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人的出路(5)解放鐵與石的自由靈魂

"就算是道地台灣人;兩位老師的差異幾乎就等同於東方藝術與西方藝術的差距,包含了雕刻技巧、使用工具、創作概念,以及看待生活的態度。"

在當任助手期間,吳建松就已有開工作室的念頭

"那時我白天在工作,同時還得念書、創作和蓋 房子;那塊地本來是豬舍,我從接水電開始,樣樣自己來,大概蓋了快一年,工作室才完成!這時我也考上了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就進入學院深造。"吳建松說道

開設工作室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能夠繼續創作:"從私人建築雕塑到校園塑像,只要是工作,我都會做。很多人說:我們不要為藝術而藝術,但我是為了藝 術而工作!"

順其物性,與石對話

吳建松說,自己並非一生下來就喜歡石頭,而是透過長久的接觸,慢慢了解媒材的性格。

"我曾經 甚至因為太喜歡石頭,喜歡到捨不得去雕刻!因為雕塑是一項尊重自然的工作,我為了表現自然與人文共存的精神,有幾件作品採用堆疊、倚靠的方式去組合石件, 隱藏起加工的人為痕跡,展現出互相尊重的共生狀態。"

談起自己的創作核心,吳建松以"順其物性"一語囊括

藝術家常說:"與材料對話",意思是 我們要去了解材料、不違反它的特性,時間一久,就成為人與物之間的默契。

"我喜歡花崗岩是因為花崗岩質地非常硬,雕塑過程得一板一眼,急不得也快不得;在切 割打鑿時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噪音,又髒又吵,但我很投入那樣的狀態

當週遭環境吵到極點時,極鬧便如靜,我反而可以聽見內心的呼吸聲,安靜地思考問題。"

吳建松說,僅僅在幾十年前,台灣到處都是打石舖,人們的生活與石頭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但短短幾年間,石與人的關係卻愈來愈疏遠;如今,石頭的魅力只能藉由藝術家的手呈現

"石頭本身具有恆久性,我對它是心懷尊敬的,特別是目前台灣的礦產並不多,價格也很高昂,所以我絕不浪費,連大型雕塑剩下的材料,我都會清洗蒐集,用來創作小型作品。"

吳建松說道,做雕塑,態度最重要

"首先,誠懇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再來是用心,除了埋頭苦幹,還要會用腦袋思考,雕塑家畢竟不是作業員,放進心思去做,將來才會有所發展。"

當初毅然選擇藝術理想,成家生子後,吳建松終於體會到—理想與現實,其 實並非黑白對立的兩端

"我以前一直認為:藝術家應該是孤獨的,但兒子出生後,我發現我的創作裡多了新的生命,反而帶給我更多原動力!現在我終於了解到, 藝術並不是那麼嚴肅的東西,可以有很多變化、很多的包容性,人生的每個變化,都會為創作注入新的感動!"

 

鐵雕家.林伯瑞

燃起滾燙的火焰,將冰冷的鐵片鎔為金色的淚滴;藝專畢業後,年輕的林伯瑞懷著藝術之夢,隻身 前往巴黎朝聖。

"對學藝術的人來說,去歐洲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為歐洲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社會氛圍自由開放;當時我運氣滿好,在巴黎認識了朋友,對方就 讓我在當地美術學院裡的工作室待下一段時間,讓我得以擁有一個靜心創作的空間。"

赴法七年,林伯瑞在法國成家,娶了台灣太太;從單身、結婚到生子,林伯瑞開始面臨人生階段的 變化。

"就現實面來說,確實必須開始做調整。單身的時候我就像荒野的一匹孤狼,但結了婚,就有不同的考量,像是經濟壓力,還有家人的意見。我不認為這些狀 況對於創作來說是負面的,為了要繼續創作,我什麼都做,但是要在條件許可下做到最好。"

 

鐵有一種純粹的感覺

林伯瑞認為,創作,就是不斷嘗試新的可能。

"藝術家不能不善變,遇到問題,馬上要轉換方向。藝術創作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從經濟而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以鐵來說,鐵是隨處可得的日常素材,甚至可以到工廠去找廢鐵來用,再加上我從小在鐵工廠長大, 對於各種金屬會有一份特別熟悉的親切感。"

"雕塑工作除了勞心,還要勞力,有時簡直就像工人一樣,埋著頭苦幹實幹。"

林伯瑞最近的一件 作品,是為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豪宅建案打造一座信箱外型的金屬雕塑,全程純手工打造,預定於2011 年3月底完工。

林伯瑞認為,鐵是保留了最多原始風貌的金屬素材,用鐵進行創作時,能夠特別襯托出某種精神意涵

他一直在追求一種"純粹"狀態,一般人談到雕塑都會聯想到佛像或人像,但雕塑藝術其實不一定會牽涉到形體、輪廓或表情。我使用鐵,是因為鐵表達出一種"純粹"精神

看起來好像是什麼東西,又好像 不是那個東西,依照你看待的方式才會產生意義,這有點隱晦,但也賦予觀看者闡釋的自由!

