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6)

七 中衛山羊央話


中衛山羊屬於國家名、優、特、稀家畜良種,系裘皮用羊種,曾有狙貍、沙羊、山羊、羔皮山羊、沙毛山羊等稱謂。其品種形成歷史久遠,種群分布地域廣闊,品種性能穩定,產品品質優良,與寧夏灘羊共同享有“塞上明珠”之譽並蜚聲中外。

品種形成中衛山羊出產於寧夏、甘肅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香山為優良品種中心產區。香山地區群峰嵯峨,溝壑縱橫,地域遼闊,海拔1300-2356.8米,四季分明,大部屬荒漠草原類型,自古以來即為優良牧場。中衛山羊在這里孕育並經過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培育方形成。關於它的形成歷史,史志經傳均可略窺一斑。

據《香山牧馬碑記》載,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冊封其第十六子朱栴為慶王,劃香山地域為慶王牧馬草場,飼牧大量牲畜。說明早在14世紀後期,香山已是水草豐茂之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慶藩王牧場地域劃歸中衛縣所有,中衛山羊民間養殖范圍遂日漸擴大,存欄數量不斷增加。清朝《道光續修中衛縣誌》中關於“魏鎖泉(舊時,系香山72水頭之一)在崾峴西南,水土皆旺,土人牧畜於此,日可飲羊數千”的記載,證明當時的香山養羊業已具一定規模。嗣後,香山羊皮聞名四方,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編纂成書的《寧夏府志》關於“寧安之枸杞、香山之羊皮”的記載便是最好見證,表明兩百多年前,香山羊皮已與寧夏著名物產水稻、食鹽、枸杞等齊名。清《道光續修中衛縣誌》中《竹枝詞》“汙遍羔裘色染裳”表明,香山之羊皮早已被鞣制成裘。1958年後,譚學榮先生於高廟南天門梁檁裝板字畫中發現一方字跡不凡楷書,曰:“香巖沙毛宇內祈,蒙茸九曲藐姑衣。旃裘列里承嘉拜,京兆王家見亦稀。”更加表明香山羔皮之名貴,但不知為何人所作。

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起,皮毛加工業在中衛縣城悄然興起,山羊之毛、裘皮和肉大量行銷關內,備受各地商賈青睞。民國《朔方道志》又載:“狙貍羊名沙羊,亦名山羊,爬山便捷,肉亦鮮美,毛曰沙毛,有黑白兩種。”充分表明該品種在不斷發展提高之中。由於皮毛加工業的發展,促進了羊只增殖速度加快,種群數量不斷增加。據《支那省別全志》(日本版)記載該縣(中衛縣)……羊毛、羊皮的輸出在本省(甘肅)占有一定比例,羊毛年產量約20萬斤,羊羔皮多達3萬張。”又載:“(中衛縣城)街兩旁商鋪鱗次櫛比,甚是繁華,洋行、商鋪多經營皮毛、布匹……”但是,隨著軍閥混戰和國民黨政府“殺雞取卵”賦稅政策的實行,加之疫病流行,這一遐邇馳名的地方品種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尤其馬鴻逵主政寧夏時期,牧業稅占到羊只總值的20%以上,羊只死亡率一般高達17.5%左右,為了貿需、軍需,一度還推行“每百只羊須交皮四十張”的苛政,致使養羊業日益雕敝。據民國22年(1933年)《寧夏省考察記》載:“中衛)近年,因羊皮、羊毛上市量減少,市場不甚景氣。”至民國32年(1943年),全縣中衛山羊存欄驟減至4200只。民國35年(1946年),西北羊毛改進處寧夏推廣總站,於寧安堡設羊毛改進推廣站,劃衛、寧兩縣為改良區,以灘羊為主,山羊為輔,從事以提高羊毛產量、質量為目的的品種選育改良。至1949年末,全縣中衛山羊存欄增加到13416只,為後來進行這一品種的綜合科學研究和選育、改良、推廣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1年舉辦的全國各地物產展覽會上,北京首次展出的中衛山羊毛,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遂於1956年1月、9月和1957年1月,由西北農學院張松蔭教授主持,中國畜牧獸醫學會蘭州分會、西北農學院、蘭州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和中衛縣畜牧獸醫工作站,共同組成中衛山羊聯合調查組,深人產區實地考察,科學論證,並發表學術論文予以肯定。從此,這一優良品種的挖掘工作進人實質性進展階段。同時,由於外省、市、自治區紛紛引進,促使中衛山羊遍布全國各地,沙毛皮亦因此逐步暢銷國內外市場,再展當年雄姿。嗣後,經過20多年監測、選育、推廣、論證和申報,終於通過國家驗收,於1983年8月10日,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優良品種,並由國家標準局頒布了《中衛山羊國家標準》,定名為“中衛山羊”。

