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關於新時代民族文創產業的對話 (5)

相比較而言,國外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體系要成熟很多,像澳大利亞、英國都已經有了完整配套的教學模式與學科體系,所以這些年來我一直呼籲文化產業學科建制化。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請問,當前中國的民族文創產業在這方面有著怎樣的作用和影響?

董傑:首先,有助於進一步夯實物質基礎。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促進民族文創產業發展,有助於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先進的技術、理念以及資金、人才等要素與民族地區獨具魅力的文化資源相結合,提高當地居民經濟收入,縮小差距,夯實文化認同的物質基礎。其次,有助於形成實踐方案。探索出不同適用範圍內的文化遺產精準識別、全面評估、合理開發、協同創新的典型案例和理論建構,提出可資借鑒的方案。第三,有助於支撐國家發展新空間。文化產業在對外文化交往和經濟合作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諸如中越邊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惠民富民示範帶等文化產業項目的開展,必將有助於中國開拓對外發展的新空間。


因此,中國的文創產業一定要將民族文化資源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通過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的梳理挖掘,將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既能傳承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能促進經濟繁榮產業發展,使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和物質田園均得到共享共建,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美美與共」的民族文化產業發展道路和模式,發揮民族文化產業的優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在對外交流中堅持文化自信,互利共贏,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韓晗:董老師說的非常全面,我也談談自己的想法。從作用與影響來看,我認為有三點:一是我前面說的,擴大了民族文化的受眾,以前大眾對於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多也不深入,但因為文創特別是文旅產業的發展,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各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二是中華文化「走出去」有了非常好的載體。我們應當提煉民族文化的標識性概念,打造標識性符號,形成標識性文化產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落到實處,產生實效;三是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華民族凝聚力是立國興邦之本,它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來體現,也需要借助民族文創產業發展來推動。(原載:2020-05-16 中華民族網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