充足、生存沒問題的階段。接下來的要求,很自然的,是物質可靠、生存穩定的安全問題。大家總希望今天所消費的產品與服務,品質與昨天一樣穩定、可信賴。品牌便扮演著一個角色:在市場上能被辨識出來,以便與別的東西有所分別。

身份的徽章:當品質相當的物質,供應越來越充裕,人們的需要等級,便進入自我尊重與受人尊重的階段。品牌變成了徽章――大家一看,你穿的是意大利品牌的衣服與鞋子,開的德國豪華品牌的房車,他們便能肯定,你是“成功階級”。

表達的方式:有的人“成功”了,很可能是為富不仁;也很可能只是有兩分錢在袋子裏鐺鐺響的老粗。再說,成功只有物質一種標桿嗎?個人意識已經解放,對於世事的評斷,不可能只有一個維度;對周遭的期盼,也不可能只有一種口味、一種調調。有的品牌,於是特地瞄準某些生活方式的男女。他們光顧某個企業,選擇某種消費,就是對自身生命主張的宣告。進入21世紀,品牌作為“表達的方式”的定位,越來越占主要位置。這無疑為創意產業、體驗經濟提供了沃土。這成為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Haun Smith & Joe Wheeler, 2002, Manag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Great Britain: Prentice Hall,p.4-10


品牌行銷演進史

Dalla Costa 則把品牌行銷的演進歷史,分成五個階段:1960年代,品牌的特征是醒覺與便利;1970年代,平價與定價;1980年代,品質與地位;1990年代,工藝與環球化;現階段,則突出人的發展與社群建造。

陳明發院士補充: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借重體驗行銷,鼓勵一對一互動。這麼一來,品牌行銷變得更人性化,因為產品、服務與體驗的提供者,能更準確地聽見消費者的要求。因此,今後講求的技能與精神,不再是行銷傳播(Marketing Communications);而是行銷對話(Marketing Dialogue)。通過對話的交流經歷,品牌和消費者建立起一種“吾人”的親密感。面對行銷傳播,消費者是被動的;僅僅是單方面的接訊者而已。而行銷對話則有助於品牌,往消費者的更大期望與利益的方向進展。

Max Lenderman, 2006, Experience the Massage: How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s Changing the Brand World, NewYork: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p.36

Views: 1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