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西遊記》考證(5)

《西遊記》第八回說沙和尚在流沙河做妖怪時,“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沈水底。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沈。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頑耍。”這正是從深沙神一段變出來的。第二十二回,木咤把沙和尚項下掛的骷髏,用索子結作九宮,化成法船,果然穩似輕舟,浪靜風平,渡過流沙河。那也是從《詩話》里的金橋銀線演化出來的。不過在南宋時,深沙的神還不曾變成三弟子之一。豬八戒此時連影子都沒有呢。


次說《詩話》中敘玄奘路上經過許多災難,雖沒有“八十一難”之多,卻是“八十一難”的縮影。第四章猴行者說:

我師莫訝西路寂寥,此中別是一天。前去路途盡是虎狼蛇兔之處。逢人不語,萬種恓惶;此去人煙,都是邪法。

全書寫這些災難,寫的實在幼稚,全沒有文學的技術。如寫蛇子國:

大蛇小蛇,交雜無數,攘亂紛紛。大蛇頭高丈余,小蛇頭高八尺,怒眼如燈,張牙如劍。


如寫獅子林:

只見麒嶙迅速,獅子崢嶸,擺尾搖頭,出林迎接,口街香花,皆來供養。

這種淺薄的敘述可以使我們格外賞嘆明、清兩朝小說技術的驚人的進步。


我們選錄《詩話》中比較有趣味的一段——火類坳頭的白虎精:

……只見嶺後云愁霧慘,雨細交霏。云霧之中,有一白衣婦人,身掛白羅衣,腰系白褶,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猴行者一見,高聲便喝:“想汝是火類坳頭白虎精,必定是也!”婦人聞語,張口大叫一聲,忽然面皮裂皺,露爪張牙,擺尾搖頭,身長丈五。定醒之中,滿山都是白虎。被猴行者將金镮杖變作一個夜叉,頭點天,腳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藍靛青,髮似硃沙,口吐百丈火光。當時白虎精哮吼近前相敵,被猴行者戰退。半時,遂問虎精甘伏未伏。虎精曰,未伏。猴行者曰,“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個老獼猴。”虎精聞說,當下未伏,一叫獼猴,獼猴在白虎精肚內應,遂教虎開口吐出一個獼猴,頓在面前,身長丈二,兩眼火光。白虎精又云,我未伏。猴行者曰,“汝肚內更有一個。”再令開口,又吐出一個,頓在面前。白虎精又曰未伏。猴行者曰,“你肚中無千無萬個老獼猴,今日吐至來日,今月吐至來月,今年吐至來年,今生吐至來生,也不盡。”白虎精聞語,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團大石,在肚內漸漸會大;教虎精吐出,開口吐之不得,只見肚皮裂破,七孔流血。喝起夜叉,渾門大殺,虎精大小粉骨塵碎,絕滅除蹤。《西遊記》里的孫行者最愛被人吃下肚里去,這是他的拿手戲,大概火類坳頭的一個暗示,後來也會用分身法,越變越奇妙有趣味了。我們試看孫行者在獅駝山被老魔吞下肚去,在無底洞又被女妖吞下去;他又住過鐵扇公主的肚里,又住過黃眉大王的肚里,又住過七絕山稀柿衕的紅鱗大蟒的肚里。巧妙雖各有不同,淵源似乎是一樣的。

以上略記《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大概。這一本小冊子的出現,使我們明白南宋或元朝已有了這種完全神話化了的取經故事;使我們明白《西遊記》小說——同《水滸》、《三國》一樣——也有了五六百年的演化的歷史:這真是可寶貴的文學史料了。

Views: 1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