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中文是一種文化底蘊 4

有人批評白居易的詩像順口溜,太淺了,不能登大雅之堂。本來他寫的這些詩不是為在士大夫中間酬酢唱和的,就是有意讓鄉下老太婆都聽得懂的。我這個城裏老太婆也特別喜歡。我覺得一首詩不論深淺,主要是給你以美感。我前面說了,他的詩都非常美,像“天上取樣人間織”這樣的詞,誰想得出來?順便說到,我對現在許多流行歌曲不欣賞,先不說音樂,單說歌詞,不是因為它淺顯易懂,而是因為它不知所雲,又沒有文采。不論是詩還是文,為什麽要晦澀難懂才算有學問,有深度?

 還有人說他虛偽,就是他那麽關心民間疾苦,可是他自己的生活是比較奢侈的,他家裏曾經養著歌妓,有私人的歌舞班子。今天不是白居易專場,不對他做全面道德評價。現在就詩論詩,至少他所有寫的都是表達真性情。他如果沒有認真觀察和實際的體驗的話,是根本寫不出來的。如果他沒有和賣炭翁交談過,他怎麽會知道他“心憂炭賤願天寒”?而且他關註很廣,每一個行業的操作程序和特點,他都寫得出來,他如果沒有對那些勞作者就近觀察,沒有深切的同情,無論如何寫不出這樣動人心弦的句子。而且他寫這個不可能是為了沽名釣譽,像現在似的,在媒體宣傳,樹立自己形象。相反,他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不論如何,就詩而言,瑯瑯上口是優點。特別給低年級學生選詩,白居易很適合的,既有美感,又培養同情心。我這裏只講了白居易,其實如杜甫有許多詩盡管是近體詩,格律嚴謹,也是瑯瑯上口,很容易記住的,就沒有時間多講了。


4.政治和愛情難以區分

 中國對於古詩詞的解釋,常常就是愛情和政治不分的,自從屈原的《離騷》中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喻以來,後世解釋詩詞常常把貌似講戀情的詩作政治解釋。是失戀,懷念情人,還是政治上的失意,失去了皇帝的恩寵?我曾有一篇文章說過,中國的士大夫對皇帝有一種單相思的情結,老是在那兒望著金闕之上,希望皇帝對他有所青睞,但是皇帝常常看不見。

 但是我覺得其實有很多詩就是愛情詩,後人硬要把它說成是政治詩,比如《詩經》的《國風》是吧?包括第一首“關關雎鳩”,朱熹就說他是講文王後妃之德,其實人家就是談戀愛,《詩經》裏頭有好多就是談戀愛的詩,而且是那時候的大白話。可是後來的道學家要加入政治的和道德的因素。因為孔子說詩三百“思無邪”,道學先生們認為男歡女愛就不算“無邪”,總要加入點政治,有些就比較牽強。但是有的詩確實也有所寄托,說得很含蓄、模糊,讓人去猜。李商隱的詩就有點這個味道。他的詩非常美,但很難確切知道他何所指,可算是古代朦朧詩。我剛才說我喜歡白居易的明朗易懂,同時我也喜歡李義山的朦朧之美,就是那麽一種意境,讓人無限低回,本不必求甚解。

 現在我想舉一個陶淵明《閑情賦》的例子。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讀過,最有名的是那十行排句:“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悲羅衿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讀起來很美,如果變成白話,就怪肉麻的:就是希望做那人衣服上的領子,但又怕晚上脫衣服離開你的身體,害得我一夜都怨秋夜太長,老不天亮。接著一連串的願附在那人身上各個部位,例如“願在發而為澤”,就是做頭發上的頭油,又怕人家愛洗頭,一下子隨著臟水沖掉了,“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要做人家的鞋子,又怕一上床睡覺就把鞋子脫在床下了……。這《閑情賦》是課本裏不選,師長不會教的。《昭明文選》裏也沒選,那位梁太子蕭統看不上,他還說過陶淵明“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是把它作為陶淵明的瑕疵來看的,也說明這位昭明太子還是脫不了道學氣。我最初看到這篇賦是在高中時,同學裏面偷偷傳看的,雖然沒有人說這是禁書,但根據當時的標準,這就接近“艷詞”了。所以我們幾個同學感到很神秘,偷著樂,那十個“願……”常成為我們幾個人說悄悄話的內容。從通篇來看,陶淵明見到了一位女士,只是遠遠望著,對她產生遐想,於是天天去等她,也沒等著見一面,純粹是單相思。