種群分布中衛山羊主要分布於中衛香山地區及其毗鄰海原縣的興仁、同心縣的喊叫水、中寧縣的陳麻子井、甘肅景泰縣的五佛寺、靖遠縣的打拉池及內蒙古的阿拉善左旗等邊緣山區。一般分布於東經104。~106,北緯36。~38。之間,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種群數量現已達到30萬只左右。香山歷屬中衛山羊中心產區,品種質量隨離香山的距離而變化,裘皮品質因生態條件不同而異,以南長灘所產最佳,毛、絨產量以紅泉為多。1989年末,本縣境內中衛山羊存欄45993只,比1949年增長2.4倍,占全縣羊只存欄總額的18.26%。

中衛山羊抗逆性極強,遺傳性能穩定,在南方和北方地區分布亦能適應。1958年以來,除在寧夏各地推廣外,先後被四川、廣西、云南、貴州、廣東、江蘇、浙江、湖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北京、安徽等地引進推廣,數量達到6萬余只,用於純種繁殖抑或改良當地粗毛山羊種,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選育改良為了保證中衛山羊品種質量,提高生產性能,1957年全國及甘肅省《綿羊發展方向規劃初步意見》中明確提出:“羔皮山羊是裘皮來源之一,原產區內應在本品種內選種選配,向沙毛羔皮用羊方向發展,不斷提高裘皮質量。”據此,中衛縣人民委員會制定並頒布了《關於香山沙毛山羊和灘羊培育及供應工作的通知》,並於1959年在香山東麓寺口子建立了沙毛山羊選育場。初步確定選育群27個,分別建立系譜,並根據後裔品質開始選種選配,提純復壯。翌年,統一的選育標準擬定,基本實現了種群按毛色和性別分群,種公羊實行全面鑒定,花雜和劣質全部淘汰。

為了加快中衛山羊選育進程,保證選育質量,1973年縣里專門成立了育種協作組織,不斷舉辦選育技術培訓班,總結推廣民間“選種先看父母好,近親繁殖不能搞。後代不好淘汰掉,騷猢(種公山羊)口老不能要”的選育經驗。與此同時,確定紅泉牧場、三和自然村為選育示范點,按照統一的選育標準,提倡並組織社與社、隊與隊、群與群之間串換種公羊,巡回配種,並開展了群眾性的多選羊、選好羊評比競賽活動,確保中衛山羊群體近親系數和衰退現象明顯降低。對核心群的種公羊及其後裔重新建立系譜的工作於1975年完成,當年共鑒定種羊7391只,按系譜分級組群,至1977年選育成純種公羊105只,選育群增加到24個。尤其1978年中衛山羊產區選育工作會議在中衛召開後,選育工作被列為畜牧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進一步落實了領導、技術、計劃、措施和制度,狠抓種羊場、選育點和選育典型的建設,並大力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於是中衛山羊良種覆蓋面很快得到擴大。至1982年,全縣建成選育群8處,香山地區各大隊普遍建有1~2個核心選育群,中衛山羊繁殖基本實現了良種化。與1978年相比,重點選育場、點的一級羔羊由20%上升到26%,三級羔羊由25%下降到11%。


1986年,香山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中衛山羊草原化荒漠自然保護區,選育改良工作繼續得到加強。1987年,全縣共建成中衛山羊選育群11個,核心群6個,存欄種羊1119只,並設置個體檢測點7處,固定牧民檢測點1處,據抽測羔羊一二級率達到40%以上。1992年,自治區畜牧技術部門以中衛山羊選育場為重點,建立固定的監測點和選育羊群,定期監測羊群結構、質量和選育效果,狠抓良種推廣和商品流通,從而提高了種群質量。選育改良後的中衛山羊,具有體中結實發育良好,胸深背闊外貌端正,毛長絨厚肚毛齊全,雄性角大睪丸勻稱,花穗分布整齊,毛股彎曲增加,適應性能廣泛的特點。目前,畜牧科技人員又引進安哥拉山羊純種,對部分中衛山羊進行雜交改良試驗,向馬海毛方向發展,已收到一定效果。

山羊產品中衛山羊皮、毛、絨、肉、奶兼產,品質優良。

Views: 1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