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植物神與植物圖騰

植物神話一般比動物神話產生得晚,數量亦較少,因為植物大部分有益於人,對人類的威脅不像兇禽猛獸那麼大,人們易於掌握,由此神秘感較少。這類神話的產生都與農業有關。

最早的植物神話是出於對植物的敬畏。有的植物高大挺拔,枝葉繁茂;有的植物耐旱耐寒,長壽不枯;有的植物冬枯春榮,周而覆始,極易誘發人們向往人能死而覆活,凡此種種,植物便能引起人們的崇敬。所以《山海經》記載,既有對人有益的植物,也有某些危害於人的植物,恰如現實生活中確曾有的食而中毒現象。有益於人的,如:

有一座山,名叫少室,上有百草百木,其中有一種叫帝休的樹木,它的葉子形狀跟楊樹葉差不多,枝葉特別茂盛。黃花,黑果實,人們吃了不易發怒。(見《中山經》)由於原始人沒有科學知識,凡遇有奇效或奇毒的草木,都找不到正確的解釋,一概看作是神靈的作用。《山海經》所記靈異植物,據粗略統計,草藥類28種,木藥類23種。其中,有的吃了令人不患疑病,有的吃了不會做夢,有的吃了可以禦兇,有的吃了有益於聰慧,有的吃了不饑餓,有的吃了能使人變得美,有的能除疲勞;有一種叫“沙棠”的木類,食之甚至可以使人有防禦水的力量,在水中不會溺死;還有的吃了不發愁,或不怕冷……總之,《山海經》這類植物神話較多。這都是有益於人的。另外也有一些對人有害的草木類,如吃了讓人憂愁、令人心疼、不會生育或使人耳聾等等。其中歷來被人們所註意的是關於□〔yao搖〕草的神話。《中次七經》記:“姑媱〔yao搖〕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屍,化為□草,其葉胥成,其花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於人。”天帝的女兒名女屍,死在姑媱山,化成了□草,它的葉子雙雙相疊,花黃,果實名菟絲子,是愛情之果,誰吃了便被異性所愛。另外還有一種傳說,即媱姬乃天帝第三女,未嫁就亡故了,被封於巫山向陽之處,她的精靈化為靈芝草。(見《水經註·江水》)這就是長江三峽巫山神女的雛型。她的形象,後來不但進入了古典文學,而且至今民間還繼續在流傳。最早是植物神,人格化以後成為天女,又成為巫山神女,並將她附會在三峽的一塊矗立雲端的巨石上,都說那塊巨石是巫山女神,她好似遠眺江邊,在等待什麼人。

漢文古籍中與農業有直接關系的、最著名的神話形象是神農。據說神農因為去嘗百草的滋味,有時一天便中毒70次。這是虛數,意思是神農為了辨別百草的性能,肯於自我犧牲。(見《淮南子·修務》)也有的說神農常帶著一條赤色的神鞭,用此鞭鞭百草,便能辨別百草是平和、有毒、或寒、或溫,根據這些性能再播種百谷。(見《搜神記》)說明這位農業神,最初嘗百草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尋找糧食種子。

遠古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僅僅靠狩獵已不足以維持生存,還需要開拓其它的衣食之源,由此而發明了農業。有關農業的神話傳說,集中體現了當時人們找谷種之艱巨,一日之中多次中毒又解毒,從而發現了草木的醫藥作用。人們能得到某些植物藥,不能不說是尋找百谷的副產品。植物神話中,谷神應該早於醫藥之神。植物神中地位最高的也應該是谷神。

漢文古籍缺乏原始谷神的記載,我國雲南的佤、景頗、傣等民族仍有這方面的遺風,盛行祭谷魂。佤族神話說,谷神最初被神藏在海水底下,是蛇將尾巴插入水中取出來的。原先天地不分開,因為驚天動地舂新谷,天空再也壓不住群山,只好高高地升起,與大地分開。可見谷種的被發現,在人類文化史上起過多麼偉大的作用。雖然這種作用曾被大大地誇張,以至被神化,但這正說明谷種是人類最早發現的,而又最具有強大威力的神聖植物。傣族的歌謠《叫谷魂》將原始人這種感情表達得很充分:“谷魂啊,你是王;谷魂啊,你是主……一粒谷,勝過千兩金;一粒谷,勝過萬挑銀。生命靠著你,人類靠著你!”景頗族每年豐收以後,將谷物從場地運回家之前,要舉行一種“叫谷魂”的儀式。祝詞說:“人看不見的,谷子能看見;人不能做的,谷子能做。跑到別的地方的谷魂要回來啊!”他們認為那些在打谷時因受驚跑了的谷魂,可以被叫回來。

因為生活太艱苦,人們也存在某些離奇的幻想。比如瑤族神話說,古代的谷粒曾經有葫蘆那麼大,一顆米重幾兩,不需要播種,它們自生自長,成熟以後,便順著大道小道滾進各家各戶的糧倉。因此大家都不愁吃,逐漸懶起來。谷神一氣之下,回到天上去了。人們費盡周折,把谷神重新請回地上,可大谷子都變成了小谷子。

除了對谷神的崇拜,在母系氏族圖騰制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因為碰上某種大幸運,或遭受到某種意外的不幸,恰恰與某種植物發生了偶然的聯系,這種植物便有可能成為圖騰。如《維吾爾史略》曾講了一個樹祖的故事:在土拉和色楞格兩河匯流的忽木闌術地方,有兩棵連枝樹,兩樹之間有一小土堆,土堆漸大,內有五室,每室坐一嬰兒,當地人認為是天賜小兒,待他們長大以後,大家推舉其中最小最聰明的那個當領袖。樹之子把部落治理得很興旺。

有的地區的藏族傳說,斑竹被吹倒以後,裏面有一漂亮的女孩。彜族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從竹筒裏爆出來的,《華陽國志·南中志》與《後漢書·西南夷傳》均有大同小異的記載。大意都是說一婦女在水邊得三節大竹,內有男嬰,養大後,武藝高強,自立為首領,以竹為姓氏。有的又說,三兄弟避洪水,三弟的避水木桶被一叢刺竹擋住而得救,才保留了人種。壯族亦有人出自竹子的傳說。黔東南的苗族則崇拜楓樹,把楓樹視為人的祖先。殷代的開國功臣伊尹,因出身卑賤,人們為了使他的出身跟所處地位相稱,傳說他的母親在逃避水災時,變成了一棵空心桑樹,伊尹便是從這棵空心桑樹裏出來的嬰兒。(見《呂氏春秋·本味》)所有這些,有的本身便是植物圖騰神話,如彜族對竹子的崇拜和苗族對楓樹的崇拜;有的則是圖騰崇拜的遺風,是後人借用古老的神話,將自己的祖先或歷史名人神聖化。


第三節 綜合圖騰神

圖騰物有動物、植物和無生物,但以動物居多,幾種以上的圖騰物的合體構成了綜合圖騰神的形象,這種圖騰出現很晚,大約在原始社會末期到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那時,強大的部落兼並了一些小的部落,在軍事上的征服可以靠武力,而在意識形態上的征服,不能只靠武力。圖騰作為氏族部落的標志,是全民的象征,隨著軍事兼並之後必然出現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原有的各種圖騰基本上已完成了歷史使命,代之而起的是能體現多族融合的新圖騰。這種圖騰是以兼並者的圖騰為主體,融合被兼並者的各種圖騰而形成的新的綜合體。我國上古時期的綜合圖騰以龍和鳳的影響最大,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團結曾發揮過積極作用,同時又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文化史上有難以動搖的地位。另外還有一種麒麟,長期在民間文化中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Views: 20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