 但是對這篇賦還有一種政治上的詮釋,說是抒發他官場不得意。我怎麽看怎麽不像,因為陶淵明還寫過一篇《感士不遇賦》,就是講自己懷才不遇的,講得很清楚,說當時衡量人的標準不是以才論,而是顛倒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是“逆淘汰”,所以他自己就是懷才不遇。那篇都寫明白了,何必再寫這麽一篇用愛情來假托政治上的賦呢?何況從陶淵明的志趣來看,已經擺脫了對官場的眷戀,更不會像追情人一樣那樣肉麻地要依附到君王身上。這是我的看法。陶淵明看到一位美人,想入非非,如此而已。只是他想象力特別豐富,別人寫不出來。


5.隱逸情懷,逃離官場

 這更加避不開陶淵明,他絕對是這種情懷和這種文學的代表人物。不為五鬥米折腰已經是通俗典故。無論哪個時代,大概中文課沒有不讀《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的,還有《五柳先生傳》。我在《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一文中說過,中國讀書人一方面對君王有一種單戀之情,但是有個性有才華的人又難長久在官場得意,所以留下來的優秀傳世之作,大多數是失意時候的作品,多表現隱逸情懷和內心藐視權貴的傲氣。應該說並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時候都堅守獨立的人格,都想退居林下,但是表現在文學作品裏的,這方面的感情居多。那些歌功頌德之作,奉命文學以及湊趣的宮廷詩,大多被時間所淘汰。

 我個人印象較深的,從孟子開始。孟子在我心目中是比較可愛的。他見梁惠王、齊宣王,把他們訓得一楞一楞的。他說:“說大人則邈之,勿視其巍巍然”,意思說,那些大人物是可以藐視的,別看他們那麽神氣活現的樣子。比較突出的是魏晉六朝風骨,這方面著作已經很多。我個人接觸到魏晉六朝文章時正是高中一到高二期間,是反叛的年齡,內心對他們非常向往。對《世說新語》裏那些故事、特立獨行的作風和充滿機智的俏皮話特別入迷。跟幾個要好的女同學在一起,經常談論竹林七賢,很想仿效他們的做派,當然實際上不敢。

 古人和大自然比較近,那時當然不存在汙染問題。我是在大城市長大的,對古人悠遊山林十分羨慕,也就對所謂“隱士”很感興趣。從東漢、魏晉以來由於亂世,隱逸成風,但是“盛世”也有不少讀書人不願做官而隱居的。孟浩然是一個。有一個詞也是我中學時候聽到後,覺得妙不可言,就是“泉石膏肓,煙霞痼疾”。後來查到,唐朝有一位高士叫田遊巖,做了很短時間官就躲到山裏隱居起來,唐高宗親自登門拜訪,問他身體如何,他說“臣所謂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者”。就是得了絕癥,離不開山林了。還有像南宋朱敦儒的的幾首《鷓鴣天》是我十分欣賞的:“臣本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帶疏狂,曾批給雨支風敕,屢奏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我最欣賞的是最後一句。後來發現毛澤東也寫過“糞土當年萬戶侯”。但是前者看不起侯王是懶得做官,逃離政治;而後者蔑視萬戶侯是最終要消滅他們,自己稱王。完全兩碼事。

 

