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院精神科教授瑞鐵寫了一本《大腦使用手冊》,書中說:"面對像大腦這般複雜的系統,真的一切取決我們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麽搞懂自己的大腦顯得那麽重要。我們有自由意誌,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會影響後來發生的每件事。大腦以幾乎無法預測的方式發展。基因盡管重要,卻不是決定性的。我們施予大腦什麽樣的運動、怎麽睡、吃什麽,選擇怎樣的朋友與活動,可能具有和基因一樣大的力量改變我們生命軌跡。"

原來我們還得像接觸精密高科技電子產品一樣,仔細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大腦。

類似像這樣的訊息、類似瑞鐵寫的這種書在美國熱門流行得很。因為阿茲海默嚴重威脅著美國人的生活。

以前中文裏習慣把阿茲海默癥稱為"老年癡呆",因為我們以為老人本來就是會退化健忘的,我們以為這種"癡呆癥"只會發生在老人身上。

不對,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大腦細胞病變,雖然發病幾率與年齡密切相關,美國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六十五歲以上的病人身上,而且每增加五歲,罹病者的數目就倍增,不過也有"早發生"的阿茲海默癥侵襲還不算"老"的人。

得了阿茲海默的人,大腦功能會逐漸退化。先是忘掉剛發生的事,繼而忘掉更久前發生的事,再來認不得親人、認不得自己,終至喪失照顧自己生存的基本能力。

這是一種殘酷的疾病,像是拖慢延長了的死亡,或者說,死亡的分期付款。原本頂多只有幾天、幾周的死亡過程,被用慢動作鏡頭播放,一拖數年,一點一點死去,一次一次死一點點。

這偏偏又是一種普遍的疾病。目前全美大約有四百萬人陷入在阿茲海默癥緩慢消蝕生命的過程中,預估五十年後,美國阿茲海默將會增加到一千四百萬人。更麻煩的是,這是一種神秘的疾病,到目前為止還找不到確切原因,也就找不到預防與治療的藥物。醫學界還找不到有什麽東西,吃了、用了可以阻止大腦退化、萎縮,阻止阿茲海默癥病人一步步遺忘一切。

生理、化學研究,對於如何處置阿茲海默遲遲未能突破,倒是從流行病學角度做的患者社會分析,透顯出比較清楚的端倪。有一樣結果,讓講究平等的美國醫界有點尷尬、猶豫,明知其重要,卻不太敢做明白的文章。那就是各種調查都顯示:學歷愈高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癥的比率愈低。在統計上,這兩項變量不只相關,而且其負面影響比例非常顯著。

怎麽解釋這中間的因果模式?阿茲海默本來就存留在某些人的基因裏,結果使得這些人腦袋發展較差,所以相應就不會有好的學業表現嗎?還是說,追求高學歷的過程中,使用大腦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因而改變了大腦結構,讓這些人的大腦不易受阿茲海默癥的襲擾呢?

老實說,光從調查證據上看,這兩種解釋都有可能。不過前一種解釋,很容易得出這樣結論:學歷高低、學業成就好壞,是天生由基因控制決定的,聰明人就是聰明人,笨蛋不只生來就是笨蛋,而且老了還會被阿茲海默擺弄,搞得更笨。這種結論會對社會公平安排產生太大的沖擊,不是美國社會一般人願意接受的。

因此,大部分的資源都朝向第二種解釋投註。或許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辦法可以借由好好保護、運用自己的大腦,降低在老年時罹患阿茲海默癥的可能性,這正就是瑞鐵寫《大腦使用手冊》的背景與基本關懷。

順著這方向進一步看,那獲得了高學歷、能夠躲過阿茲海默風暴的人,他們的大腦到底做過些什麽亊,受過些如何不同的訓練嗎?不同的專家提出不同的答案,把這些答案集合比對,我們發現,最重要的交集,最明顯的公分母,竟然是:接受陌生問題的挑戰。

高學歷教育有什麽特色?對美國而言,高等教育假設受教的人必須應付復雜多變的環境,因此在教育內容上強調授予學生自己摸索問題,尋求答案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遇到陌生事物時,會保持高度好奇與警戒的態度,嘗試以多種途徑與之周旋、趨近,找到掌握陌生、化陌生為熟悉的管道。相對地,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習慣躲在熟悉的環境裏,重復固定的程序,他們的大腦似乎也就隨而陷入慣性與惰性裏。

再縮小看,高學歷的養成,迫使人學會多種不同的語言,而運用語言正是大腦最忙碌、必須動員多個部位的重要活動。這裏講的"不同語言"有多重意義。相對美國人日常使用的英語而言,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是不同的語言,喬叟、莎士比亞的古典英文是不同的語言,濟慈、拜倫、雪萊的浪漫主義詩作是不同的語言,甚至當代作家像莫裏森刻意營造的複雜語句,都扮演著不同語言的角色。物理學、化學、生物遺傳學,甚至會計、管理學,都有其行內專用的公式術語、表達習慣,當然也是不同語言。

高學歷的人活在多語的環境裏,必須不斷穿梭出入於不同語境,在這樣的變化中得到了大腦的積極訓練,相對地,非高學歷人士終日安穩地活在單一語言環境中,語言對他們不構成任何挑戰,更沒有新鮮之處,久而久之,他們的大腦就不會動得那麽靈活了。

如果我們接受美國這些對阿茲海默的調查研究,那麽我們就應該相信:抵抗"老年癡呆癥"最好的方法,絕對不是打麻將玩電動,而是保持對於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尤其應該要保持、甚至刻意去尋找不同語言所構成的挑戰。

沒有道理阿茲海默攻擊美國人,卻獨厚臺灣人。如果要防著"老年癡呆癥"在未來吞噬快速老化中的臺灣社會,我們應該積極鼓勵所有人讀復雜的文學、讀詩、讀文言文。學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學習一切新鮮陌生的東西,而不是偷懶讓自己愈來愈躲進封閉的、熟悉的環境裏,坐待腦袋硬化癡呆來臨。

Views: 1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