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益龍:後鄉土性:理解鄉村社會變遷的一個理論框架(7)

相對於過密化論和二元發展論對鄉村發展問題的社會史與經濟學的解釋,後鄉土性為分析和解釋鄉村社會發展過程及現狀提供了一個綜合框架。過密化論和二元發展論雖分別從人地關系和傳統與現代部門的差別角度,解釋了鄉村發展的滯後性,底層社會論也是從政治與權利的角度闡釋了鄉村的弱勢地位。然而,當下鄉村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並非僅僅為人地緊張問題和經濟發展滯後問題,運用後鄉土性的框架來加以分析和解釋,則更加貼近現實經驗,並可綜合性地概括當前鄉村社會的基本形態和基本性質,及其來龍去脈。一方面,後鄉土性的分析框架有助於探析鄉村社會變遷的歷史過程和現實狀況,而不是僅僅關注鄉村發展的滯後性。就現實而言,鄉村發展存在差異性,而非普遍的滯後、普遍的底層,有些地區的鄉村已取得理想的發展。另一方面,從後鄉土社會的視角去分析和理解當前鄉村的基本性質,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鄉村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所發生的變化。

在“三農”問題研究領域,不同的研究提出和關注各種各樣的、甚至是瑣碎的問題,而對基本問題及其性質則並未作出有效的分析和總結。針對當前鄉村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挑戰,後鄉土社會的理論框架較為清晰地揭示了基本問題或根本問題,也就是鄉土社會在遭遇系列改造和市場轉型之後所面對的農民何以獲得均等市場機會、鄉村社會發展如何調和城鄉二元及體制內與體制外二元的雙二元分割以及鄉村文化斷裂與矛盾何以修復與重建等問題。

針對現代化大背景下的鄉村發展實踐,諸如鄉村“空心化”與衰落論等觀點,注重用“問題”的框架來分析現實及其成因,此類分析傾向於關注鄉村發展中負面的現實,以及現實的消極意義。而從後鄉土社會的視角來看鄉村社會的流動與空巢化的實,可以理解現代化和市場化的大勢與這一現實之間的聯系,並未完全將其視為悲觀的結果。與此同時,又不像城市化理論那樣將鄉村終結看作是一種必然趨勢,而是把後鄉土性的維續和鄉村的變遷視為現代化背景下中國鄉村社會的一種新常態。盡管這一社會形態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後鄉土社會的存在對調節城市化與鄉村發展的二元對立也起到了彈性作用。

總的來看,後鄉土性為理解和解釋當前中國鄉村社會的現實、問題和趨勢提供了一種客觀中性和建設性的分析框架,這一理論有效地解釋了鄉村變遷的歷史原因、現實問題的根源,以及建設與發展的路徑。


五、結論與討論


從學科演進的內在規律看,學術研究的本質意義在於推進相關領域理論的發展,也就是要在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對一些基本問題及其基本性質提供一般性的認識。關於中國鄉村社會的社會學研究,可以說已經累積了較多的歷史變遷和現實問題的經驗研究,要進一步推進其向前發展,就需要有理論自覺,(24)亦即在已有研究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開展各種各樣的理論概括與思想爭鳴。鄉土社會理論正是根據20世紀上半葉的經驗現實而對中國鄉村社會基本性質的一種理論概括和解釋,鄉土性本色集中反映了工業化、現代化遲滯發展背景下鄉村基於土地的農耕生計而衍生出的社會與文化結構特征,以及變遷的形態和機制。後鄉土性概念是對鄉土社會的變遷歷程和現實形態的一種概括,目的在於為理解當下鄉村社會的現狀、問題及其基本性質提供一個解釋性框架。

後鄉土性既反映了鄉土社會經歷一系列變遷與轉型之後所具有的基本性質,也代表了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的歷史和現實形態所具有的特質。從後鄉土性的視角來理解鄉村社會變遷,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鄉村社會在現代化、城市化背景下所發生的改變,並能正視變遷與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理解當前鄉村的現實形態和問題所具有的一些特質。如今,鄉村空巢社會的出現,是否代表鄉村都在衰落雕敝?是否意味著會一直衰落下去直至終結?如果從後鄉土性的角度去理解這一現象,就可以將其解釋為鄉土社會變遷與發展所處的一個階段、一種新的常態。在後鄉土性階段,鄉村仍保留著部分鄉土特質,諸如村落共同體、熟悉關系、家庭農業和小傳統禮俗等,但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傳統的鄉土社會了。在後鄉土社會,人們的生計模式走向兼業化,鄉村治理不斷邁向公共管理,鄉土文化在走向多元化。

至於後鄉土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可能需要聯系市場轉型和城鎮化的大勢去加以全面地理解和積極地應對,如果僅僅消極地看待這些問題,並以悲觀的態度去進行批判,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問題基本性質的客觀把握和深入的理解,也對問題的應對和解決缺乏建設性的見解。用後鄉土性的框架去分析和理解當前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可有效解釋這些問題的歷史聯系和宏觀層面的原因,同時可針對現實的形態和特征積極地正視問題,探索應對問題的有效路徑。


注釋:


①[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會人類學方法》,夏建中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第182~183頁。

②費孝通:《江村經濟》,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22頁。

③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6頁。

④Geertz,AgriculturalInvolution:TheProcessofEcologicalChangeinIndones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0,p.32.

⑤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華書局,2000年,第77頁。

⑥[匈牙利]波蘭尼:《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黃樹明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8頁。

⑦李強:《“丁字型”社會結構與“結構緊張”》,《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3期。

⑧裴宜理:《底層社會與抗爭性政治》,《東南學術》2008年第3期。

⑨[美]斯科特:《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程立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第16頁;[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鄭廣懷等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2001年,第35頁。

⑩陸益龍:《從農民的社會心態看鄉村社會發展》,《探索與爭鳴》2012年第10期。

⑾[美]約翰遜:《經濟發展中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林毅夫等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01、106頁。

⑿陸益龍:《流動的村莊:鄉土社會的雙二元格局與不確定性》,《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⒀[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煒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⒁數據源自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http://data.stats.gov.cn/.

⒂賀雪峰:《論半熟人社會———理解村委會選舉的一個視角》,《政治學研究》2000

年第3期。

⒃吳重慶:《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⒄茍天來、左停:《從熟人社會到弱熟人社會——來自皖西山區村落人際交往關系的社會網絡分析》,《社會》2009年第1期。

⒅閻雲翔:《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的互惠關系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⒆陸益龍:《農村的勞動力流動及其社會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⒇李培林:《村落的終結———羊城村的故事》,商務印書館,2010年。

(21)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6頁。

(22)陸益龍:《鄉土中國的轉型與後鄉土性特征的形成》,《人文雜誌》2010年第5期。

(23)賀雪峰:《新鄉土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24)鄭杭生:《促進中國社會學的“理論自覺”》,《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愛思想網站2017-01-16)

Views: 1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