 今人不可能多讀古文,但不可不讀

 我拉拉雜雜講了這些,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學中文的經歷,和我自己的一些體會。諸位都是專業的中文教師,我可能班門弄斧。我的體會算不上學術觀點,純粹是個人的感受,一得之愚。舉例也是掛一漏萬,免不了片面性。我決不是提倡現在的小學生花很多時間大量學古文,更不提倡讀經。我要說明的是作為中國人打一點中文基礎是一種文化底蘊,一種熏陶,不是作為實用的工具。有這個熏陶和沒這個熏陶,跟人的思想深度、跟人的審美的品味是不一樣的。然後在接納外國文化時,在取舍之間你的品味也是會不一樣的。而且中國文字、文學有那麽豐富美好的東西,生為中國人,如果不知道欣賞,該多可惜!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我的舊學根底不算深,而現在的年輕人甚至要學我學過那些也沒有那麽多功夫。只能淺嘗輒止,就是像到了一個精品店裏,琳瑯滿目,你瀏覽過,知道有這種非常精致、漂亮的東西,你不可能有力量把它全買過來,但是你知道你看見過,以後想起來的時候知道還存在什麽樣的東西。如果你只進過賣粗糙、劣等貨的商店,以為那個就是好東西,那見識、品味就是另一回事。進過精品店,有了這個見識,就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關於知識的古今差異,我少年時期已經感覺到了。我還可以講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我們中學時候暑假是不留作業的,只要開學的時候交一兩篇暑期讀書心得的文章就可以了,讀什麽隨便。有一年暑假我母親讓我讀王勃的《滕王閣序》。那文章實在漂亮。王勃寫的時候是十四歲,有名的神童才子,卻英年早逝,活了不到三十歲。我那時剛好也是十四歲,少年輕狂,忽然覺得不服氣。我說他也十四歲,現在我也十四歲,他假如從三四歲開始認字,整天念的就是古書,一天到晚就學寫這種文章,那寫到十四歲寫出這樣的文章來也不是什麽太了不起。我現在光是中國歷史就要比他多念一千年。我還得念外文、外國歷史地理、數理化,等等。就是說,我會的東西他不會,他會的東西我不見得學不會,我當時就是這麽認為的,我就寫了這麽一篇文章。還批評他年紀輕輕就那麽悲觀,自嘆“失路之人”,無病呻吟。這“無病呻吟”是我從那些“新文學”的評論文章中學來的詞,用上了,很得意。其實王勃的“誰悲失路之人”不見得是說他自己。那時就是少年狂。我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與王勃同時代有多少讀書人,讀的同樣的書,也沒寫出《滕王閣序》這樣的美文來,所以王勃還是了不起。

 不管怎麽樣,現在的小孩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現在那些層出不窮的新電子玩意兒我都玩不過10歲的孩子,所以學古典文學占多大的比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在於課本的編撰和老師的藝術,你怎麽選、怎麽教、怎麽給學生以美感、為他們培育文化底蘊,為以後進一步登堂入室打下基礎。

 現在一天到晚講愛國主義,其實愛國也不是空的,也不是專門為某一種政治服務。你有了這個熏陶,自然而然就對中國文化,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非常深厚的感情,覺得那是不可替代的,你的家鄉、你的故土、你的這個精神故鄉是不可替代的。不用人家來強制你,也不管是哪個朝代誰執政,都沒有關系,這是一種永久的感情。

 當年西南聯大有一位歷史教授叫皮名舉,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讀中國歷史不知道中國的偉大,不讀西洋歷史不知道中國的落後。”就是說你一方面覺得它非常偉大,你非常熱愛它,但你必須承認它在很多地方是落後了。他說這話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但是這個話我覺得什麽時候都適用。說我們哪些地方不如人,落後了,並不等於你不愛這個國家、不愛這個民族。因為你知道它有這樣的歷史,它有這麽美的東西,你已經欣賞了、你已經體驗了。但是同時你覺得你應該承認它有哪些地方是那麽不如人意,這就是為什麽我特別維護魯迅的地方。現在有很多人在罵魯迅,但他的偉大和深刻也在於對我國我民深刻的認識。還有像胡適,表達的方式跟魯迅非常不一樣,而且後來政見也不一樣,但是他們對國民的認識其實是相同的。包括陳獨秀在內的這些人,都是熱愛這個民族,但是同時他又特別深刻地感覺到它的不足之處。愛之深而慮之遠,而責之切,覺得它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

 以上是我學中文的體會,今天來跟大家分享,謝謝。

  (根據2014.4.13在南京親近母語論壇講話增訂和補充,文章將發表在《悅讀》雜志6月份)(愛思想網站 2014-05-07)

Views: 9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