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芷凡·說故事的人:《老鷹,再見》的文化詩學與文化翻譯(8)

現實中的轉山經歷,與記憶中的原鄉往事,兩兩參照,現實和記憶的時空, 同樣重要。如果沒有西藏信仰的觸發,伊苞的流浪終究找不到自己;如果沒有原鄉記憶的支持,仍無法釋懷「我的膚色和身份是個沉重的負擔,我無法帶著我的傳統,我的文化,站在人和人競爭的舞台上。」(p.148)現實,對伊苞而言,需要有更多勇氣和智慧面對。《老鷹,再見》一文的後記,提及這趟轉山對她人生、表演藝術的影響:

 

藏西之旅開啟我的心靈,從整理、撰稿到導演「祭.遙」,這段期間,我發現了自己的心靈對外在事物的開放與接受度的寬廣。……藏西遼闊的天際和毫無障礙的視野,大自然無私的給予,什麼是「我」的呢?(p.206)

這段自我剖白,雖然帶有哲學思維,在整個台灣原住民文學脈絡中,實屬異類。當作家們以回歸部落的姿態,書寫他們內心與原鄉的情愫,伊苞卻是離開原鄉,在一個「異地」得到她的領悟,行腳過程中不斷湧現的記憶,是鄉愁,亦為誘發她思考排灣族「傳統」的過程。 

排灣族「傳統」,在伊苞眼中是巫師系統;而《老鷹,再見》所顯露的鄉愁, 與林志興「沉痛」版的鄉愁,那種大時代下原住民族共同的悲歌,著眼於「目前失去」的部落、土地有所不同。觀察現今台灣原住民女性書寫的作品,她們經歷了嫁作人婦的鄉愁、從母輩召喚而來的鄉愁,以及作為一個都市原住民媳婦,面對異地以及原鄉之間適應的問題,這些繁複的鄉愁經驗,使得原住民女性的書 寫,有更多的「空間」超越既定論述,亦有更多的讀者「包容」她們的嘗試。諸如排灣族的利格拉樂.阿女烏剖析婚姻中的不對等關係、伊苞完成藏西行腳,紀錄自己與西藏、部落的對話,泰雅族的里慕伊.阿紀描述了身為都市原住民的快樂…等。這些女性的懷鄉書寫,拓展了性別、城鄉適應的面向,豐富原住民文學單面的國族詮釋,而這些面向,提供了思考「動態」文化翻譯的空間。現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品,書寫了各族群的傳統與情境,成為漢人理解原住民族的重要方式之一,此種「靜態」的文化翻譯,有其階段性的貢獻。然而,原住民女性書寫者所開拓的題材,觸及各層面,讓文本本身就是一種時代的見證,觸及甚至跨越了讀者所認知的「原住民文學」邊界,此種動態的文化翻譯視角,對於「傳統」的反思與建構,讓筆者思考「傳統」由下往上的形塑,而並非一開始先假定一個「傳統」,由上到下談論文學共性的問題。既然是由下往上思考「傳統」,伊苞等女性書寫者所看見的「傳統」有別,但是她們同樣上溯傳統的姿態,或許是既身份之外,另一種對族群文學的思考。

 

四、小結

 

不同的社會記憶機制往往與不同的制度及文化價值、觀念相互連結,黃應貴進一步指出,不同的社會記憶機制伴隨不同的思考方式,進而建構其所認識的世界18。本論文試圖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老鷹,再見》中伊苞如何建構「傳統」? 而她所認知的傳統面貌為何?為什麼她要書寫這個主題。本文的第一節,試圖從文化—鄉愁--詩學的視角,試圖深化出走與回歸的思考,在其中,伊苞的鄉愁成為一種隱喻,連結過去的原鄉記憶、現在的藏西轉山、未來「優人劇團」的演出, 伊苞的出走,是為了讓自己獲得精神重生的可能,其展現的鄉愁,更多來自藏西轉山的所思所感,她不急著拉開現實與回歸的差距,而是透過兩個時空的對照, 在現實中尋找認同的痕跡,因此,現實與記憶,兩種時空的交會,是《老鷹,再見》建構傳統、確立認同的方式。

伊苞其成長過程中,巫師所帶給她的教導,是她對於部落的重要記憶,文本中透過藏西景物、轉山儀式的觸動,引發作者對部落中神話傳說、儀式祭典的記憶,因此,靈性思維以及巫師,是伊苞所建構的排灣族「傳統」,也是她鄉愁的根源。當原本的口傳文化以書面文字呈現時,閱讀對象擴大,這些內容具備了文化翻譯的意義,然而,文本所展現的「第一自然」思維,實為一種靜態的文化翻譯,易將原住民文化「傳統」視為停滯的狀態,若將《老鷹,再見》置於原住民女性書寫的脈絡,伊苞嘗試以不同形式所描述的「傳統」,諸如藏人文化的影響、出走部落的深思,都顯現了一種文化翻譯的動態可能。傳統在變;鄉愁所形構的傳統也在變,這也讓鄉愁書寫,在台灣八 O 年代以降的「後」思維中,成為原住民女性省思自身族群 / 性別的一個位置,亦為一個思索自身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隱喻。


18 黃應貴<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9。頁21。


參考書目 (按筆劃)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 年代以降讀文山地區>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 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台北:台大外文系。

李有成(1994)<《唐老鴉》的記憶政治>收錄於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阮秀莉(2005)<靈視之旅與變形傳奇:鄂翠曲的原住民神靈詩學初探>《中外文學》33 卷 8 期,台北:台大外文系。

(2006)<文化詩學:口說故事、美國原住民口傳傳統和雅列希的《煙信》

>《中外文學》35 卷 2 期,台北:台大外文系。張京媛編(1994)《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單德興(2000)<說故事與弱勢自我之建構:湯婷婷與席爾柯的故事>《銘刻與再現》台北:麥田。

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浦忠成(2005)<變色的山海:國民黨政府的原住民族政策剖析>清大台文所「原住民族文學發展」課程講義。

孫大川(1993)<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2003)<山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序文>,收錄於《台灣原住民漢族文學選集(評論卷)》,台北:印刻。 (2006)< 捍衛第一自然: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發表於「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政大:台灣文學所)

紀心怡(2007)<出走是為了返家:論《老鷹,再見》中旅行書寫的意涵>《文學台灣》63 期,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徐國明(2007)<一種餵養記憶的方式:析論達德拉瓦.伊苞書寫中的空間隱喻與靈性傳統>《台灣文學研究學報》4 期,台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

葉舒憲(2003)《文學與人類學:知識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達德拉凡‧伊苞(2004)《老鷹,再見》台北:大塊文化。

董恕明(2003)<浪漫的返鄉人>《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評論選集(下)》臺北: 印刻出版社。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 200:文學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社。

劉亮雅(2006)<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中外文學》34 卷 10 期,台北:台大外文系。

劉慶璋(2004)<評美國學人的文化詩學論>收錄於胡金望主編《文化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77.

Richard Peet 著、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出版社。

Views: 19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