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9章 造型 (1)

在藝術領域,直覺需要整理、凝聚為一種形式。

直覺的互相遞接,實際上也就是形式間的遞接。

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認為,有了直覺也就有了表現,兩者是一回事,很難割裂。在他看來,既然直覺是一種整體把握,那麽直覺中一定會有對象的輪廓,把直覺表述出來,也就是把這個輪廓表述出來,這不就是“表現”了嗎?克羅齊認為,無法表現的所謂“直覺”,實際上根本就不是直覺。

經常有人說,他心中有了一種極為深切的感受,就是表現不出來。克羅齊的回答是:沒有這種事!任何感受都有它的特殊軌跡,而找不到軌跡的感受是無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克羅齊的名言是:

心靈只有借造作、賦形、表現才能直覺。


《美學原理》


克羅齊的見解是深刻的。他認為在產生過程中已經賦形了的直覺才是“真直覺”,這就大大提高了直覺的品位,從而使它與藝術和美十分接近,甚至合而為一了。

但是,這種企圖也給他的理論帶來了麻煩。由於他把直覺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也把直覺的范疇縮小了。他的兼具表現功能的直覺實際上已成為他所理解的藝術活動的全部,所謂藝術作品只不過是為了備忘而作的物化翻譯。這樣,克羅齊就在“直覺”一詞中注入了與“藝術”這一概念幾乎相當的宏大內容,致使常規意義上的直覺在藝術創造過程中的地位反而不清楚了。

人們一般理解的直覺,當然也會包含著某些可供表現的形式軌跡,但總的說來還不能將它與表現形式相等同。等同了,很可能導致表現形式的失去。因此,原本重視表現的克羅齊常常導致人們對表現形式的疏淡,隨之也帶來人們對他在這一方面的指責。這是他始料所不及的。


德國現代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一書中對克羅齊的批評很有代表性:


克羅齊只對表現的事實感興趣,而不管表現的方式。在他看來方式無論對於藝術品的風格,還是對於藝術品的評價都是無關緊要的。唯一要緊的事就是藝術家的直覺,而不是這種直覺在一種特殊物質中的具體化。物質只有技術的重要性而沒有美學的重要性。克羅齊的哲學乃是一個強調藝術品的純情精神特性的精神哲學。但是在他的理論中,全部的精神活力只是在包含在並耗費在直覺的形成上。當這個過程完成時,藝術創造也就完成了。隨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外在的複寫,這種寫對於直覺的傳達是必要的,但就其本質而言則是無意義的。但是,對一個偉大的畫家,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或一個偉大的詩人來說,色彩、線條、韻律和語詞不只是他技術手段的一個部分,它們是創造過程本身的必要要素。


平心而論,卡西爾對克羅齊的批評有言之過重之處,因為克羅齊並不是完全不管表現方式,也不是把表現方式完全看成是一種技術手段。但是,卡西爾在這兒鮮明地提出了讓直覺“在一種特殊物質中的具體化”,即給直覺以形式的問題,確實對克羅齊作出了重要的補充和校正。

藝術形式,是客觀自然形式和主體構建形式的一種融合。從本質上說,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是藝術家對人類經驗、人生哲理所作出的組構;但是這種組構形態卻又要借助於客觀自然形態,以期構成一個能夠調動廣泛感應力的層面。於是,這就為心靈的體現和傳達,創造了“第二自然”。藝術中的“第二自然”主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為主體構建提供了一個實現和展開的方式,因而基本上屬於形式的范疇。它既是對客觀自然形式的提煉,又與藝術家的心理形式處於對應或同構關系之中。因此,藝術形式,也可看成是藝術家的心理形式對於客觀自然形式的占有。心理形式也在客觀化的過程中加固和調節了自身,這就像河水有了河床才能成為一條河。

由於藝術形式聯結、融合了客觀自然形式和主體心理形式,因此它有能力提供兩層直覺:因客觀自然形式的直觀性而提供可觸可摸、可視可睹的淺層直覺;因主體心理形式的復雜包容性而提供震撼整體的深層直覺。

藝術形式,是對藝術直覺的提煉,也是對藝術直覺的允諾;是對藝術直覺的耗用,也是對藝術直覺的保存。

為此,藝術形式也就是一種直覺形式。種種意蘊、情志,都要以直覺形式呈現出來。我們既可以說它是情感的直覺形式,也可以說它是理念的直覺形式。蘇珊·朗格說藝術是情感的形式,黑格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都是把視點歸結到直覺形式上的。直覺形式背后所包羅的,幾乎是藝術家的整體生命。

Views: 1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