 

隨遇而安,把握當下

林伯瑞認為,人才之所以都往國外跑,是因為台灣社會缺乏一種享受生命的自由氛圍,反而處處充斥著實用主義;面對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林伯瑞坦承自己並 無解決之法,"坦白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這個課題牽涉到的層面很廣;我只知道,事情永遠都有可能轉變,只是怎麼做和要不要做,所以我能做的只有趁條件還許可的時候趕緊創作。

"我認為,及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許可以留下某些東西讓別人欣賞,也許不行,但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世界上有太多事情 難以強求,所以我盡量隨遇而安,碰到機會,就好好把握。"

2004年,林伯瑞受邀擔任清華大學駐校藝術家,開設"雕塑入門"通識課程。"我覺得理工科 的學生也應該吸收人文藝術的養分。"

林伯瑞笑稱,自己有時就直接在課堂上"物色"人。"我會先看對方的素描能力、塑造能力及生活態度,因為我們對生活的態 度,直接影響到在創作上的態度。

"如果發現資質不錯的年輕人,對這方面也有興趣,我就會主動問他要不要來打個工。"

"搞藝術的,都怕無聊。"林伯瑞解釋"無聊"和"孤獨"兩者的不同,"我不怕孤獨,只怕沒事可做,沒有對的事情能做,以及沒有把事情做好。所以我隨時 都處於創作的狀態,只有創作,才不會使人感到無聊。"

與創作欲望同樣熾熱燃燒著的,是林伯瑞心中那把傳承的火炬。"教學非常累,尤其年紀愈大,愈覺累!我之所以一教就是六年,是因為教學經常讓我有機會碰見有趣的學生,這些生命裡的驚喜,就是我的動力來源。"

(轉載自《就是愛這行》,臺灣時報出版,2011年4月)

Views: 9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2, 2012 at 9:34am

石雕文創產業入行須知: 無特殊科系限制,但在基本技巧的掌握上,若受過藝術相關科系訓練會較易上手;資淺的藝術工作者多半比較沒有機會接到大型案子,除了出國遊學見習外,當助手是習得技藝、累積經驗的最快方法。

職業特色: 無固定工時、無固定收入,通常傾向獨立創業,承接委託案,以維持足夠創作空間。

工作內容: 以雕塑工作室來說,主要工作內容可以分為:

1.公家委託案:委託者多為地方學校,由於雕塑與該場域屬性必須密切結合,故需考慮學校的教育功能,融入雕塑家個人風格與理念。

2.民間建案:多為大型建案,比如私人豪宅或私人店面的牆面處理、磚雕、石雕、壁雕。

3.私人創作:對雕塑工作而言,工作室最主要的功能仍為支撐藝術創作,可透過與美術館、藝術中心等單位聯繫,合作作品收藏或創作展覽,以獲取更多資源。

(Photo Appreciation: Waiting by Stefan Choquette, http://www.facebook.com/schoquette )

專業能力: 熟悉媒材特性、雕塑概念與工具使用技巧、造形藝術知識素養。

薪資待遇: 藝術創作並無固定收入,以工作室的經營型態為例,主要收入來自承接建商建案,依照建案規模、每月案量、業主預算、雕塑家資歷深淺、媒材與時間成本而有所變化。

職涯發展: 除 了經營工作室以開發業務、維持收入,雕塑藝術工作最主要的發展管道,是透過參加競賽、舉辦展覽,將自己的創作理念推廣於世,並獲取更多創作資源與空間。

同時,透過展覽也能讓大眾更了解藝術工作,拉近民眾與藝術間的距離,為藝術工作者打造更友善的創作環境。

另外,藝術工作者也可透過在學院開課,或是自己開 設教學空間,讓年輕學子更深入認識藝術教育與創作素養,提早培養認同感、發掘藝術人才。

此外,公共藝術空間會對外徵選作品,是個體藝術家可以把握的機會。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 2012 at 1:09am

(Photo Appreciation: Stone Inukshuk Sculpture - Lake Ontario by Riley Found, http://www.flickr.com/photos/54450106@N08)

<達人Reminder>林伯瑞: 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清楚業界的實際情況,我能給的建議就是:"想清楚再繼續"。

最好能花點時間蒐集資訊,認識行業本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許多即將畢業的學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

這是台灣學院裡普遍存在的現象。

年輕朋友們應該從高中時就開始思考,未來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因為要當什麼樣的人,就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我也鼓勵年輕人多多開拓自己的方向,未來的可能性是 無限的。

以我為例,當初唸藝專時,班上十七個人,畢業後只剩兩個人在做雕塑,其他有的賣房子、賣車子、有做公務員的。

重點是,只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應 該堅持下去!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28, 2012 at 4:48pm

<達人Reminder> 吳建松: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內心的純真。

因為藝術是最純粹的,尤其以藝術創作來講,必須面對許多現實問題;

當生活面臨種種困難時,真的很辛苦,連我也曾經想過放棄算了。

但當我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我會對自己說: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雙打石頭的手,為什麼要輕言放棄?

只要用心創作,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能得到機會!創作帶給我們的是內心的純然喜悅,與物質生活的豐盛是不同的層次。

我常想,人生走到最後,我能夠留給這 世界的,也許就是我的作品了。

(Photo Appreciation: Sólfarið Reykjavík by Anna Guðmundsdóttir, http://www.facebook.com/anna.gudmundsdottir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